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战“疫情”——连线新时代沂蒙红嫂丨红嫂情深,山河无恙 临沂市权威专家学者畅谈“红嫂精神”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4-23 阅读次数: 25301

七十年前的1948年,已经基本解放了的沂蒙老区,派出千余地方干部跟随华东野战军,南下大别山区,支援新区建设。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再次将沂蒙山和大别山两个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地方系在一起。作为红嫂家乡、沂蒙精神原发地,沂蒙这方热土在战疫中爆发出惊人力量:77名医护人员驰援鄂北,46名为女性,与病毒殊死搏斗、抢夺生命;后方,张晓丽等流调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守护这座1200万人口城市的安全;“兵妈妈”朱呈镕让唯一的儿子驾车,满载20吨水饺千里逆行火神山……

红嫂情深,山河无恙!

战疫期间,本报推出的《共战“疫情”——连线新时代沂蒙红嫂》栏目引发强烈反响。日前,本报邀请我市部分专家、学者,畅谈红嫂精神与沂蒙精神,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展开深入探讨。

红嫂精神,深深植根于沂蒙大地

“红嫂,是沂蒙山区女性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群体形象代表。”市委党史研究院院长李洪彦说。

李洪彦将红嫂精神内涵概括为“爱党爱军、忠诚坚韧、勤劳勇敢、无私奉献”。他说,拥护党的领导、植根沂蒙大地,是红嫂精神的鲜明特征。

市委党校文化教研部讲师李燕提出,红嫂精神应该涵盖立场坚定的政治信念,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的价值取向,救伤抚幼的大爱情怀等。“忠诚、善良,从古至今都是人类最优秀、高尚的品质。红嫂精神,不仅仅是一种革命精神,是内化了的民族精神,是人性中最闪光的体现。”李燕说。

红嫂精神与沂蒙精神,花儿对根的情谊

红嫂精神与沂蒙精神同根同源。“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产生,形成于以沂蒙山为中心的山东革命根据地。”李洪彦说。

沂蒙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访专家一致认为:红嫂精神,是沂蒙精神最本质标志与最生动体现,最能凸显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特质。

“我曾经问过从全国各地到临沂参加红色教育培训的学员:一提到沂蒙精神,脑海里首先反应的人物形象是谁?90%以上的学员会脱口而出: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沂蒙干部学院教研部负责人、教授庄纪旭认为,沂蒙红嫂是沂蒙精神的突出代表,是沂蒙精神影响全国的标志性符号。红嫂精神是沂蒙精神的精粹部分。本质上讲,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

“如果把党的精神谱系比作一棵树,沂蒙精神就是枝干。而红嫂精神,就是枝干上开出的最美丽的花朵!”李燕认为,红嫂精神,是内化了的民族精神与民族品格,深深扎根于沂蒙女性的生命底色中。

红嫂精神,薪火相传

一方水土,化育一种精神。八百里沂蒙独特厚重的孝贤文化,孕育了沂蒙女性肝胆忠义、尽忠尽孝、重视气节、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受访专家认为,正是基于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红嫂精神必将厚积薄发,在新时代得以传承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红嫂精神的表现形式是与时俱进的。沂蒙女性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火线救援等品质是一脉传承的。红嫂精神,是能够经受住历史考验的精神,是最具内生动力的精神。”李燕说。

疫情期间,我市女性医护人员纷纷报名援鄂。“组织批准,我就去援鄂!不能援鄂,我就在当地救援一线;无法做医护,我就捐款捐物、或在社区抗疫……”这些举动,和当年的红嫂们“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最后一粒米做军粮”,何其相似!

庄纪旭认为,沂蒙红嫂之所以坚定地跟党走,爱党爱军,无私奉献,那是因为党给她们带来了自由、幸福和解放,她们发自内心地把党作为自己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各级党组织、党员都应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关心群众生活,体谅群众生活的难处,全力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助推红嫂精神永续传承。”他说。

“红嫂精神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李洪彦说,“在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甚至感觉不到她的存在,一旦国家有难,她们会在顷刻之间筑起坚强防线。”国有召,召必应,应必战,战必胜!

红嫂精神代代相传、永不褪色!

临报融媒记者 陈月媛 石明兴

( 编辑: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