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钩沉 | 驿站 驿路 驿使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4-29 阅读次数: 14244

驿寄,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信息传递方式,历史上留下很多关于驿站、驿路、驿使的优美诗词,南北朝诗人陆凯写有《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予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有:“驿路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驿路上留下的是离乡的惆怅,是奔波的劳苦,而驿路上一枝独秀的梅花,也映射着行路人寂寥的心情。

驿站在古代主要有三个用途:一是文书的传递;二是使节的供应;三是饷粮的转运。清末,海道开,邮电设汇兑行,驿站基本无事。民国之初,驿站被裁撤,从此,驿站不复存在。现实中的驿站有诗词中描写的那样诗情画意吗?现在的205国道,就是当年的南北官道,途经青驼寺、徐公店、半程等驿站,它们都处在清代兰山县境内北部。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三个村庄,了解一下驿站。

半程与半程驿

关于半程的地名来源,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这里是北京至南京的中间位置,是路程的一半,所以叫“半程”;一说建临沂城时,羁押犯人的囚地在这里建设,只盖了一半就放弃,因此称为“半城”;还有一说就是《临沂县志》记载,这里为南梁大将王僧辩屯兵的地方,古汉语中“辩”通“辦”音,称这个古城为“辦城”,后演化为“半程”。

那么,到底哪个说法更接近真实呢?

对于流传甚广的“半程”为两京路程一半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首先,临沂并不是两京之间的中点,而是距北京稍远,距南京略近;其次半程是驿站,但并不是一个大驿站。《沂州府志》记载,沂州在元代、明代并非大道,自天启末年徐州驿路黄河决口,清初才在涿州分东西两路,东路取道沂州,从此,这里成为东部几省重要通道中的县级驿站,居中间位置。南到郯城,北到蒙阴,往返都有二三百里路,驿使疲惫不堪。康熙十二年知州酌量添驿站,其中,北路的青驼驿移至距城七十里的徐公店。除城中驿站归沂州管理外,徐公店与李家庄驿站各设驿丞,归本县管理。

康熙以后驿站还有增减。半程驿,应该是此后增设的。因此,最初的“半程”,应该是城中驿站至青驼寺驿站的一半,青驼寺距兰山县城90里,半程距县城45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半程。

清代李鼎元所撰《使琉球记》中,他从离京记起,至完旨归国,逐日记录其所见所闻、所历所思:“十五日,阴,微风。山行五十里,过沂州徐公店驿,至伴城食。山于此尽,平郊麦苗较茂。又五十里,宿沂州府沂州驿。”李鼎元所言“伴城”,应为今日半程村,《临沂县志》中半程为“半城”。

驿站之间的接力递送,被称为“马波子”,驿马送文书是一波一波的,一波十千米,驿站称为“文站”,送信的马匹称为“文书马”。半程镇跑文站的是王家,养马、送信都是官方出资,有几亩地作报酬。送信的人都穿着对襟的“黄马褂子”,意为皇家效力。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驿丞在半程,有一天晚上出于好奇拆了一封官府文书,在油灯下看,一不小心,文书烧掉了一个角,偷看官府文书本来就是大罪,现在又烧毁了,是犯死罪的。驿官赶紧请师爷商量,师爷说:“我能救你一命,可不知多少人会因此丢官。”他拿起那封信,放在火里烧掉,将空信封继续向下传递。结果,到了目的地,信封里什么也没有,也查找不出在哪个驿站出了问题,驿官只得到一个撤职的处分,没有掉脑袋。但沿途所有的驿站都受到牵连,被撤销了官职。

徐公店驿

徐公店驿是兰山县北部最大的驿站。《临沂县志》记载:“徐公店驿,走递马六十匹,马夫三十名,飞递马夫二名,抄马牌二名,药材兽医一名。”我们称之为驿站,是由驿丞负责管理。徐公店的人称驿站为“马号”,称驿丞为“行头”,徐公店村任姓人就曾在驿站做过行头。

马号的院落基本为方形,边长一百多米,号门门楼就在现徐公店村集市北。村南小岭是当年的“跑马岭”,有三十多亩地,南泉叫“饮马井”。马号里建有马神庙,祭祀马神为保佑马匹健康平安,还有一种说法是马匹活着功劳大,来世就不用再出苦力了。

