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来培养好沉下去 临沂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智库"

在临沂客户端 2019-06-28 阅读次数: 3365

为进一步推动临沂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加强我市与全国一流大学在农业领域的合作,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日前,临沂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本着共同发展、互惠互利的原则,共建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全力支持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并致力将浙大山东农研院打造成全国性的乡村振兴和三农人才的培训基地。

此次,双方共建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为的是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依托临沂市经济与产业的发展优势,以浙江大学的科技成果为基础,汇集双方科技创新资源,建立政府支持、产学研结合、面向市场的集公共平台服务、人才集聚、新兴企业孵化、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创新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合作将立足现代农业发展及“新六产”培育,以品牌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智慧农业为主要方向,共建“立足临沂、服务山东”的开放性公共创新服务机构浙大山东农研院。

浙江大学负责组织优质科研团队,优良科研资源,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将根据山东省、临沂市农业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组织开展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工作;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模式运行,并将从科研和产业化两个方向开展工作。

为推进项目顺利实施,我市将成立浙江大学山东(临沂)现代农业研究院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市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市直相关部门及县区负责人参加,协调、推动浙大山东农研院筹建、运营、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快速开展和落地。对于引进的院士等国内外顶尖专家及其团队,我市将协调组织、人社、科技、农业、财政等部门对接,落实临沂市人才引进的政策,采用一事一议方式给予支持。

浙大山东农研院第一个建设期为五年(2019年-2023年),浙大山东农研院将组建种业种苗研究中心、设施农业研究中心、数字农业研究中心、农产品加工研究中心、农产品物流研究中心、大健康研究中心(含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农业发展战略与乡村规划研究中心、农业科技培训中心等机构以及农业产业孵化中心等综合性服务平台。申请一批国家、省级科研项目、获得一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柔性引进国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千人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特聘教授、万人计划、泰山学者等高端人才20至30人,发展6至8个科技产业创新团队;协助当地企业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创业平台或基地3至5家。

依托浙大山东农研院产业孵化科创专项基金重点培育孵化浙大山东农研院各研究中心的科研成果,同时吸引浙大系、浙商系以及国际优秀的创业人才团队入驻科创孵化中心大楼。合作期内,引入孵化科技型企业100家左右,吸引社会资本成立规模以上企业10至20家。浙大山东农研院产生的科研成果优先在临沂市转化。

浙大山东农研院开始运行后,将加强与临沂市农业科学院、临沂市农业技术职业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与协同发展;加强与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合作,提升临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以临沂市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核心,与临沂各县区、各农业园区加强合作,在园区建设不同专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广机构,推动临沂市农业产业整体提升。

■ 政策解读

引进来 培养好 沉下去 留得住

我市22项重点任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版的沂蒙高地,根据《山东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和《临沂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纲要(2018-2022年)》,我市决定实施乡村人才振兴,共包含四个方面,22项重点工作任务,旨在统筹抓好农业科技人才、农业专业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农村乡土人才、农村创新创业人才等五支乡村人才队伍建设。

聚焦“引进来”,实施高端人才引进计划。加大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到2020年,全市支持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团队数量达到50个左右。推动农业自主创新整体水平提升,按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优质项目”模式,面向全球引进顶尖人才团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创新创业团队。与国内一流大学共建现代农业研究院,吸引国内外高校来我市设立涉农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

聚焦“培养好”,提升乡村人才队伍素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强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优化整合农科教人才资源,提升农业技能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农村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各类人才定向培养计划。

聚焦“沉下去”,统筹集聚乡村人才资源。探索开展选派科技副乡镇长试点,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持续推进访学研修,深化提升第一书记工作,支持青年人才返乡创新创业,鼓励社会事业人才服务基层,针对急需人才设立“特岗”,开展千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强化脱贫攻坚和重点区域人才支撑。

聚焦“留得住”,创新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探索人力资本开发新方法,加大现有人才培育力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新活力,构建基层人才评聘新标准,健全人才待遇保障新政策,创新人才激励奖励新举措。

( 编辑: 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