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第一书记王常亮:用心照亮村民的脱贫致富路

在临沂客户端 2019-11-05 阅读次数: 7397

在沂南县铜井镇朝阳村,有这样一位勇于担当、真抓实干的驻村第一书记:在履职至今的近两年时间里,他积极帮扶、深入群众,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如今,村里新装的路灯点亮了,健身广场和乡村大舞台建好了。他还充分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在当地建设了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扶贫车间等,帮贫困户脱贫,为致富提供了“活水”。他就是沂南县信访局派驻铜井镇朝阳村第一书记王常亮。


 

2018年2月份开始,王常亮来到沂南县铜井镇朝阳村担任第一书记。那时的朝阳村有居民692户,人口206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属省定贫困村。“为什么来?来了做什么?走了留什么?”这是王常亮担任第一书记以来经常思考的问题。“帮扶工作必须掀开盖子、守住口子、踩住点子。”王常亮吃透村情、摸清民意后,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

“只有思想落后的领导,没有不积极的群众。”王常亮从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抓起,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和“三会一课”制度,每月10号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村上党员观看远程教育,不断提升村党员理论素养和村党务水平。为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王常亮组织党员打扫大街小巷卫生,带头厕所改造,下户宣传扶贫、扫黑除恶等有关政策,使一度陷入僵局的党组织活动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如果说村级基础设施的升级属于扶贫“输血”,那特色产业的建立就为村民致富引来了“源头活水”。在调研过程中,王常亮了解到,朝阳村共有耕地2880亩,北靠峙山,其余三面为平原,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利用这个优势,在产业扶贫资金的帮助下,王常亮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带动生姜、芋头种植1000余亩,并帮助对接好销路难题;建设了两座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规划适养区养殖用地30余亩,在一期建设了4个标准化肉鸡养殖棚;建设1000平方扶贫加工车间一处......这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帮扶措施让朝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王常亮的带领下,朝阳村每户贫困户年分红收益可达1500余元,有的达到了5000多元,有效保障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增收。

不仅如此,王常亮还结合社区改造,对村内朝阳湖进行深挖、加固、护坡,修建环湖路1.6公路;增设廊亭,栽植绿化苗木,实施绿化、美化、亮化提升,建成环湖休闲带。每逢节假日,王常亮还会前往贫困户家中,了解家庭经济现状,对下一步扶贫工作做个性化调整......

春风化雨,在市县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大力帮助支持下,朝阳村在王常亮的带领下,扶贫工作成效明显。目前,133户贫困户全面脱贫,贫困村顺利摘帽。同时,特色产业蒸蒸日上,村民致富有望,小小乡村迎来蝶变。

“能为百姓做事,把汗水挥洒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人生才更有价值。”近两年的村官路,让王常亮觉得十分充实。谈起朝阳村的发展,他深情地说:“扶贫工作千丝万缕,还需要各级部门的广泛支持,还需要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我要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作用,千方百计把产业发展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临报融媒记者 褚菲菲

( 编辑: 吕金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