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沂蒙微党课|临沂第一位英勇牺牲的共产党员——李清漪

沂蒙党史史志 2019-12-18 阅读次数: 17749

李清漪,沂水县西北乡下胡同峪村人。1919 年,17 岁的李清漪考入省立第五中学(今临沂一中),翌年转入济南育英中学学习。在济南育英中学学习期间,李清漪阅读了大量进步书刊,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3 年夏,李清漪考入上海大学。上海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帮助创办的一所进步高校。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任校长,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瞿秋白任社会系主任,共产党员陈望道任教务长兼中文系主任,共产党员、著名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任总务长,蔡和森等许多共产党员担任教师。在这些共产党人的直接培养下,李清漪很快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于1924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5 年“五卅”运动期间,李清漪在上海总工会工作,任总务科文牍秘书,当时的总务科主任是刘少奇。同年秋,他随于右任北上,在天津、保定之间做国民革命军孙岳、邓宝珊部的工作,促其策应北伐。

1926 年2 月,李清漪因工作操劳致病,经党组织批准回原籍沂水县休养。他带回《向导》《中国青年》《新建设》等革命刊物,使家乡的一些青年知识分子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同年冬,大病初愈的李清漪贡献出自己家的房屋,多方筹措资金,在家乡办起一所平民学校,吸收村内外40 余名贫苦青少年到校读书。他自编自印教材,在讲课中进行思想启蒙教育,向学生揭示阶级压迫、阶级剥削的根源,宣传社会主义之路是历史的必然等革命道理。他还油印了《农民小报》,在广大农民当中宣讲、散发,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在李清漪的影响和带动下,埠前村的进步青年李鸿宝(曾名李德生,后改为李纪纲)、上小诸葛村的陈梯山于1926年也相继在本村办起平民学校,有近200 名青少年入校学习。他们采用李清漪编写的充满革命思想的教材,向农民子弟进行文化知识和革命思想教育。一时间,革命思想在沂水西北部的山村迅速传播开来。李清漪在沂水县西北乡广泛开展革命活动的同时,着手开展发展党员的工作。1927年2月,他经过深入宣传教育,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介绍沂水县埠前村知识分子李鸿宝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沂水县西北乡播下第一粒革命的种子。李鸿宝入党后,利用其创办的平民学校为阵地宣传革命,开展发展党员的活动。

1927年春天,北伐战争不断取得胜利,身在沂水县的李清漪决定返回上海参加北伐战争。临行前,妻子悄声问道:“不去上海行吗?”李清漪望着妻子,深情地说:“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别难过,我很快就会回来的。”第二天,李清漪辞别父母、妻女,毅然踏上了征程。

当他来到济南时,蒋介石已经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消息传来。全国各地共产党员遭到国民党疯狂屠杀,白色恐怖笼罩全国。由于形势的变化,李清漪决定不再前往上海,而是留在济南参加革命斗争。李清漪被任命为中共山东区委技术书记,毅然决然投入到反抗蒋介石反动统治的斗争洪流中。4月20日,中共山东区委机关遭到破坏,李清漪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他守口如瓶,誓死不屈。5月23日,李清漪被杀害于济南南圩门外,年仅26岁,成为临沂第一个英勇牺牲的共产党员。

来源:沂蒙党史史志

( 编辑: 万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