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那片魂牵梦绕的“绿”——记蒙山第七代护林人、全国优秀护林员杨希路

在临沂客户端 2019-09-27 阅读次数: 6997

编者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临沂市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全市牢固树立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为本的现代林业发展方向,全面做好绿色延伸和绿色增长文章,沂蒙大地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为“大美新”临沂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生态支撑。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临沂日报联合临沂市林业局推出《林业先锋》系列报道,集中报道一批全市林业系统“守初心、担使命”的先模人物,集中宣传一批推进林业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敬请关注!

守望那片魂牵梦绕的“绿”

——记蒙山第七代护林人、全国优秀护林员杨希路

八月,雨中的蒙山山脉,是苍茫无垠深深浅浅的绿色之海。白色雾气萦绕着层层叠叠的山林,让沂蒙老区美得像一幅油画。今天,这里更是沂蒙人民生态之梦升起的地方。

伴着雨声走进林海,杨希路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巡山行程,蒙山国有大洼林场凌云宫片区1万多亩的山林就是他的工作岗位所在。这位47岁的沂蒙汉子,已经是蒙山的第七代护林人,他祖祖辈辈的家就安在蒙山深处的云蒙峰前。2001年,杨希路成为大洼林场一名正式护林员。但在此之前,他从会走会跑时起,就已跟着身为护林员的父亲杨金山踏遍了这片山林,日夜守护着这个绿色家园。“守山护林,看好自己的家”,这种信念支撑着杨希路扎根深山,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到植树护林、保护生态的工作中来。这近2万亩郁郁葱葱的山林,用绿色讲述杨希路这位山林守望者和大山的故事。

选择归来:

“山林总得有人看护呀”

直上、急转、再急转,车辆在狭窄的山间路上做着高难度动作,路的另一边就是深深的绿色山谷。这是杨希路家进山出山的道路。“这路刚修好,车能开一段路,剩下的还得步行。”杨希路说。

山路难行,正是杨希路家先辈选择到蒙山深处躲避战乱的原因。早在200多年前,杨家先辈到了海拔1000多米的云蒙峰前安家。即使现在,他们家离最近自然村的距离也有13华里,还都是崎岖不平的山路,步行需要近1个小时。身处大山,守护山林是杨家必须要做的事。新中国成立后,这片山林划归国有大洼林场管理,杨希路的爷爷、父亲都成为了林场的护林员。

1972年,杨希路生在这片大山里。没有小伙伴儿一起玩耍,但整座山林就是他幼年的“游乐场”。当其他孩子还在游戏时,他就和哥哥一起跟着父亲,开始保卫这座大山和林场。当时,周边村民经常上山盗砍盗伐树木。“他们人多,还都拿着斧子、锯子,不让砍树就打起来。那时候护林真难啊。”杨希路记不清为了护林,他们跟盗砍盗伐者发生过多少冲突,挨了多少打。“当时就想着,林场树木都是国家财产,不能受到损失。”

除了跟盗伐者的争斗,杨希路感受最多的还是安静。茫茫山林中,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只有杨希路一家驻守在这里。护林员的工作非常重要,但也非常单调。杨希路跟着父亲,每天出门巡山,走几十里山路,确保不发生盗伐盗砍林木案件和火灾。此外,春夏时节还要忙着植树造林,寒冬时节大雪封山,一个月都下不了山。

杨希路曾经离开过这片山林。“我出去打工了一段时间。”他初中毕业后就开始走南闯北,到东北下过煤矿,到南边打过零工,最后开了一家小饭店,生活过得有滋有味。1995年,父亲杨金山对杨希路兄弟俩说,“我老了,你们得回来一个人,得回家继续看着这片林子。”

回家,就意味着寂寞、辛苦与责任,也意味着将以后的岁月全部交付给这片大山。23岁的杨希路选择了回家,选择了归来。年轻的他并没有经历过多么复杂的思想斗争,他的想法很简单,“山林总得有人看护呀。”祖辈、父辈的世代守候和熏陶,让大山牢牢镌刻在了他的心灵深处,这是他义无反顾扎根深山的最深厚眷恋。

