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的叙说|探访陈明、辛锐合葬墓

在临沂客户端 2019-10-25 阅读次数: 8717

革命伉俪血洒沂蒙 一生忠贞为家国
纪念碑的叙说:探访陈明、辛锐合葬墓


执子之手,以身许国。在曾经的岁月里,一对对革命伉俪用最宝贵的青春、爱情、生命,为了他们心中的理想奋斗。
在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中,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在这条道路上,无数革命情侣也因此结缘,为了祖国和人民,勇战沙场,英勇赴义,有的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他们用热血浇灌革命爱情的红色花朵,绽放在祖国的漫山遍野。陈明、辛锐就是其中一对革命夫妻。
穿过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南大门,在松柏夹道、大气庄重的中轴线东侧,陈明、辛锐合葬墓就静静地矗立在这里。六面亭柱型的陵墓掩映在冬青茂密、流翠泛碧间。筒瓦覆顶,檐角上翘,顶部缀以五面红旗组成的图案,整座陵墓精美庄重。“双烈合葬、流芳万代”“学习陈明同志为抗击日军侵略者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一句句简短而又有力量的话语诉说着这对夫妻的英勇壮举,无数瞻仰者无不被他们不怕牺牲、一心为国的事迹而感动。
“1986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陈明、辛锐合葬墓自沂南县梭庄烈士陵园迁移至此。”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游客服务中心主任孟波介绍说,陈明,闽西人,曾任山东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山东省政府的前身)副主任兼秘书长;辛锐,鲁西人,曾任山东姊妹剧团团长。两人经朱瑞、陈若克夫妇介绍认识,于1941年3月8日结为夫妇。
陈明遇见辛锐,闪亮的青春与睿智的思想碰撞出爱的火花,给残酷的战争岁月增添一抹温暖的亮色。而工作使得两人聚少离多,短暂的相遇就显得异常珍贵。在辛锐怀孕时,工作之余,陈明带着她满山找酸枣吃,告诉她:“等到革命胜利了,咱们回老家龙岩,那里有橘子、枇杷,还有农家腌得香喷喷的酸菜,味道可好哇。”
然而,日寇的铁蹄打碎了两人的甜蜜。1941年11月30日,日伪军5万多人对沂蒙山区根据地实施残酷的“铁壁合围”,惨烈的大青山突围战打响了。陈明是突围队伍中的最高领导人,原本应该在抗大一分校学员的掩护下撤退,可为了战友们成功突围,他拿起枪,带领战斗力量冲在前线,不幸双腿负伤。
“陈明双腿被敌人机枪打断,不能行走,当时身边陪伴的小队员有三名都已经牺牲了,只剩下一名小队员,当时陈明就告诉他,你赶快跑,我们能剩一个就活一个,这个小队员不忍心把陈明自己扔在这,陈明就严厉的命令他,让他赶快突围出去。他用剩下4发子弹中的3发击毙了敌人后,把最后一发子弹留给了自己,英勇地为国捐躯,时年39岁。”华东革命烈士陵园讲解员王皓琳说。
此时,辛锐也在突围中腹部和双腿中弹,当晚被送到大青山正北火红峪村养伤。在山洞中养伤17天后,伤口略有好转。12月17日,日军突然搜山,辛锐毅然拉响了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4岁。
陈明和辛锐长眠在了沂蒙山,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他们心中的信仰,他们以决绝的态度,让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的尊严。
“我的爷爷王恩运是一名老八路,他曾与陈明有过一面之缘。”王皓琳告诉记者,当时,王恩运到山东分局送一份重要文件,恰巧碰到陈明。“你为什么当兵?”陈明询问这个十几岁的小士兵。“为了吃饱饭。”王恩运胆怯地回答道。“我们当兵不是为了自己吃饱饭,而是让全国人民都吃饱饭。”陈明说出自己的理想。
一段简短的谈话,让王恩运对共产党有了全新的认识。分别没多久,王恩运就得知陈明在战场中牺牲。“听到噩耗,我爷爷大哭了一场。革命胜利后,我爷爷就时常来到烈士陵园,带着一瓶沂水老白干,静静地坐在墓前,倒上两盅,缅怀他的老首长。”王皓琳回忆道。
军人魂魄,贯索古今;血脉相传,不绝如缕。近期,来自陈明家乡的福建龙岩团来到沂蒙山,祭扫革命英灵。橘子、枇杷、酸菜,三样陈明诉说的龙岩特产整齐地摆放在墓前,他们安静地、久久地向公墓前三鞠躬。
岁暮日晚,陈明、辛锐夫妇没有等到革命的胜利。但沂蒙人、龙岩人,还有很多人都没有忘记他们。他们的血脉和魂魄化作为今天我们不屈的斗志,披荆斩棘,再创辉煌。

临报融媒记者  张丽

( 编辑: 李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