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乡村振兴“铺路石” 老旧村庄焕发新活力

在临沂客户端 2019-11-27 阅读次数: 4750

经开区梅家埠街道张贺北村有条断头路,阻碍村民出行几十年。2018年,这条路彻底被打通,村民出村不再多走弯路。村民们说,多亏村里来的两位第一书记,把路修到了他们的心坎里。

村民口中的两位第一书记,是来自临工集团的宋君宜和保税区建设局赵玉科。2018年4月,宋君宜和赵玉科入村任职,他们利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到村民家中走访,并把村民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分类整理。

“经过走访,我们发现,不少村民提出打通村北的断头路,我们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工作。”宋君宜说。这些年阻碍通路最大的难题是苗木赔偿问题,了解情况后,宋君宜和赵玉科当起了“和事佬”,经过几番协商,解决了赔偿问题,使修路项目得以顺利展开。

断头路打通了,第一书记与村民的心也通了。接下来,宋君宜和赵玉科不等不靠,相继完成了村排水工程,党群服务中心、商业服务中心、健身娱乐广场的建设,几十年没动过的基础设施,第一书记任职1年多来全建成了,村民看在眼里,美在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自入村以来,第一书记任职组注重树立支部书记“班长”的威信,提高领导班子、统筹协调的能力,通过民主生活会、群众议事日,做好思想工作,达成班子共识,形成班子合力,在工作实践中锻炼两委成员的办事理事能力,提高为民服务意识和组织领导能力。同时,根据工作需要建立村级建设项目管理小组、村级公用事业管理小组,做到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干,人人有责任。

“村两委”成员孙艳认为,第一书记不仅为村干部和党员建成了工作学习的根据地,更是用实际行动感染着所有人。

“我是被两位书记感动了,赵书记大夏天顶着烈日,光着膀子,扛着锄头、铁锨清理村里的垃圾,人都没有一句怨言,咱自己的家还说什么,就跟着干呗。”原本为了挣工资才到村委工作的孙艳,在两位第一书记的号召下,积极参加村里的各项工作、志愿活动,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优秀代表。

张贺北村是传统的农业种植村,不少村民以种植蔬菜大棚谋生,可由于技术落后,大棚蔬菜的产量一直不高。第一书记任职组经过调研考察,确定了农业发展方向,流转了23亩土地,建设了8个高温蔬菜大棚,承包给了村民。

“去年,黄瓜产量每亩1万多斤,西红柿产量每亩达到了2万多斤,一个棚的蔬菜可以卖7万多元,比普通工棚高了两三倍。”承包户张金银说。

村民收入高了,村集体收入也增加了。“每个大棚年承包费1.5万元,8个大棚村集体年收入就是12万元。”宋君宜说。

如今的张贺北村焕然一新,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看着村子的变化,村民发自肺腑地说:“做梦都没想到,村子能变得这么好,第一书记要是年年有就好了!”

临报融媒记者 李晖

( 编辑: 郑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