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轶事 | 杨柳店往事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5-21 阅读次数: 15813


图文无关。

图文无关。

一、杨柳店考

莒南县杨柳店地处两河之间,每逢河水泛滥,就会给田地带来了一层厚厚的淤泥。因此,这里水深土厚,民风淳朴。千百年来,人们在此垦殖拓荒,麦豆高产。但由于水患频繁,房屋常会坍塌,人们只好迁移他乡。前边的人迁走了,后边的人看到这里肥田沃土,环境宜人,又来此定居。

杨柳店即今北集原名。据古代文献记载:明代,莒州分五乡,乡领社。北集属延宾乡,许口社。清代莒州由五乡分二十牌,二百零八社。北集属延宾乡,朱芳牌。牌领社,许口社。解放前属莒县七区,许口镇,北集庄。抗日战争后期属莒临边县,许口区。解放后属许口公社,北集大队。1984年属道口乡,北集村。

根据西许口、石莲子、道口、砖疃等村《刘氏族谱》及大巩家、泱沟等村《巩氏族谱》记载:北集在明代叫杨柳店。该村位于石莲子东南5公里。村东紧靠沭河,村西不远处是汀河。沭河与汀河在这里东西相距约800米。

河两边有大片茂密挺拔的杨树与柳树,自明代这里就逢五排十为集市日,又是交通要道,村民开设村坊旅店,故名杨柳店。

杨柳店村南是当时沂水(今沂南)去青口推盐的交通大道,大路北边逢集,过往的商贾行人习惯称杨柳店为北集。日久年深,北集之名逐渐取代杨柳店。

杨柳店地处两河之间,每逢河水泛滥,就会给田地带来了一层厚厚的淤泥。因此,这里水深土厚,民风淳朴。千百年来,人们在此垦殖拓荒,麦豆高产。但由于水患频繁,房屋常会坍塌,人们只好迁移他乡。前边的人迁走了,后边的人看到这里肥田沃土,环境宜人,又来此定居。

明万历年间,贾、刘、王三氏在杨柳店结拜定居。“贾刘王,一个娘”,在当地成为千古佳话。据地方志、诸多谱牒记载,明末清初,有巩、刘、陈、严等姓氏定居。巩氏住村后,刘氏住村前,其他姓氏人口较少,和睦相处,人丁兴旺,土厚民丰,又有集市,成为一处较有名的村落。

据《莒州·自然灾害大事记》载:“清顺治五年(1648年)大水;顺治十六年(1659年)大水。”

《重修莒志·大事记》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月二十二日,沭河大水,河中见有海鱼。为躲避水患带来的严重损失,巩氏搬迁到三巩庙、泱沟、马坡等村定居。”

《莒州志》载:“清雍正八年(1730年),自五月初阴雨连绵达四十余日,至六月十九,大雨如注,七昼夜未止。二十四日洪水横溢。东起屋楼崮下,西至浮丘山脚。城郊平原尽成汪洋……灾后粗查淹死人丁在册者六千口。洪流卷去者难记其数。”

杨柳店地势较低,在这场大灾中,房屋全部坍塌,草棒等日用物资随水而去。河床向西塌陷了三百步。幸亏村西有一大沙墩,人员才幸免于难。

大水过后,满目疮痍,一片萧条景象。考虑让后世子孙不再遭受水患,选择较高地带另建村落。当时刘氏已发展到30余户人家,除两户无力搬迁,仍在原地居住,其他30户搬迁到西许口另建村盖房,少部分搬迁到泱沟村定居。杨柳店只剩不足10户人家无力搬迁,原址离河流近在咫尺,只好逐步向西南方向转移盖房。

二、举子碑

在杨柳店村西(今北集村后)有一块墓碑,高约一米,墓碑上方镌刻“亲友痛恭碑”,日期是大明万历四十八年五月初三。

据文献记载,明代科举,举子们需南京赶考,北京会试。也就是说,先在南京考试完成3篇文章后,再到北京会试,再经殿试钦点状元。不言而喻,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既没有客车,又没有火车,只好步行到北京。

明万历四十八年(1619年)初夏,一刘姓举子在南京赶考交上卷纸后,与其他参加考试的举子们同到北京参加会试,走到杨柳店时,身染大病一命呜呼。同路赶考的举子们,痛哭流涕,悲伤欲绝。

杨柳店村民刘廷松、刘尚仁等怜悯而痛惜,刘廷松与同行的举子们商量决定召集村民义捐,出资为病亡的举子下葬,墓地就选在杨柳店村西,并立一碑“亲友痛恭碑”,在刘氏祠堂西边埋葬。

