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社会福利中心为孤儿们寻找温暖的家

在临沂客户端 2019-11-05 阅读次数: 8163

“原来有家人是这样的幸福。”今年17岁的国福亮在接受美国媒体《世界日报》采访时这样形容现在的生活,“每天放学可以回家,爸妈常陪我跑步、读书。”

看似平常的生活,但对国福亮来说,曾经却可望而不可即。国福亮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和小眼症,视力几乎等同于全盲。在7个月大的时候,他就被父母遗弃,送到了市社会福利中心(原市儿童福利院)。在那里,他一直生活到2016年。

那一年,在市社会福利中心的帮助下,他成功被美国瑟尔比一家人收养,开启了另一段更为精彩的人生——参加美国牛津中学运动会,在75米跨栏等项目战胜了很多视力正常的孩子,5公里越野跑跑进了20分钟以内,功课学习除英语外全部为A……还被美国杂志《蓝谷今日》选为封面人物。

精彩人生的背后,离不开市社会福利中心孜孜不悔的教育:“不要被身体上的不健全打倒,要学会自立自强,要靠不懈的努力,去战胜视力正常的孩子,去证明自己更加优秀。”

尽最大努力

创造最好成长环境

很难想象,如此热爱跑步的国福亮是在1岁半到2岁的时候,才学会一个人走路的。

从小照顾他的市社会福利中心护士长李静还记得,“只要没有人牵着亮亮的手,他就会哭,一步也不肯走。”

学会一个人走路,这是亮亮人生路上的第一堂课,可这堂课的难度却很大。

“因为看不见东西,亮亮缺乏安全感,他对一个人走路有很大的抵触心理。”为此,李静就想了个好办法,她领着国福亮摸遍了周围的墙、地面、床、凳子及所有的东西,“亮亮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记忆力特别强,他很容易就记住听见、摸到的东西。”

在熟悉了环境之后,李静就用一支木棍引导着国福亮走路。开始,他们的手牵在一起,慢慢两人的手就向着木棍两边分开。一天又一天,一个月又一个月,直到国福亮完全可以摆脱依赖别人,自己走路。“我们常常教育孩子们,不能依赖别人,要学会自立。”

这样的课堂教会国福亮的不只是走路,更是自立自强的道理,其背后则饱含着市社会福利中心“爱心、责任心、细心、耐心、恒心”的五心理念。

市社会福利中心一直秉承着五心理念,尽最大能力为孩子们创造最好的成长学习环境,帮助孩子们健康体魄、健全人格,为以后融合社会大家庭打下能力与心理基础。

2004年9月,国福亮受到“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帮扶,接受了先天性白内障及前段玻璃体摘除手术。术后,他可以看见钢笔那么大的东西,还对特别鲜艳的东西有了光感。

视力上的改善,给国福亮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他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了跑步。这也为国福亮未来的广阔人生埋下了伏笔。

随着年龄的增长,国福亮又在市社会福利中心接受了启蒙教育、学前教育。“对孩子们的教育,我们主要是进行认知教育、心理疏导,塑造他们自信、乐观的性格。”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康复科科长杜桂丽说。

在这一方面,国福亮表现得特别突出。每逢节日演出,国福亮在“妈妈们”的鼓励下都会踊跃参加,朗诵、唱歌、主持,他样样精通,总能博得喝彩。

“春节时,我还喜欢带着亮亮回家拜年,到亲戚家里时,亮亮都非常自信、有礼貌,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叫得特别甜。”杜桂丽说,“我也希望用这种方式,帮助亮亮能熟悉不同的生活环境,特别是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这份自信乐观,是国福亮面对人生挑战的最大财富。特别是在河东区特殊教育学校接受教育期间,国福亮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适应了学校环境,不但在盲人、语文、数学、计算机等学科方面取得优异成绩,还拿到了《劳动标兵》等体美劳的荣誉。

“我常常和亮亮谈心,虽然你身体有缺陷,但你记忆力特别强,学习方面一定要比别人好,要用自己的勤奋去战胜别人。”市社会福利中心工作人员宋凤珍是亮亮口中的“小宋阿姨”,她从亮亮10多岁的时候,开始照顾他的生活。

国福亮是个要强的孩子,更是个懂事的孩子,他把“小宋阿姨”的话,化成了实际的行动。在校期间,国福亮成绩位列班级前茅。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像大哥哥一样,懂得照顾弟弟们。

