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化与红色文化交织——百年天主教堂

在临沂客户端 2019-06-21 阅读次数: 20094

兰山路天主教堂位于兰山路97号,占地16亩,1903年动工建设,历时10年建成,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这座天主教堂是山东省唯一一座古罗马式建筑,也是全省天主教的标志性建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教堂主要设施有大堂、主教府、神父楼、修女院、神父餐厅等。大堂座北朝南,气势宏伟壮观,宽17.5米、长43.2米、钟楼高36米,整体面积为854平方米,可同时容纳近2000名信教群众在此过宗教生活,是当时临沂城最高的建筑物。

这座教堂,见证了西方文化传入、日军侵略的历史。同时,作为新四军军部和山东军区司令部旧址也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史。

西方文化随宗教传入

临沂古城历代为郡、国、州、县治所,人口密集,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清末至民国初年,西方基督教三大教派中的天主教、新教(传入中国后称为基督教)先后传入临沂。

1892年,德国圣言会安治泰代理主教与意大利籍的福若瑟神父,将天主教信仰从沂水县传入沂州府,也就是现在的兰山区。1903年,德国神父诺广训来到临沂,在福若瑟神父的指导下,由诺广训神父借助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教友的无私捐助,筹资在临沂城兰山路中段建设大教堂。1913年建成了雄伟壮观的罗马式临沂教区主教府座堂(天主教堂)。

1907年,荷兰人诺神甫在临沂城北门里路东旧教堂处修建“仁慈堂”,亦称姑娘院或妇女学道所,后迁至天主堂西,院长为康修女。前后共收养200余女婴,养育经费靠国外慈善团体救济,由姑娘和女学道员管理。内分大、中、小班,均学文化,年龄大的干手工劳动,长大就嫁人,出嫁后均成了传教助手,他们的子女亦多信教。

天主教带来的不仅是宗教思想,还有西方文化。1913年,神父在北门里路东成立了“约翰小修道院”(1939年迁址天主教堂东侧小教堂),由一名神父管理,只收信教的男学生,学期6年。学科分教会课程(圣经、拉丁文、教理、礼仪等)和社会课程(国语、算术、常识、音乐、体育、美术等)。由8名神父讲课,要求上课前要祈祷,中午放学要集体到教堂祈祷。1940年改称“约翰小学”,1946年10月停办。

1913年天主堂竣工后,在天主堂成立了一所育婴堂,常年招收弃婴。1928年,窦神父在北门里开办诊所,由石修女(德籍)坐诊看病,关修女和刘修女帮诊。当时,临沂本堂下设分堂18处,全县教友约5000人。城里有会长2人、先生10人、修女47人、守贞姑娘56人、教友400人。1933年,万宾来主教(德籍)来临沂时,由摩托车带着他进城,临沂人第一次看到摩托车。

基督教的传入更早。1867年,英国基督教苏格兰圣经公会传教士和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一起从烟台来临沂,开始传教活动。1890年6月,大批美国传教士先后来到临沂,正式成立了临沂基督教会。

基督教会的慈善事业也让临沂人脑洞大开。他们在南关教堂内开设了“孤儿院”,不久又办起了两处医院。1926年,基督教会在南关建设了一座楼,以扩大医院规模。临沂人在当时称之为“洋楼”,就是临沂人民医院内的小洋楼。教会医院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医学上的先进技术及西医药物,特别是对当时流行的一些中医药疗效不佳的恶疮、无名肿毒、红眼病、花柳病、疥疾等疾病,起到了较好的治疗作用。

在教育方面,基督教会于清末道光、宣统年间在临沂城设立“乐意”小学一处,信徒学生免费入学就读,民国初年改为“阃雅学校”(女子小学)。后又设女子中学一处,名为“慧英中学”,又在东关开办了一处男子中学,名为“经文中学”,20世纪30年代初改为“鲁南中学”。这些学校的校长大部分由美国牧师担任。

抗战时期的避难所

自1938年3月7日开始,日军不断派飞机对临沂城滥施轰炸,特别是在城垣弃守前的两三天内,轰炸扫射日甚一日。从早晨到黄昏,每天有六七架飞机来往扫射、投弹不止,百姓炸死炸伤无数。炮弹落在天主教堂内,避难的百姓被炸死炸伤300多人,修女尤姑娘、夏姑娘还有一名儿童也被炸死。

4月20日,日军飞机投下数枚燃烧弹,城内到处起火。同时,日军以坦克为掩护,进逼临沂城西门。黄昏时分,城内百姓由南门逃出,涌向南坛。男女老幼,挤成一团,幼稚孩童,哭声遍野,翘首北望,全城烟雾弥漫,火光冲天,烈焰腾空,一片火海。

