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作者王筠来临沂 现场谈沂蒙情结

临报融媒 2022-03-08 阅读次数: 10937

《长津湖》作者王筠来临沂

现场谈沂蒙情结 小说中融入多种沂蒙元素

在临沂客户端3月7日讯
“我18岁就来沂蒙山,在这里工作生活了20多个年头,我对沂蒙山有很深厚的感情,这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也把很多沂蒙元素融入《长津湖》小说里。”5日,长篇小说《长津湖》作者、著名军旅作家王筠来到临沂,举行《书写一个民族站起来的灵魂》专题讲座,现场向读者解读《长津湖》小说中的沂蒙情结。

王筠系原济南军区政治部创作室专业作家,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创作了包括《长津湖》《交响乐》《阿里郎》在内的抗美援朝长篇小说系列。小说《长津湖》以抗美援朝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集作者二十年研究抗美援朝的成果和对长津湖战役幸存将士的采访,以气势恢宏的笔调全景式再现了这场惊天动地、艰苦卓绝的战争。小说出版后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等奖项。

据了解,王筠18岁入伍来临沂,断断续续在临沂工作生活了26年,和沂蒙老区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渊源。曾经先后担任临沂驻军136师政治部宣传科干事,临沂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干事、科长,沂南县人武部政委等职务。

“请问王筠老师,为了创作《长津湖》,您都做了哪些工作?”“王老师,我们经历了那么多战役,您为何选取了长津湖战役来进行创作?”……活动现场,读者们与王筠热烈互动,在王筠精彩的回答中,大家仿佛回到了70年前那个冰天雪地的战场,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们面对枪林弹雨、狂轰滥炸时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也同样感受到了作者在搜寻历史,走访老兵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震撼。

相关链接:

小说和电影表现形式不同 但都是对民族精神的回望

“信仰犹如一盏指路的明灯,照耀着我们的归乡之路。”《长津湖》的扉页上如是写道。

长篇小说《长津湖》是王筠创作于2011年的一部作品。在创作之前,他已经有了10多年抗美援朝战争史的研究经历,走访了为数众多的亲历者。“当老兵们将冻残截肢的空空的裤管松开时,当伤痕累累、瘦削的胸膛裸露在我眼前时,当他们回忆起长眠于异国他乡的战友泪流满面时,我受到了强烈震撼。”王筠感慨,刻骨铭心的寒冷、坚不可摧的意志、温暖人心的情感,是先辈们最为真实的昨天。缺少了这些,长津湖那个地方,他们可能一天也待不住,更别说与“武装到牙齿”的敌军作战了。经过酝酿,王筠决定把长津湖的故事讲出来。

由于有沂蒙山工作生活的经历,王筠在人物刻画和情节设置上都融入了很多沂蒙元素。他举例说,孙友壮和李桂兰都设定为沂蒙山人,一言一行展现出沂蒙人的性格特征。再比如《沂蒙山小调》在小说中也有体现——“战斗中,孙友壮失去了一条腿,他心里难过,因为以后再也不能端着机枪冲锋陷阵了,回老家也种不了地了。李桂兰为孙友壮输血以报答曾经的救命之恩,还为他唱起家乡的《沂蒙山小调》。在天寒地冻的长津湖,李桂兰的歌声婉转明丽、韵味十足,好像不只是从她身体里发出的声音,而像是长津湖畔的风鸣,是沂蒙山老家牵牛花朵的开放。歌声穿越风寒雪冷的长津湖,把孙友壮带回到遥远的、亲近的沂蒙山,让失去一条腿的大个子机枪班长的心里亮堂起来,好过起来。孙友壮从来都不知道李桂兰能哼唱出如此这般的沂蒙山小调来。”

最后,王筠还向临报融媒记者阐述,关于长津湖战役的小说也罢,电影也罢,二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但都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回望,有利于后人不断重新认识历史、深入挖掘历史、激活历史,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如何有力地书写民族精神、时代精神,讲出中国故事,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临报融媒记者 付茜

( 编辑: 吕金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