罗庄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纪实

在临沂客户端 2019-06-19 阅读次数: 3590

“过去,一说割麦子,头皮发麻,一亩地累得要死要活的,至少也要忙三四天,现在用上机械化,一亩地不到半个小时就收割完了,真是快。”6月4日上午,在罗庄区禇墩镇廖屯村,曾经饱受麦收之苦的种植户廖坤举,看到刚刚收获的一颗颗饱实的麦粒后,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廖屯村的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田野里机声隆隆,六七台大型小麦收割打捆一体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和玉米播种机在金灿灿的麦浪间穿梭,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收割、打捆、耕地、播种,所有工序一气呵成。早上还是长在地里的麦,中午就成了袋里的粮,过去要打十几天的“麦收持久战”,现在不到半天就颗粒归仓。农业机械化改写着“麦收速度”的同时,新型农具的使用让秸秆变废为宝,杜绝了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而灭茬、精播的耕作方式也实现了新季玉米的增产增收。

近几年,得益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罗庄区农机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罗庄区农机服务春夏秋三季农业生产力度大、质量好,促进了农业丰产丰收。其中,小麦、玉米两大作物的耕整地、种植、收获、秸秆处理四大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100%、99%、95%、85%。但是该区在高效植保机械化能力和谷物产地机械化烘干能力两项工作上,还存在短板。为推动罗庄区农业机械化创新持续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该区于今年年初启动了“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罗庄区区委区政府对创建工作高度重视,区政府常务会专门研究创建工作,并参照其他县区的扶持政策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拨专款183万元,设立农业全程机械化专项补助资金,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补助,进一步强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性作用,鼓励和引导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购置大马力、高性能农机装备,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全程机械化提供装备保障,提高全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在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工作中,罗庄区农机中心作为具体负责部门,切实发挥牵头作用,综合做好指导、协调、督促等工作,通过建立示范区分类示范、争取上级项目带动、狠补发展短板、强化技术培训指导等措施,使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保证了示范区创建开展有序、推进有力,创建各项任务均得到扎实落实。4月19日至20日,罗庄区成功承办了2019年全市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培训暨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现场推进会,迈出了创建工作的坚实一步。

罗庄区深入落实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列部署,结合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大力推动工作创新。为彻底打通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的“最后一公里”,罗庄区依托册山街道民富农机合作社,对粮食烘干机实行优先补贴、敞开补贴政策,建成鲁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粮食烘干贮藏加工基地,日烘干能力达400吨,使小麦、玉米两大粮食作物实现耕、种、收、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的全程机械化。依托荣欣农机合作社、学飞农机合作社等开展的“互联网+农机”作业服务平台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立起服务平台,利用GPS定位系统、开发手机APP客户端和农机手手机联网,建立起覆盖大田托管半径内的作业智能监控平台,通过平台对大田托管全程作业进行适时监控,为农民提供农机耕作、种子、农药、化肥、农技、烘干、储藏、加工、仓储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服务,成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临报融媒记者 朱崇华 通讯员 王庆龙 张涛

( 编辑: 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