最珍贵的承诺

两兄弟在美国相聚

“我们常常给孩子们讲感恩的故事,教育孩子们做一个知感恩、心善良的人。”市社会福利中心是一个温暖的家,这里的孩子都有着一颗阳光一般温暖的心。

国福亮就是这样的孩子,他喜欢帮助、关爱弟弟妹妹们。同样在市社会福利中心长大的申杰对此心里暖暖的,“哥哥很懂历史,他教会了我很多事情,分享我很多知识。”在申杰眼里,国福亮就是最完美的大哥,“他是最棒的,他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了,但他会做所有的事情。”

一起长大的两兄弟,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在市社会福利中心成为了最亲密的亲人。他们分享着自己的小秘密:“我想有个家,有爸爸妈妈。”他们还偷偷地约定,“如果有一人先被收养,另一个人要记得想办法帮助另一个人领养出去。”

杜桂丽记得,“亮亮在上学的时候,他常常一个人站在学校大喇叭下面,听那首《我想有个家》,一听就是很长时间。”

家是温暖的港湾,家也是孩子们最好的归宿。

市社会福利中心很早就为申杰和国福亮上报了涉外送养的材料,希望尽最大的努力,为两个孩子找到一个温暖的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申杰10岁的时候,他被美国堪萨斯市的克拉克森一家人领养了。

走的那一天,国福亮正在学校上课,没法跟弟弟申杰说再见,“觉得这辈子都见不到了。”

之后的日子里,国福亮一方面在学校努力学习,一方面焦急地等待着被收养的消息。要知道,那时候他已经快14岁了。按照《收养法》规定,只有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才可以被收养。

而此时,申杰也没忘记跟他的约定,但凡跟着美国家人参加社区聚会、朋友活动,他都会讲述哥哥国福亮的故事,希望有人能够收养国福亮。

这一天,申杰来到美国人瑟尔比家中做客,家里的女主人、哈佛大学教授克里丝汀被国福亮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逆境中成长的小男孩,他这么勇敢,一定是我的儿子。”

很快,瑟尔比一家人就达成了收养共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国福亮如愿来到了美国,成为了瑟尔比家的新成员。直到步入瑟尔比家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是弟弟帮了他的大忙。”

对于国福亮离开的那一天,宋凤珍印象特别深刻,“那一天亮亮走得特别匆忙,我不在中心,没能跟亮亮道别,就像亮亮没能跟申杰道别一样。可是,亮亮却留言说,‘对不起,小宋阿姨,我没能给你道别就走了。你一定要原谅我,我还是你的亮亮,可以的话,你答应送我的蓝色护腕,能寄给我吗?’”

这就是懂事的国福亮,事事都替别人想在前面。

如今,宋凤珍仍跟申杰、国福亮保持着亲密的联系,“每次视频通话,都要聊到睡着了。”

开启新的生活

登上美国杂志封面

“不要让困难阻碍你想达到的目标。无论困难有多大,都要努力发挥你的全部潜能。”这是国福亮在登上美国《蓝谷今日》杂志封面人物时,对媒体所说的话。

这背后是市社会福利中心常常教给他的道理:要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去战胜视力正常的孩子,去证明自己更优秀。

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国福亮过得很辛苦,他几乎不懂英文,也没上过普通学校。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克服困难,奋勇直追。在上个学期,他除了英文以外,其他所有学科的成绩全部为A。“我希望像姐姐汉娜一样,也能考上哈佛大学。”

不只是学习优秀,国福亮还在爸爸的影响下,爱上了体育运动。在牛津中学上学时,他在爸爸的陪伴下,报名参加了牛津中学田径运动会,并在75米跨栏项目、100米短跑和400米短跑项目中,战胜了很多视力正常的孩子,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被该校称为“是发生在我们全校师生中最振奋人心的事。”

对于普通孩子来说,跨栏、跑步或许说并非难事,但对几乎全盲的国福亮来说,困难重重。

“他的爸爸和妹妹就是他的眼睛,陪着他跑,告诉他哪儿有障碍,哪儿该拐弯。”宋凤珍对国福亮现在的生活非常了解。

如今,国福亮还喜欢上了5公里越野跑、游泳、西洋棋,并成为了学校乐队的长笛乐手。

国福亮的未来,才刚刚开始。只要有一颗坚强的心,他的未来将有无限可能。

其实,市社会福利中心走出了不只一个国福亮。

近年来,市社会福利中心秉承“应送尽送、应送早送、先国内后国外”的送养理念,一直致力于推进国内外收养工作。截至到目前,已先后将329名残疾儿童送到国内外收养家庭,享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市社会福利中心也连续三年被民政部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评为“涉外送养工作先进福利机构”。

临报融媒记者 张志强

( 编辑: 吕金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