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蒲汪 气贯长虹|社区文化节 居民过足瘾

在临沂客户端 2019-08-09 阅读次数: 5648


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

8月7日晚5时许,“冠蒙”杯临沂市首届社区文化节在沂南县蒲汪镇长虹社区举行,为那里的社区居民送去了健康义诊、技能培训等志愿服务,活动搭建起了一个社区服务平台,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丰富了居民文化生活。

临沂市首届社区文化节活动由市文明办、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体育局、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临沂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沂南县蒲汪镇党委政府和沂蒙晚报承办,冠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冠名,临沂市沂蒙大姐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协办。

现场不仅有健康义诊、技能培训等服务,还有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最让人兴奋的是古琴传承人马瑞格也来到了现场助阵,让长虹社区的居民过足了瘾。

尽管下着雨,但社区居民参与文化节的热情高涨。“我想要‘厚德载物’这四个字,回家勉励孩子。”看到这位母亲礼貌地求墨宝,书法家欣然答应。两个小时下来,前来求墨宝的居民络绎不绝,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也格外有激情。翰墨幽香配上悠扬古琴旋律,简直妙不可言。

墨香琴声飘扬,各类服务也在继续。“大爷,您血压有点高,平时可要注意监测。”沂南县妇幼保健院前来义诊的医生嘱咐居民。“你们的文创产品很有创意。”文创展台前围满了社区居民。

社区文化节,联通你我他。短短两小时,临沂市首届社区文化节走进长虹社区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几百名社区居民无不感受到活动送来的温暖和感动。接下来,临报集团将携手更多部门单位,搭建平台,服务群众,不断走进社区,送服务、送技能、送文化,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持续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现场花絮

书法家们挥毫泼墨 社区居民风雨中求墨宝

“老师您好,我想请您写个‘厚德载物’放在书房。”、“可不可以给我写一个‘家和万事兴’?”此次社区文化节,主办方邀请到了临沂王羲之研究会会长、临沂大学书法教授周华,临沂王羲之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学宏,王羲之研究会理事、知名书法家王开会和山东省书协会员、著名书法家徐有顺四位老师来到社区,为社区居民送去书法作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很多社区居民纷纷说出自己家的家风家训,希望书法家能够为他们题写以便装裱挂在家中。“我们家的家训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们的家训就是一个孝字,希望老师能够给我们题写一个。”据了解,蒲汪镇近年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家风家训活动,全镇有近两万个家风家训牌被张贴在居民家中或者门口,大家根据各自家庭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家风家训。在社区文化节现场,几位书法家们题写的最多的就是居民家中的各种各样的家风家训。

一个下午的活动时间,虽然天气不好,但是长虹社区的居民们始终热情洋溢,书法家们的身边总是熙熙攘攘,非常热闹。“看到有书法家来到社区,专门回家叫来了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在活动中学到一些书法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也不要错过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社区居民孙保家说。

古琴传承人嫡传弟子马瑞格:一首古琴曲惊艳全场

社区文化节上,一位身穿古装的女孩格外吸引人的目光,她一首古琴曲《三峡船歌》弹得悠扬婉转,收获不少粉丝。

这名女孩叫马瑞格,是当代古琴演奏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传承人李祥霆大师的嫡传弟子。得知她这两天回临沂,沂蒙晚报记者主动联系了她的母亲,希望她可以参加这次“冠蒙”杯临沂市首届社区文化节走进沂南县蒲汪镇长虹社区的活动,没想到她欣然同意了。她母亲告诉记者,这丫头牢记老师的嘱托,总是把发扬古琴文化的重任扛在肩上,只要有机会,她都义不容辞,这次社区文化节活动非常好,她很愿意和家乡的亲人一起交流切磋琴技。

当天下午,她的古琴曲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节奏时而平稳舒缓,时而跌宕起伏,每一个旋律都展现了她高超的古琴技艺,与书法家的翰墨幽香交织碰撞,成为了当天的最大亮点。

现场,马瑞格还向书法家求了一幅书法作品《新竹》,来表达对老师李祥霆的感激之情。“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马瑞格说出求“新竹”二字的用意。

记者了解到,马瑞格特别热爱古琴,甚至放弃了去悉尼读研的机会,只为多留在师父身边学习。随着国学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古琴文化进一步复苏,古琴一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她愿为古琴文化的传承与推广不懈努力。

抗战老兵口述史料展在蒲汪展出

8月7日,沂南抗战老兵口述史料展览在沂南县蒲汪镇举行,展览展出了数十位抗战老兵的口述资料,老兵们的感人事迹感染着蒲汪镇前来观展的父老乡亲,一些群众看完展览后热泪盈眶,纷纷表示不能忘记英雄们的英勇事迹,并将以实际行动投入到关心关爱抗战老兵的队伍当中。

1931年至1945年,有这样一群中华儿女,他们少小离家,毅然参军入伍,关山万里,勇赴国难。他们用热血化作滔天的怒潮,熄灭了日寇的猖狂,他们的坚韧、执着、顽强铸就了中华民族挺立世界的身姿。如今,抗日战争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是战士用鲜血和生命凝练出“不怕牺牲,功而不傲,奉献终身”的抗战老兵精神却一直没有人忘却。

据了解,自2014年12月以来,沂南县义工协会集合了一批志愿者,通过各种形式发起对沂南县抗战老兵的寻访、慰问、募捐等活动,从精神和情感层面对抗战老兵给予深切关杯。据统计,2014年沂南县有171位健在的抗战老兵。截至2018年6月20日,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有59位老人相继离世。健在的老人中,年龄最大的102岁,最小的90多岁。志愿者在实地走访过程中还发现他们很多都没有文化,大多住在农村,而且失独老人居多,身体多病行走不便。为铭记历史,关爱抗战老兵,沂南县文明办、沂南县慈善总会、沂南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共青团沂南县委,沂南县义工协会共同发起了对沂南抗战老兵的寻访、慰问、募捐等活动,沂南县档案局跟踪采访拍摄。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沂南抗战老兵口述史料展览”是此次活动的阶段性成果展示,本次展览共分为“前言”、“铭刻历史记忆,致敬抗战老兵”、“关爱抗战老兵,传承爱国情怀”、“结束语”4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铭记历史记忆,致敬抗战老兵”通过老兵们回忆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述说了中国人所遭遇的深重苦难和身边抗击日本侵略中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第三部分“关爱抗战老兵,传承爱国情怀”通过志愿者实地寻访、慰问、募捐等,为沂南抗战老兵送去了温暖和安慰,深刻表达了缅怀抗战先烈的炽热情感和对老兵们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无私奉献的崇敬之情。

“70多年前,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国家需要之时,是这群中华儿女挺身而出,慷慨赴难,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今,这群人逐渐老去,带着他们的历史、他们的细节和故事,悄无声息地从我们身边匆匆离去,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不能把他们忘记,我们要给予他们一份亲情的温暖和真诚的守护。”发起该活动的沂南县义工协会会长王永山说,“现在是他们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尽力温暖他们最后的岁月。”

临报融媒记者 付茜 张庆举 王富军

( 编辑: 万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