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轶事 | 泱沟村的传说与往事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5-13 阅读次数: 15248

一、村名的来历

在莒南县道口镇泱沟村东北角,即汀河的河中心有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形状似牛,故曰石牛。每到汛期,发大水,人们通常以石牛为标记来衡量水位高低。当地民谚云:“大河里发水小河里漾,一直漾到石牛上。”此村故曰漾沟。漾者,水波微微动荡而上溢也。后演变为泱沟。

泱沟村位于莒南县道口镇正西两公里,村东是汀河与沭河的交汇处,名曰三岔河口。在村东北角,即汀河的河中心有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形状似牛,故曰石牛。每到汛期,发大水,人们通常以石牛为标记来衡量水位高低。当地民谚云:“大河里发水小河里漾,一直漾到石牛上。”此村故曰漾沟。漾者,水波微微动荡而上溢也。后演变为泱沟。

据古代文献记载:远在春秋时代,泱沟属莒国南疆。秦汉时代,隶属莒州。明代莒州分5乡,乡领社,泱沟属筵宾乡许口社。清代,莒州分5乡20牌208社。泱沟属筵宾乡朱芳牌,牌领社,属许口社。中华民国时属莒县七区,区领乡,泱沟乡泱沟庄。抗日战争时期划归莒临边县,属许口区。1941年莒南县建县后,属许口区。解放后属许口公社泱沟村。1984年属道口乡泱沟村。

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公社化时期,这里筑河堤、挖渠道、整修大寨田时,出土了大量文物,最早的有汉砖汉瓦、陶罐、五铢钱等,它证明远在汉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定居。明初,丁张梁赵在此定居。明末,丁张赵迁走,梁姓乏后。明末清初,朱巩刘徐等姓氏陆续迁来。

二、石牛

在泱沟村东的汀河水中心,离三岔河口约500米有一块天然形成的石头,高近3米,形状似牛,头朝西北,尾巴偏东南,取名石牛。传说石牛背上曾有一对鸽子长期定居。沭河发大水时,河水上溢,随着水涨石牛也涨,水总是淹没不了牛背。以后被南蛮子发现是一股脉气所致,于是就千方百计破坏。他们利用夜晚,神不知鬼不觉用网把鸽子套走了。自此,石牛再也不随水而涨了,渐渐地风化脱落。直到1967年,被人用炸药炸坏。

石牛前有一深渊,往南约50米,有一个小石牛,高约一米半,名曰石牛犊。1926年春天,村子筑围墙时,用炸药炸碎了,碎石块用来做墙基石。自此,石牛犊不存在了。

三、巩家胡同的响声与奇事

泱沟村东头偏后有条南北狭长的胡同,胡同内住着巩姓人家,故曰“巩家胡同”,胡同南头镶着窄窄的哨门。

几百年来,每逢夜静更深,胡同内就会发出“咕咚咕咚……”的响声,节律均匀,不快不慢,南北游走于约40米的路段中。胆量小的,特别是妇女,听到声音就不敢出门。过往的村民闻到响声也都绕道而行。有胆子大的青壮年男子想看个究竟,他们就躲在门楼子底下,等到“咕咚咕咚……”的响声游走到跟前时,一跃蹦到响声的中心,却什么东西也没有发现,响声随即消失了。再过一会儿,胡同里恢复清静时,“咕咚”的声音又响起来……

“咕咚”的响声闹得人心惶惶,以致胡同内人丁稀疏,有好几家乏嗣无人了。在胡同下头的东边,住着一户刘姓人家,此人高高的个儿,外号“高腿公公”。清同治年间,还是儿女双全,一大家子人口。到了光绪末年,却只剩一个孤老头儿,过世后,只好由本族的一个孙子继承香火。

巩家胡同南头,大街南旁住着一户刘姓人家,主人称“三公公”,为人温文尔雅,和蔼可亲,经常施舍济人,乡邻都很尊重他。他一生以教学为业,兼习医术,擅长儿科,精通经史子集,并写得一手好字,人送外号“三先生”。