这些驿站里的马夫,无论是在烈日之下,还是在寒风凛冽的冬天,不管狂风呼啸还是大雨倾盆,都毫无例外地要身背文书袋,匆匆奔驰在驿路上。他们日常的任务很繁重,除途中奔跑着传递文书外,还要兼管洒扫驿庭等事。

跑文书的一到村庄的南岭,就开始打号子,通知马号里的人作好准备接文书。号子,就是人发出较长声音的呼叫,是民间常见的联络方式,在大山里,人们相互看不见,就是通过打山号子来确定对方的方位。

马号里的人和马都是轮流值班的。当班的人一听到号子,就赶紧把要出发的马匹拉出来,接过装有文书的黄包裹,斜背在肩上,飞身上马,向前疾驶。跑文书的人必须准点送到下一驿站,否则,这个文书就没人接了,误点的人则要进京接受处分。

别的地方不许误点,徐公店驿是个例外。因为徐公店北面的河流很窄,水流湍急,曾经淹死过一个跑文书的人。后来官府规定,如果河水暴涨,可暂缓文书的递送,不予追究责任。

民国初年,驿站取消,在最后的文书传送中,马匹也不换了,一个劲儿地跑,马都累死了。

其实在当时徐公店驿还兼有关押犯人的职能,囚犯在此喂马、打扫卫生,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半程村有“监狱盖一半”的说法。

据说徐公店驿站的气势比青驼司衙还要大,兰山县城的三官庙正在唱戏,如果说徐公店马号里要唱戏,唱了一半也得停下来赶紧到马号来演出。陡沟村的老百姓来听戏,来得太早,就帮忙搭戏台,从此搭戏台就成了陡沟村人的活,马号唱戏都会提前通知陡沟村的人来搭戏台。戏子化妆要用温水洗脸,找不到柴禾,土山头村的人说他们有柴火,就给送过来,从此送柴火的活也固定给土山头村的人。

因为徐公店的名气大,徐公店附近的芦山西头、王家房庄等村庄的百姓,甚至费县境内的姜家埝村、王家埝村的村民,出门在外,都会称自己为徐公店人。

青驼与青驼寺驿

青驼镇位于沂南县城西南部,与费县、兰山区毗邻,著名的山东省战工会(原省政府前身)纪念馆就坐落在此。青驼镇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镇驻地青驼居委西是仲丘故城遗址,遗址中有一对汉代石驼,青驼寺因石驼而得名,青驼镇也因青驼寺得名。这里为清代兰山县的北大门,曾设青驼寺驿,自古是兵家必争、商家必经的重要集镇。

青驼不仅是古驿,更是军事重地。《临沂县志》记载:“雍正十三年除沂州城外,在城北青驼寺,城南李家庄,设分防。”乾隆初年,沂州营“分防兰山县北讯青驼寺,左哨二司把总一员,马养廉一分,守养廉三分,协防左哨头司外委把总一员,协防右哨二司外委把总一员(养廉同头司),马兵21名,步战兵一名,守兵43名”。到了清末,“青驼寺讯把总一员,马兵八名,守兵35名,协防外讯二,一驻半城汛,一驻刘家庄汛”。汛,明清时称军队驻防地段,古同“讯”。汛地,中国清代兵制,凡千总、把总、外委所统率的绿营兵均称“汛”,其驻防巡逻的地区称“汛地”。

除了汛地,从临沂城到青驼镇,沿路的村庄都曾经有过大土墩,村民们说这里就是放狼烟的烽火台,许多地名还保留着“墩”字,这些墩确实是有军事功能,相当于报警台。《临沂县志》记载:“墩台为营汛附属物,清承明制,县境设墩,按府志,自北向南者八座……自南向北九座,南曲坊墩,北曲坊墩,枣沟头墩,大石桥墩,沙亭峪墩,民沂墩,大峪崖墩,磨石沟墩,艾子湖墩,北接沂水双侯墩,营制递更鞠为茂草,今则遗迹几不存矣。”这就是墩台制度。清初,各省边境扼要处设立墩台营房,有警则守军举烟为号。有寇至则挂席鸣炮以报讯。敌方来人,头台之人如果疏而不觉,不发炮不放烟,则其他墩台上的人,难知敌进,也不发炮,不燃号烟,军队则不设防,后果不堪设想。

作者:杨东霞

( 编辑: 全逸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