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丨听老知青讲述 蒙山如何披绿装

在临沂客户端 2019-10-09 阅读次数: 6103

十一假期期间,蒙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为什么选择蒙山作为旅游目的地?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这里的植被好,森林覆盖率有90%以上。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蒙山是一座巨大的秃山。上世纪五十年代,成立了国有天麻林场、明光寺林场、万寿宫林场、大洼林场、塔山林场、大青山林场等,蒙山人民开始了绿化蒙山、改天换地的征程。

王志远与妻子、孩子

这其中,天麻林场是全省最大的林场。记者找到上世纪60年代从青岛下乡到这里的知青王志远,陪他重走蒙山天麻林场,听他讲述那不同寻常的往事。

车子沿蒙山环山公路,从东面的紫荆关向西去往白马关。王志远指着左手边说,这幅天然的绿色画卷就是天麻林场,形象地描述这里的位置是在蒙山主脉的背面。

这幅画卷究竟有多大呢?就直线距离来说,它东西长90里,上下宽5里,总面积5.6万亩,是整个山东省最大的林场。林场内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6座,历来有“九十九峪、七十二峰、三十六洞天”之说。

天麻林场是天然形成的吗?王志远说,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人工栽植的。林场形成之前,蒙山看上去就是一片乱石嶙峋,并不是现在的一片葱茏。

1876年,山前万寿宫道人尹仁遂来到山后,栽植松树、柞树上万株,传至第五代道人的时候,面积达到了1700亩,成为林场最早的雏形。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正式设立了天麻林场,林场职工和当地群众开始了对荒山的宣战。什么季节植树最合适?王志远说,冬天植树效果比春天更好。他们这些知青到来前的1959年11月到12月,蒙阴县就发动10个公社5200余人齐上阵,35天造林3133公顷。

这是怎样的35天?有霜冻、有雨雪、有寒风,人们穿着单薄的衣裳,揣上几块煎饼,在山上一干就是一整天。无论是干部、职工还是群众,每个人都双手皲裂,皮肤粗糙。栽树需要下深沟,需要上悬崖,不少人的手脚四肢都带了伤。第二天一早,不需要有人号召,人们又自觉地拿起工具向山上涌来。

这又是怎样的5200人?他们有十几岁的孩子,有60多岁的老人,其中有2000多人是妇女,他们像男人一样爬悬崖、起石头、刨树穴。王志远提到两位参加会战的妇女:一位叫公秀兰,当时身上不方便的时候仍然坚持在寒风中劳动;另一位叫石云凤,在黑石崖东梁不慎跌落身亡。起石头时男人抡锤,女人扶着钎子,半天下来,女人的虎口都是血迹斑斑。现在看来好像不那么人性化,但当时妇女解放迸发出的热情,再是改变家乡的愿望,让她们自发地冲到了劳动一线。

刚刚植树后的山坡

也是在1959年11月,山东省第二大水库蒙阴岸堤水库开工;3个月前,我国勘探发现了国内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3个月后,世界水利工程的奇迹——河南林县红旗渠开工。那真是一个火热的年代,人们以忘我的精神战胜无数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1963年9月,党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到山区,到边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响应党的号召,青岛市四方区39名知青来到天麻林场,其中9人为女生,他们最小的15岁,最大的20几岁,王志远当年17岁。

来沂蒙山之前,他们几乎没人见过大山,没人干过农活。最初的新鲜劲过后,他们有过动摇、有过失落,但很快就坚定了下来。王志远说,知青当时的工作,可以用一首歌词表达:山当书桌月当灯,盖着蓝天铺着地;身上热汗烈日晒,满身泥土雨水洗。

天麻林场划为四个分区,分区下设造林小组,其中三分区的各小组由知青、当地职工和若干群众组成。如何在巨石嶙峋的山上植树?我们的车子停下,王志远带我们走上山坡,面对各种地形用“关键词”来现身说法——

