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企业家精神 引领高质量发展 ——访山东国铭球墨铸管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洪彬

在临沂客户端 2019-12-11 阅读次数: 18174

近日,2019年度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暨优秀企业家表扬大会举行。会上发布了《关于弘扬企业家精神进一步支持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十五条措施(试行)》,并对荣获“临沂市优秀企业家”称号的59名企业家和荣获“临沂市优秀企业”称号的57家企业进行了隆重的颁奖、表扬。

为了更好地宣传临沂市尊企重企的创新举措,展现新时代企业家风范,倡树企业家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关注、爱护企业家,支持、服务企业发展,共同推进沂蒙高质量发展的浓厚氛围,临沂日报记者采访了山东国铭球墨铸管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杨洪彬。

记者:为什么选择临沂兰陵这个地方建厂?

杨洪彬:我们山东国铭球墨铸管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济南搬迁到咱们临沂市兰陵县的,是山东省第一炉铁和第一支球墨铸铁管的生产厂家。2016年5月实施搬迁项目,一期项目投资20多亿元,2018年全面投产,具备了年产铸管口径80—2600毫米26种规格、多品种的球墨铸铁管60万吨的产能,生产规模居国内第二名,是国内最大的单体铸管企业。 自公司建设至全面投产,国铭铸管得到了临沂市和兰陵县的大力支持,实现了建设快速、投产顺利的目标,2018年实现利润2亿元。 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在搬迁选址阶段,我们考察了多个备选地址,最终选择了兰陵县。主要是考虑到兰陵县既有矿产、劳动力资源优势,又有物流优势,特别是临沂市及兰陵县政府与山钢集团的合作意愿,为企业扩大规模加快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记者:政府为咱们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

杨洪彬:我公司自开始筹备建设以来,当地政府就成立了以临沂市副市长和兰陵县委书记为负责人的项目指挥部,由兰陵县常务副县长专职现场指挥,县委、县政府和县人大一把手定期到我公司召开现场协调会,帮助解决问题。政府人员与我们一样,没有休息日,出现问题随时解决。之后,市政府还派来了住企服务队,工作雷厉风行。对需要政府审批的项目,他们与我们一起跑省市有关部门,在我们企业周边建设了高标准的公路、停车场和服务区,解决了生产经营和职工生活的很多问题。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政府部门和有关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和提高,感到了温暖和有依靠,发展企业更有信心了。

记者:来到以后,通过智造小镇的建设给咱们企业带来哪些利好?

杨洪彬:为促进经济发展,兰陵县规划建设了智造小镇。通过智造小镇建设,实现了我公司产业链的延伸,并且还在不断的补链、强链!目前进入小镇的13个项目,其中9个项目与我公司各种产品相关联。为我公司下一步在产品配置及优化、资源能源利用最大化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通过这种集群化发展,能给整个产业带来哪些变化? 杨洪彬:通过集群化发展,将会实现由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实现产业的优势互补和集群效能,促进集群内各企业向管理精益、技术进步、产品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优化利用方向的转变,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升的良性发展格局。

记者:我们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具体做了哪些事情?

杨洪彬:虽然作为传统行业,我公司也在努力实践新旧动能转换! 从搬迁设计开始,就采用了国际先进、亚洲一流的先进工艺和技术,整体装备更新换代。包含数据实时采集、资产运营在内的七大系统管控,实现生产管理全流程智能管控。生产工艺的智能管控和全干式高炉煤气发电技术、高炉煤气炉顶余压BPRT等一系列新技术的使用,使生产能耗同比降低30%,用工人数减少18.9%。现在一期项目已投产,生产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居国内第二名,产品畅销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

记者:企业发挥的社会作用有哪些?

杨洪彬:发展惠民是我们的宗旨,我们为当地增加了1700多个就业岗位,职工收入逐年提高。今年,我公司预计全年上交税款13000多万元,较去年翻番。我们还积极响应市政府精准扶贫的号召,与兰陵县神山镇六合店村结成对子,为村民的农产品提供销售渠道,还投资150多万元为他们建设了厂房,提供了配套设施,目前他们村已经引进加工项目投入生产,增加了长久稳定的收入。 今年,我们实施了“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项目,利用欧梅塞尔冲渣水专用涡旋管板换热器技术--实现“大温降、小温差”传热,最大限度的开发工业废水热能,提取2座高炉冲渣水中的热量进行利用。同时,我们还实施了“烧结蒸汽回收利用”项目,将每小时8吨的烧结余热蒸汽回收利用。目前实施的还有“35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和“6MW发电机组冷却水余热回收”项目。 以上项目回收利用的余热全部用于社会供暖,今年供热面积55万平,2020年增加到120万平,提取余热折合1.6万吨标准煤,考虑锅炉效率等因素,替代直接燃煤约3.5万吨,不但实现了节能降耗,也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还实施了“烧结环冷机余热回收发电项目”,将炼铁烧结过程中的余热全部回收用于发电,年节约用电约2468万kWh,创收1362万元,每年可为国家节约9874吨标准煤,减排24609吨CO2,740吨SO2,减排370吨NOX,社会环保效益也十分明显。

临报融媒记者  田学富  通讯员  刘玉昆  王海

( 编辑: 郑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