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人·百事|郭淑菊: 沂蒙水利建设中的“巾帼英模”

临报融媒 2021-06-30 阅读次数: 8966

年轻时的郭淑菊

沂蒙水利建设展览馆内再现了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整山治水的壮阔画卷

沂蒙水利建设展览馆位于临沂市河东区皇山路与滨河东路交会处,坐落于沂河河畔、皇山东夷文化旅游区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展馆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3500平方米,于201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并于2020年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馆内集中展现了沂蒙地区水利建设的辉煌成就。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老区始终昂扬着一种革命的激情、一种磅礴的朝气、一种奋进的精神。正是这种激情、朝气和精神,激励鼓舞着沂蒙广大党员干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在沂蒙水利建设展览馆里,在沂蒙水利建设中涌现出无数的先模人物,郭淑菊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8岁的她成为“刘胡兰队”队长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农田水利建设掀起高潮,沂蒙人民斗志昂扬,顶风冒雪,日夜奋战,身背肩扛,创造出了美丽的“沂蒙母亲湖”——跋山水库。在修建水库的过程中,十里河滩涌现出一位“女模范”——郭淑菊。她带领“刘胡兰队”100余位青年妇女,在水库建设过程中战天斗地、奋勇争先、模范引领,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她就是“刘胡兰队”队长、首届“沂蒙水利奖章”获得者郭淑菊。

1941年6月,郭淑菊出生在沂水县许家湖镇十里铺村。自幼受到深厚革命传统教育的郭淑菊,事事以刘胡兰为榜样,立志做一名勇敢的新青年。1958年,从开春突击积肥、扫盲识字、农田水利建设、植树造林,17岁的郭淑菊样样工作都不甘落后,多次成为争先标兵。

时光来到了1959年。这一年,秋收刚结束,沂水县委就发出号召,召集全县主要劳动力赴跋山建跋山水库。郭淑菊闻讯后第一个报名参加,十里公社总共有1600多名民工报名,其中青年妇女就有100余人。十里民工团领导决定把这100余名青年妇女集中组队,并把历来表现出色的郭淑菊委任队长,队名就采用郭淑菊的建议,以刘胡兰为名,在锣鼓声中,“刘胡兰队”就这样诞生了。

喝完一茶缸白酒带头跳进冰水

据沂蒙水利建设展览馆记录,“刘胡兰队”在进入跋山水库后,第一场硬仗就是下水清基,而清基的难点是基槽深、水流急,许多女青年看到艰苦的环境后被吓哭了。郭淑菊发现后,用铿锵有力的语气鼓劲:“不要忘记我们是‘刘胡兰队’,刘胡兰同志在敌人铡刀面前,眼睛都不眨一下,下水清基总没有铡刀吓人吧。”

这时的郭淑菊时时以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实干在前,休息在后。在老龙潭清基时候,北风呼号、雪花飞舞,为了水中作业驱寒,基槽坑沿上摆了好几茶缸白酒,郭淑菊端起满满一茶缸白酒,大声说:“喝酒,看我的,清砂,看我的。”为带头示范,郭淑菊挽起裤腿,穿上深筒胶鞋,扛起钩子锨,大声呼喊着:“下水,看我的。”随后扑通一声跳到冰冷的河水里去了。在她的带领下,“刘胡兰队”全体队员没一个害怕的,纷纷跳进河水里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清基回填任务完成后,工程转入上土筑坝。郭淑菊所在的“刘胡兰队”迅速加入到由5万余人组成的运土大军中。与此同时,为加快上土进度、提高工效,施工指挥部广泛开展了“挑应战,打擂台”活动。郭淑菊带领的“刘胡兰队”自然不甘落后,随即铆足了劲头向10多个英雄连队发起挑战,在你追我赶中,工效天天攀升。

“刘胡兰队”在260米运距上,人均完成运土8立方米,超过了省定额的3倍,郭淑菊本人更是带头完成了12.8立方米。工地擂台上升起了冠军红旗,上面写着“刘胡兰队”和郭淑菊的名字,她们用自身行动证明了对党的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对理想的追求。

1960年2月,跋山水库工地党委决定发展推荐一批优秀的工人“火线入党”。当时大约有200名工人递交了入党申请,郭淑菊也是其中之一。最终经过民主推荐和选举,郭淑菊和“刘胡兰队”5名队友脱颖而出,被推荐发展入党,这个比例在当时全工地所有554个连队中是最高的,“刘胡兰队”以无可争辩的模范行为,赢得了群众拥护,赢得了党组织的信任。

“我们只不过是多推了几车土”

作为在水利建设热潮中涌现出来的一个典型、一面旗帜,当时的跋山水库工地党委用各种形式宣扬郭淑菊和“刘胡兰队”先进事迹。1960年3月,郭淑菊的“刘胡兰队”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集体”称号,这是沂水县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妇女工作获得的最高荣誉。同年5月,跋山水库工程刚竣工不久,中国水利电力部和全国水利总工会授予跋山水库施工指挥部和“刘胡兰队”先进单位称号,郭淑菊代表“刘胡兰队”参加大会并领奖旗,这是当时临沂地区、沂水县获得的最高荣誉。

对于组织上给予的奖励和荣誉,郭淑菊不止一次表示:“我们推土的地方,有个葛庄烈士陵地,里面埋葬着几十名葛庄战役牺牲的八路军烈士,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和模范,比起那些烈士,我们只不过是多推了几车土,实在不值得表扬。”

据郭淑菊的儿子崔明回忆,母亲生前从来没有在儿孙面前炫耀过自己的功劳成绩,而是时常教导儿孙们要多感恩国家、感恩社会,要吃苦在前、勇于奉献。每当儿孙抱怨工作累或者学习苦,都会遭到她老人家的严厉批评。直到2012年3月病逝时,她还叮嘱后人要多奉献、少索取。

立足新时代,作为沂蒙党性教育基地重要组成部分,沂蒙水利建设展览馆在深入总结沂蒙水利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呈现沂蒙人民开拓进取、发奋图强的精神风貌,在回望先辈们整山治水、改造山河的艰辛历程中不断彰显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贵品质,在展示新时期沂蒙精神的深刻内涵中不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续写传奇、续航梦想。

临报融媒记者江岩

( 编辑: 范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