脚踏实地: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

车子停在山头一段稍微平缓的山路上。前面的道路已经无法通车了,只能下车步行。茂密的山林将山路笼罩在绿色树荫下,雨丝从树缝落下。这段山路时而泥泞,时而是坑洼的水泥路,时而又有石头铺砌,一路不断爬山下坡。“这是我自己前几年修的,也就1米多宽,那时才终于可以骑摩托车了。”杨希路说。

在杨希路负责的4000多亩山林里,更多的是坎坷难行的山路,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路。每天早上,杨希路吃完早饭,背上黄书包,拿上斧子和短锯,拿上一天的煎饼和饭,开始他365天如一日的日常巡山护林工作。他曾经跟着父亲跑遍了这几千亩山林,2001年正式成为护林员后,他的心里只有慎重和责任。

山路难行,没路的林子还得自己开路,但杨希路将足迹踏遍了山林的每一处角落。“林子每天巡查一片,一周要巡查整片林子一遍,哪片林子都得走到。”杨希路在崎岖的山路上走走停停,仔细观察周围的林木,哪处树林跟平常不一样,他一眼就能看出来。“如果长势不好,就得看看是不是有了病虫害,然后马上向林场汇报,准备防治工作。”2017年3月,他在巡山过程中发现管护林区内赤松有病虫害迹象,随即上报,后经专家鉴定为日本松干疥;4月,林场及时进行了病虫害防治5000亩,有效控制了病虫害的蔓延,为整个林区挽回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树木就像孩子,精心呵护才能茁壮成长。”遇到长势不好的树木,杨希路还要进行剪枝修理。

每天坚持不断地走上几十里巡山路,杨希路对山路非常熟悉,走路速度也比常人快了很多,但是山林处处有危险存在,摔摔碰碰太平常了。杨希路身上有很多伤痕,他只记得几道较大的疤痕是在哪里摔的。2005年6月的一天,杨希路在巡山途中又发生了意外。“在路上突然滑倒,腿受伤了,怎么都站不起来。”在山上,手机根本没有信号,杨希路只能在摔倒的地方等待。到了晚上,妻子刘敬娥到处找他,才发现他受伤躺在路上。妻子赶忙下山,求医生上山诊治。最后他腿上缝了11针,又因为药品不足,伤口最后感染,静养了2个多月才能下地巡山。“我觉得就是小伤,没想到留下那么大伤疤。”杨希路说,受伤是很“正常”的小事。

除了巡山,杨希路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每年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就是他最繁忙的时候。在山上种树非常不容易,杨希路要把树苗从山下一捆捆背上山,再一个个挖好树穴,一棵棵种下去。为了不让水土流失,他还要在山上合适的地方整理梯田、打地堰、砌石坑等。仅2017年,他就完成春季和夏季造林80余亩,栽植苗木8000余株,成活率达到95%以上。

就这样,近30年来,巡山、植树、护林,杨希路一天天、一年年不断重复着这些工作。算下来,他平常每年都得用坏两把斧头、手锯,用坏三把镢头、洋镐,崭新的衣服一个月就划得补丁摞补丁,一双军用胶鞋不到两个月就穿烂了。现在,杨希路看护的林区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8%。“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没什么好说的。”杨希路说,自己做的都是护林员的日常工作。让他高兴的是,在多年的努力下,他负责的林区已经不需要植树造林了。“林子都种满了,看护好就行。”

无言坚守:

“我喜欢护林员这个职业”

几条溪流从山间流出,淌过山路从另一边坠流下山谷。在没有修路之前,这个山谷就是上下山的通道。雨中,雾气从谷底升起,给深绿的山谷披上一层白色薄纱。景色神奇而美妙,但没有更多人欣赏,因为这里山高路远、人迹罕至。“我们这里的凌云宫林区是蒙山最原始的林场。以前林场也往这里派过护林员,都忍不了2个月就走了。”杨希路说,所以他们一直是一家人守在这里。