4月21日晨,日军攻入临沂城,这支曾参与南京大屠杀的板垣支队,再次大施淫威,血洗临沂。日军在大街小巷密布岗哨,架上机枪,挨家搜查,堵门截杀。每到一户,遇人就刺,对中青年妇女先奸后杀,连老人孩子也不放过。

为保护教堂内人员设施,教会把德国国旗高高地插在了教堂钟楼上。一时间,未及走脱的西大街西部的居民纷纷越墙,逃向西门里天主教堂寻求避难,天主教堂成了老百姓的避难所。

据105岁高龄的夏全贞(2007年去世)回忆说:“当时临沂城里极为恐怖,大街上到处都是日军岗哨,很多老百姓涌入教堂,包括地下室、大堂、修女院、教会诊所等都被挤得水泄不通,连插脚的空都没有,大约有4000多人,以至于教堂院的大门都难以关上。”

为照顾好前来避难的群众,教堂专门安排神父、修女和教友轮流值班,为群众盛汤送饭,披衣盖被,包扎救治受伤人员。教会诊所的40多名修女和护士,无偿救助从前线转来的负伤战士,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日军撤走。

但是,教堂容纳有限,仍有700多人被挡在了教堂门外。此时,丧心病狂的日军一面从教堂西面向难民扫射,一面在教堂以东各个路口用机枪堵截,毫无遮挡的百姓纷纷中弹倒下。这是日军进城后的第一次集体大屠杀,700多人无一生还。事后日军用汽车连运几天,才将尸首清理干净。

新四军、山东军区的作战指挥部

1945年9月,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按照中央要求由江苏淮阴出发向山东进发。1945年10月4日,新四军军长陈毅先于军部抵达——临沂城,并于10月20日被任命兼任山东军区司令员。

1945年10月28日,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路天主教堂。指挥部设在教堂后院一楼原神父餐厅,陈毅、黎玉等领导的住宿、指挥部会议室和各部机关办公室均设在教堂南院二楼(现王羲之故居的位置)。

华中局来临沂后,与山东分局留下的一部分机关合并为中共华东中央局(简称华东局),局机关驻在教堂对面原德国医院的旧房子里,饶漱石任华东局书记,陈毅、黎玉为副书记。华东局统一领导华中、山东两大战略区的党政军工作。

1946年1月,中央军委正式决定新四军军部与山东军区合并,统一指挥山东和华中部队。合并后机关设天主教堂后院,教堂门前挂“新四军军部”“山东军区司令部”两个牌子。新四军军部在此驻扎了1年零2个月,当时教堂前院做弥撒,后院指挥战斗,天主教信众和新四军相处融洽。据老人们的回忆,那时陈毅等同志晚饭后经常出来散步,有时还与附近居民攀谈,听取群众反映,了解他们的心声,并随时随地讲解形势,鼓舞人民群众树立反对国民党、打内战必定胜利的决心和信心。

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在天主教堂期间,指挥了著名的津浦路战役、宿北战役、迫使国民党新编第六路军总司令郝鹏举率部起义,与北平军部徐州执行小组美方代表黑里斯上校、国民党代表李树正、涂叙五等商讨有关日军受降、惩治汉奸、恢复交通、组织群众参军支前、反奸诉苦、减租减息、土地改革整编部队等事宜,为鲁南战役、临沂阻击战、孟良崮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946年6月,国共和谈破裂后,为防空袭,华东局、山东省政府、新四军军部和山东军区司令部均从城内迁到城外,陈毅等领导同志离开了天主教堂。1947年初,国民党大举向山东解放区进攻,2月15日占据临沂城。不久,国民党的“绥靖公署”住进了天主教的南堂,门口经常有卫兵荷枪实弹,严密把守。1948年夏,国民党眼看大势已去,不战而逃,驻临沂天主教南堂的“绥靖公署”也一并逃之夭夭。

解放后,天主教堂几经修缮,至今保存完好。1986年,中央拨款修复大教堂。2006年,中央及省市分别两次拨款近百万元,重新恢复了教堂顶后面的两个钟楼尖塔。2007年,又由中央拨专款300万元、山东省政府拨款100万元,重建临沂教区主教府,于2010年12月基本建成,分主教府主楼、主教府前楼和主教府后楼三部分。

临沂主教座堂是临沂文化艺术的象征。无论是从建筑、绘画还是雕刻、书法都令人叹为观止、赞不决口,处处都表现浓厚的信仰气氛和精湛的艺术魅力。

作者:房建东

( 编辑: 子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