【水平阶】

在山坡上找出水平线,用铁钎掘掉石头,整出一条弯曲而狭窄的平地,长度可能是几米、也可能是几十米,宽度只有几十厘米,沿着这条水平线在平面上栽植一行树苗。

【鱼鳞穴】

整不出水平线的地方,就见缝插针挖掘树穴,直径是33厘米,深度也是33厘米,远远看去这些分散的树穴就像鱼鳞一样,所以称为“鱼鳞穴”。

【一䦆松】

有的地方,狭小得连鱼鳞穴也挖不出来,但他们也不愿放舍弃,蹲着或趴着用䦆头扣一个很小的树穴栽上松树苗,埋土的时候一脚把土踢到树穴里,称为“一䦆松”或“一脚松”。

【绳梯并用】

他们要让深沟和悬崖也披上绿装,于是用绳子绑上简陋的木梯上崖下沟,有的人脚掌被坚硬的灌木穿透,有的因跌落石崖而伤痕累累,就这样他们没有放弃一处悬崖与深沟。

【弹弓直播】

蒙山巨石嶙峋,峰高沟深,的确有人到不了的地方,怎么办?他们就把树种子裹上泥丸,用弹弓射到人迹不能至的绝境,让种子自己落地生根。

为了让每一片山都披上绿装,职工、知青和当地群众忍受了常态下难以想象的痛苦和尴尬——

【雨中方便】

在山上劳动,一身热汗,遇到下雨,身上冷热交加,不是滋味。几百上千人一起劳动,女同志小便都不好找地方。看谁站着不动了,那就是趁着雨水在方便。

同时,他们也并非只会蛮干,在长期与荒山争夺阵地的过程中,他们立足大山因地制宜发挥了群众性的创造力——

【引鸟治虫】

因地制宜,土法上马,林场职工发明了很多防治森林害虫的实用方法,比如吹哨子引来灰喜鹊吃虫子,培育黄蜂让其在虫卵里排卵阻止害虫孵化。

【超级档案】

林场高级工程师李瑞平耗时20余年,制作中草药标本及昆虫鸟类标本数千件,受到省市林业、医药部门的重视和高度评价,被称为蒙山的超级档案。

到1965年底,大部分知青接到指令,回到了城市里的工厂。但是,19岁的王志远没有忘记“永远扎根山区”的誓言,决定一个人留了下来。

说话间,我们来到花果庄附近、当年知青住过的地方,听王志远讲述他“一个人的坚守”。

今日天麻林场

来自“大城市”的王志远,穿戴、用品和生活习惯都与当地人反差很大,他走到哪里都成为一道小小的“风景线”:他骑的自行车,加装了小型柴油机,成为一部很拉风的机动车;他带着一部黑白小电视机和干电池,到各村去义务“巡演”,成为轰动远近的“文化盛事”;特别是他那部“海鸥”牌相机,将大山的春夏秋冬、角角落落收录进了画面。他从青岛买来显影粉、定影粉、相纸等,没事就关上门蒙上被子冲洗相片。

一天,有位来自费县的姑娘参加造林队上山植树,与王志远相识。山为媒、树是缘,两个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王志远带她回青岛见父母,回来后她的新发型被人议论为“资产阶级”,她吓得不敢戴公公送给她的手表,只能挂在了家里的墙上成了“挂钟”。

现在想来,这些都是难忘的插曲、人生的浪花。但知青生活的大部分日子里还是非常清 苦的——

【缺盐的7天】

一年冬天,大雪封山,给养送不上来,在深山吃住劳动的王志远等人只能就着水啃干煎饼,连续7天没有吃菜、没有吃盐,连做梦都是吧唧着嘴啃咸菜。

【孤独的11天】

一年秋天,与王志远搭档的两个职工回家秋收,他一个人白天巡山,晚上要面对野狼来袭。云雾之中,火柴都打不着火,他只能连续吃生食度日。就这样,度过了一个人影不见的11天。

【执着的43年】

从1963年来蒙山,到2006年退休,从青春芳华到古稀老人,王志远把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大山,用生命践行了“听党指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到八十年代,林场森林植被覆盖率95%以上,拥有植物100余科900余种,兽类10科15种,鸟类28科78种,仅中药材达400余种,人称“百里林海,天然课堂”。

林场四季景观各异:春季层峦叠翠,林海花潮;夏季飞瀑流水,云雾飘渺;秋季漫山碧透,红叶映照;冬季银装素裹,玉琢冰雕。人们赞美它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秀,雁荡山之奇”。

几十年栉风沐雨,几代人前赴后继,孕育了“迎难挑重,落地生根,不忘初心,众志成林”的天麻林场精神,成为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生动实践。

九十年代初,天麻林场升级为国家森林公园,于全市率先开发旅游资源,在生态效益之外又增加了旅游价值。目前,这里是蒙山旅游度假区的云蒙景区。

临报融媒记者 彭庆东 通讯员 王明奎

( 编辑: 高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