在2006年以前,作为最基层的护林员,杨希路的工资是每年1300元。他的父亲杨金山在退休之前也一直是每年1300元的工资。“家在这里,也不要求其他条件了。”杨希路说。可住在山上,吃穿住行都是难处。就拿种地来说,杨希路在山上空地种的麦子,都是用棍子砸出麦粒,背到山下磨成面粉,然后再背上来。此外,油盐酱醋等等日用品,都是用人工一点点背上山来。冬天,大雪会封山二三十天。有几年冬天雪大,封山近两个月,家里的油盐缺了也只能忍着。山上收获的山楂、栗子等山货,杨希路得找亲戚帮忙一筐筐背下去卖,有时行情不好一年才卖几千元。这就是他家最大的收入来源。

“山上一开始没电,只能点煤油灯。无论冬天夏天,两间石头屋里总是又潮又冷,四季都得盖被子。”一直在山下生活的妻子刘敬娥跟着丈夫住到山上,才知道这里条件有多苦。可是她拗不过杨希路的坚持,于是也成为了一位编外护林员,跟着丈夫走遍了这片山林。“1个多月下不了一次山。不想在山上,可是他一个人我又不放心。”刘敬娥说,如果她没有跟着巡山,杨希路出发前会告诉她巡山的区域和路线,以及大概回家时间。“如果到时间了他没回来,我就知道去哪片林子找他。数不清去找他多少次了,反正每月至少有一两次,大部分都是受伤了。”

几年前,临沂日报一篇《大山嫁女》的新闻报道曾引起轰动。当地风俗是,闺女出嫁时要车接车送、脚不沾地,这样才有福气。可报道里的这位新娘,出嫁时穿着洁白的婚纱从绿色的大山里一步步走了出来,沿着弯曲的山路走了一个小时。她就是杨希路的女儿。自此,杨希路扎根深山守护山林的故事才被大家知道。

对一双儿女的歉疚是杨希路最大的遗憾。“孩子要上学,总不能天天爬山吧。女儿从小就寄养在亲戚家里,几个月也见不到一次。当时小孩子不适应,各方面条件也不好,很早就辍学回家了。”刘敬娥因此跟杨希路大吵了一架。“要是能下山,守着孩子好好念书,再苦我都不怕。就担心孩子上不好学。”凭着杨希路夫妻的好手艺,在大洼风景区开个农家乐或在城里开家小饭店,一年收入30万真是太简单了。可现在,杨希路成绩优异的小儿子,还要为没法去县城初中上学发愁。

在工作中,山林的安静也常被吵闹声打破。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旅游景区的不断开发,蒙山景区云蒙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防火成为大问题。“林区防火”来不得半点疏漏。在春秋夏三季的周末和节假日,杨希路都在路口向游客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收缴游客身上带的烟和火。大部分游客是通情达理的,但有时遇上个别游客,不仅不愿意上缴烟火,还冲着杨希路发火甚至谩骂。杨希路不回骂不斗气,只是一遍又一遍地耐心讲解,微笑着、客气着劝说他们交出火种。有一次,一名脾气火爆的游客不仅谩骂,还动手打了杨希路一拳。杨希路没有还手,而是继续笑着讲解防火知识,还告诉游客最美的景点在哪里,并让妻子提来开水,给他们解渴。最后,打人的游客被感动了,赔礼又道歉,不但交出了火种,还掏出200元作为赔偿。杨希路笑着拒绝了。

到了冬季,杨希路更是丝毫不敢麻痹大意。山下的亲戚赶着羊群上山放羊,他更是认真劝说;亲戚不听,杨希路会买上烟酒,晚上到亲戚家坐一坐,讲明上山放牧的危害性。最后,亲戚主动带头不再上山放羊,其他的放羊户也打消了这个念头。在生活拮据的艰难时刻,杨希路不徇私情,拒绝过药材老板的巨额交易;抓获毁林人员20余名,为林场挽回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有效避免了林木案件的发生。