举子碑至今仍立在茔前,历经四百年的风化雨淋,由于石头质量较差,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据东许口杜文九、新庄李世泽、北集刘同春、大白崖寇风柱等介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们曾对举子碑拓片,当时字迹尚可辨认,举子名刘永彪,河南籍人氏。举子碑下方落款有12人,前边的刘廷松、刘尚仁、巩某、陈某,是杨柳店的村民,是立举子碑的担保人,下方的人名是一起参加考试的举子。

三、杨柳店集市的变迁

据《刘氏族谱》《巩氏族谱》记载:杨柳店早在明代逢五排十是集市日。到清雍正八年,发展到近40户人家,以刘氏为主体。该村土地肥沃,粮食高产,又有集市贸易,算是经济较繁荣的较大村落。

雍正八年,因水患有30户刘姓村民搬迁到西许口,少部分搬迁到泱沟村定居。杨柳店只剩不足10户人家,大多是清贫之家。刘氏人多势众,决定把集市带到西许口,剩下的几户人家虽然势单力薄,但说什么也不让搬走,最后双方大打出手,打斗中,杨柳店一村民被打死。按照大清律例,打死人是要偿命的,众人都害怕了,庄长、地方马上汇报莒州。

莒州知州大人李方膺来现场察看办案,通过明察暗访,了解到事故的根源是因为争夺集市而起,集市原在杨柳店,因四分之三的人口搬迁到西许口,想把集市带走也是合情合理之事。最后李知州作出结论,向刘福生等当事人问道:“你们是带走集市,还是偿命?”

“回大老爷话,带走集市与偿命是什么意思?”刘福生问道。

李大人答道:“如果把集市带走,必须偿命。如果集市不要了,叫他们抬口棺材把死者埋了就算罢休。”

最后双方通过商量,达成一致:集市带走一半,即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杨柳店逢集;每月的初十、二十、三十西许口逢集。西许口刘姓抬了一口四寸棺木把死者埋葬,所有的费用由西许口刘姓支付。

就这样,杨柳店集市逢五,西许口逢十,一直延续了170多年。

当时的东许口村落规模较小,最早的居民有许、时、崔等姓氏。沭河在东许口村东南角有一个急拐弯,每逢汛期,沭河南岸的肥田沃土大片塌陷河中,然而在河水北岸却淤积出大片的土地,新土地由细沙细土组成,生长出一层接骨草,土地肥沃,庄稼茂盛,粮食年年高产。但是种粮户手中没有地契文书,心里总觉得不踏实。

当时大店镇庄氏在沭河两岸大量购买土地,这些种粮户就趁此机会把土地卖给了庄氏。清咸丰、同治年间,捻军与清军在本地作战,房屋尽焚,人们痛苦不堪,更加快了村民卖地的步伐。十几年工夫,东许口的土地几乎被大店庄氏“敦善堂”“松柏堂”“强忍堂”购光。

大店庄氏从其他村落招来许多佃户为其耕种,如:杜、康、钮、来、郭等姓氏都是当时的佃户。庄氏还在东许口开设商号,如“三益合”“同德合”“虔益丰”等,经营酒店、油坊、药铺、酱园、杂货铺等。东许口地处大店去临沂、沂南去青口的交通要道,因此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商号的掌柜们找杨柳店的市场管理人员(当时称集头)多次商量,把集市搬迁到东许口。条件是:集市虽然在东许口逢,市场管理权永远归杨柳店“集头”所有。经庄长、地方反复斡旋,“集头”最终点头同意。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杨柳店的集市搬迁到东许口,商号出资唱了好几天大戏。由于交通便利,物流便捷,商号货物齐全,商贾云集而来,东许口更加繁华昌盛。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每年的三月二十五日与十一月初五定为东许口山会日。集市搬走了,人们普遍把杨柳店村称为“旧北集”,后演变为北集,杨柳店村名逐渐被遗忘。从此,东许口集市逢五,西许口逢十。人们习惯称东许口为东街,西许口为西街。1941年,日本鬼子在赫家岭建据点,盖炮楼。在鬼子汉奸的强制下,年底,东许口、西许口、道口的集市全部搬迁到赫家岭,老百姓称之为“汉奸集”。直至1943年底,集市又回到原址。1970年,天下逢同一个集,即都是每月的五、十逢集。西许口的集市,也搬迁到东许口。自此,西许口无集市。

刘玉增 刘乐春 口述

刘金田 整理

( 编辑: 全逸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