按当地风俗,正月初五是道口神仙庙庙会日,周围数十村庄的群众都来赶庙会、观香火。泱沟村村民每年都打着锣鼓,吹着唢呐,拿着五颜六色的纸草到道口参加庙会。这些纸草都是巩家纸匠制作的,而且都由“三先生”来题字标名。

1932年正月初五,“三先生”吃过早饭,拿着“胡杨京水”小楷毛笔,匆匆向巩纸匠家走去。刚刚迈进哨门门槛一步,他突然看到正北来了两位阎罗判官,与古装戏剧中扮演得一模一样,他们打着旗幡,旗幡上写着“阎春、阎秋召请‘三先生’”。

“三先生”大吃一惊,转身跑回了家,不一会儿,胸闷疼痛难忍。第二天凌晨鸡刚啼鸣,他的侄子刘同仁牵着毛驴到沂河西岸去请名医丁先生,在乘船过河时掉到了冰窟窿里,差点殒命。

“三先生”的心绞痛越来越厉害,名医请来了五六位,还请来了降妖治邪大师,作法禳灾,怎奈病入膏肓。正月初八凌晨,德高望重的“三先生”一命呜呼,虚岁五十。

几百年来,人们总以为是鬼神作祟,请来了多位治邪大师与风水先生。治邪大师作法术、写符咒、下震物来祛邪降妖禳灾,但都无济于事。风水先生说这地方有块风水宝地,用罗盘测定,却总找不到穴眼在哪儿。

抗日战争爆发后,人们到处躲鬼子。1943年春天的一个晚上,刘同德老汉在原来“高腿公公”的宅院内挖坑掩埋东西时,突然挖到了一个大泥团,像两个大陶碗扣在一起,呈黄黑色,泥团土质细腻,质韧特硬。他用铁锨铲开时,只见泥团内盛着清澈透明的水,有两只小鱼在水中游动,尾巴一摇不见了。从此,胡同内“咕咚”的声音消失了。

四、节孝碑

在泱沟村前,南北大路与东西大路交叉路口的东南角,有一座节孝碑。碑高约3米余,碑顶部正当中镌刻“圣旨”二字。“圣旨”两边是龙头。“圣旨”与龙头下方是碑身,碑文镌刻“冰清玉洁”。立碑时间为清咸丰九年。

该碑是本村朱姓人家所立。这户朱姓人家,家有良田300余亩。有一子7岁入塾,极有天资,一表人才,但天不假年,16岁夭折,已经定了亲事还没拜堂呢!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经双方父母商定,那位年轻美貌的姑娘,抱着未婚夫的灵牌进了婆家门。那位年轻夫人自从进了婆家门,孝敬公婆,团结邻居,心灵手巧,安分守己,说话、办事小心谨慎,与男子往来把握一定距离,从不正面接触,十分讨人喜欢,做到了一个妇道的贤良。

到了60多岁,经州县上报材料,咸丰皇帝御批,立节孝碑以示表彰。故碑顶镌刻“圣旨”二字,两边镶有龙头。到了70多岁,这位一生贤良的老妇人过世了,过继了侄儿戴孝送终。

节孝碑立在大路旁,过往的行人走到碑前,都会行礼叩拜。每年的除夕日与大年初一,本村及周围村庄的善男信女,自发地带着纸香供品,来到碑前化纸祭奠。还有许多体弱多病的患儿,父母领着来到碑前拜碑碣为干娘,祈祷许愿早日康复长大成人。

1947年春,这里搞土改复查,到处砸庙拉神,节孝碑被民兵拉倒,碑身砸碎了,碑座还在原处。碑头带有“圣旨”的龙头部分,被丢弃在一小汪沿的西侧。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收工时,社员们都愿蹲在这块青石上洗手洗脸解暑气。1966年“破四旧”时,碑座也不见了。

刘金田 整理

( 编辑: 全逸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