有付出就有收获。在杨希路看护的林区内,他栽植树木过万株、抚育山林超千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8%;几十年来也从来没有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他每年都会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杨希路从来说不出奉献、担当的字眼,他只会说“我喜欢护林员这份职业”。

未来可期:

“这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从车辆转至步行,顺着山路走,上山,下坡,绕弯,过桥,20多分钟后,杨希路家在山林掩映下,终于出现在眼前。几十棵高大的银杏树左后方,是一座规矩整齐的小院,房前是鱼塘、菜圃,月季、木槿、繁穗苋在四围花开正好。就像深山中的世外桃源。“跟想象中不一样吧?都是这几年来修好的。”杨希路说。

就像大洼林场的不断改革变迁,杨希路的生活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林场初建时的森林资源培育期,到上个世纪80年代后,林场成为自负盈亏、企业化管理部门,林业经历着阵痛期,职工生活陷入困顿。到了2010年,大洼林场进入新时代,林场工作重心转为“生态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林场事业迎来新的机遇。

“我从没想过向上级提过啥要求。”杨希路说。当林场在困境时,杨希路咬牙坚持着。在市县林业局、林场等多方的帮助下,2005年,他修好了出山的仅1米宽的羊肠小路。当时,水泥等大量的修路物资都是肩扛身背上去的。“修好后特别满足,可以骑摩托车上下山了。”后来一场大雨把路冲坏了一半,他又反反复复修了四五年。紧接着,靠着摩托车搬运水泥,他又在自家院子里修好了前屋和鱼塘等。“林场给了很多帮助,先是通了电,2006年又装了有线电视。我的条件比父亲那时候强多了。”

随着国有林场改革的顺利推进,大洼林场成为生态公益型林场,林场面积不断扩大,职工生活也在日趋改善。“特别是这两年,我月工资从2006年的560元,涨到了2017年的2400多元,今年又到了3100元,也享受取暖等生活补贴。”2017年,杨希路家通了网线;2019年初,在政府的户户通项目补助支持下,终于修建了一条宽约两米半、仅供一辆车通行的水泥路,可以通向大山深处的家。虽然只是修了一半的路程2.5公里,剩下的路还是需要步行上山的,杨希路也非常高兴。

现在,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国有大洼林场的山林也变成了当地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这片平静的绿色山林,又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杨希路已经成为凌云宫片区1万多亩山林护林小组的负责人,也受蒙山旅游集团委托管理其下辖的林场。除了看山护林的日常工作外,杨希路还多了一项任务,就是救援游客。奇峰秀险的云蒙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驴友)探险,经常有驴友迷路遇险。而整座大山里只住着杨希路一家,他不知道救了多少人。

2018年夏天,有一探险爱好者在云蒙山峰前面利用绳索下悬崖,但卡在中间一道很窄的平台。晚上10点多,杨希路听到求救声,就和妻子刘敬娥前去救援。他不顾个人安危,爬上云蒙峰顶,顺着绳子到了求救者身边。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那名驴友安全到达悬崖下,但是杨希路已筋疲力尽,没法下山了。就这样,杨希路在悬崖中间的小平台上,刘敬娥在悬崖下边,过了疲惫的一夜。山林里手机信号不通,天亮后妻子下山找人,杨希路才在别人帮助下安全下来。

近30年的深山坚守与默默奉献,还有那卓有成效、保护完好的绿色山林,让杨希路获得了很多国家、省、市给予的荣誉。他被国家林业局、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护林员”称号,获得过“中国绿化奖章”“山东省绿化奖章”“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等。

但今天,杨希路依然在这片山林中行走、巡视、防火……“大山、森林,已经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杨希路说,他的家、工作与生命,都属于这里。
 

临报融媒记者 王珊珊 通讯员 林登峰

( 编辑: 初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