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嫂志愿团:行走的“沂蒙红”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3-13 阅读次数: 21961


 “哪有布做军鞋?姐妹们拿出嫁衣、把大襟褂前襟剪下来……最后一粒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战争年代,沂蒙红嫂以生命筑基新中国的成立;新时代的“红嫂志愿团”,无私无畏,成为八百里沂蒙行走着的“沂蒙红”!

疫情中最柔软的母爱

3月9日,记者连线了吴楠,沂蒙红嫂精神新时代的传承者。

吴楠,蒙阴县孤贫儿童服务团团长、“沂蒙六姐妹”煎饼的创始人。一位在沂蒙精神浸润下成长起来的新红嫂。

480名团员中有430多名沂蒙女儿,占比95%,堪称“红嫂志愿团”。在照顾好172名孤贫儿童的同时,她们奔走在抗疫一线,捐款捐物30多万元。为30多个社区送去煎饼、干煸辣肉丝、牛肉酱及4000多副口罩,成为“抗疫志愿者”。

得知山东援鄂医疗队的队员想吃煎饼。她立刻打包200箱煎饼,火速送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只要与抗疫相关的,我们只送不卖!”

“抗疫,是一场新的孟良崮战役,哪里需要,我们就在哪里。”

172名孤贫儿童,大都跟老人生活在一起。疫情中,他们更需要关爱与精神陪伴。

“有困难,找吴楠!”吴楠协调爱心人士为172名孩子配置了“手表电话”,彻底解决了特殊时期的联络问题。她带领志愿者骨干,用视频或电话陪伴孩子们。

“我是吴楠妈妈!”一声呼唤,亲情扑面而来——疫情中的母爱弥足珍贵。吴楠给孩子们讲援驰鄂北的医护人员的英雄事迹,电话的那头,孩子们感动地哭了:“长大我要去当医生!”

一场疫情,吴楠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感恩的种子、信念的种子!

缺菜缺粮了,她们驱车几十里给孩子送去生活物资,放在村口。

孩子们在日记中写道:吃着“楠妈妈”送来的煎饼、蔬菜与水果,听她讲故事;这个春节好温暖、好幸福!长大要做楠妈妈那样的“好人”,温暖这个世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孤贫儿童志愿者以无私的母爱,疗愈伤痛,点燃了172个孩子心中长明的灯!

援鄂护士张晓迪已在黄冈抗疫一线奋战40多天,一对年幼的双胞胎儿子想妈妈,志愿者们把温暖与无微不至的母爱送上。

红嫂精神已化作春雨,播洒沂蒙红色的热土上!

 为了“沂蒙六姐妹”的嘱托

“沂蒙六姐妹”,是《鲁中大众》于1947年命名的英雄群体,纪念孟良崮战役中沂蒙女性的无私奉献。

战时拥军支前,烙煎饼做军粮,每一位红嫂义不容辞的责任。1996年,吴楠果断决定烙煎饼:让人们吃上原汁原味的沂蒙煎饼,永远记得“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1998年秋天,她到蒙阴县烟庄村找杨大娘。

“沂蒙六姐妹”之一的杨大娘对当年的红嫂的故事记忆犹新。“哪有布做军鞋?姐妹们把嫁衣都拿出来,把大襟褂上的大襟剪下来,只留一件衣裳。有用的东西,都送到前线去!”有一天带着孩子去前线送军鞋,一发炮弹落下,孩子被震聋了。

“那份赤胆忠心无比真实、感人,我当时就哭了!”

“五位大娘都同意我注册六姐妹品牌,并嘱咐我好好干,为国家多做贡献。”吴楠暗下决心,此生做任何事都要对得住“沂蒙六姐妹”这五个字。

小小的煎饼,饱含着“沂蒙六姐妹”的殷切嘱托;传承的是血浓于水的精神力量。

榜样在前,责任在肩!拥军,成为吴楠生命中最神圣最光荣的事情。一家七口三人参军,吴楠每年都几次把煎饼送到戍边的战士手中。“我们生在和平的国家,而不是和平的时代。没有子弟兵,哪有我们万家灯火。”

红嫂精神,薪火相传

临沂孤贫儿童志愿团8800多名志愿者中,女性过半,“一对一”帮扶孤儿5317名。像吴楠这样的前仆后继的红嫂志愿者有很多。

抗疫期间,1万斤丰之坊大米、1万斤面条,15万元的口罩等物资,源源不断送往全市防疫一线。背后正是沂蒙新红嫂葛新的默默奉献,作为“丰之坊”的创始人及董事长,她把仓库中所有的产品变成了抗疫物资!她带领志愿者先后筹资成立了5个“孤贫儿童心灵家园”,把300名孩子的心灵成长放在心里。

王箴,新时代沂蒙红嫂传承者,带领费县团为抗疫一线送去价值35万余元的物资;郯城孤贫儿童服务团团长廖兴芳,始终陪伴479个孤贫孩子……部分孤贫儿童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完成网课学习,市团立即采购了420台学习机,不让一个孩子落下。

“我们要把红嫂精神传承下去!”

抗疫的40多天,红嫂志愿团为4000多名孤贫儿童送去母爱的温暖,大爱燎原八百里沂蒙!

她们,是新时代沂蒙精神的践行者。

她们柔美的身影,如一片片行走的“沂蒙红”;是“红嫂精神”,在沂蒙大地上薪火传承!  

临报融媒记者 陈月媛 刘敬东

( 编辑: 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