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立遗嘱行列

央视新闻 2022-03-23 阅读次数: 5842

曾经,从传统观念出发,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死”和遗嘱都是需要避讳的话题,但如今,情况已有所不同。

3月21日,中华遗嘱库正式发布《2021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全方位对遗嘱大数据进行解读。经过对已经入库的22万余份遗嘱进行分析,折射出生命价值观之变。从数据上看,遗嘱人不断趋向年轻化。随着数据的披露,“‘00后’开始立遗嘱了”“怎么看待年轻人立遗嘱”等话题相继登上热搜。

把“死亡”纳入人生规划

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立遗嘱行列

近年来,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的群体中,已经出现不少年轻人的身影,且每年呈现增长趋势。

新版白皮书对已经入库的22万余份遗嘱进行了不同维度分析对比,截至2021年底,“90后”立遗嘱总人数达到1204人,比2020年增长了80%。白皮书还首次公布了“00后”遗嘱数据。数据显示,2020-2021年的立遗嘱人群中,“00后”一共有223人,近一年增长了14.42%。

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同的是,“90后”“00后”的遗嘱中处理财产表现更为丰富,“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特征:支付宝、微信、QQ、游戏账号等“虚拟财产”是“00后”“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让多年积攒下来的“虚拟财产”有一个完美落处,无可厚非。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人以立遗嘱的方式来解决“虚拟财产”的继承问题。

截至2021年底,“80后”在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一共有1986名。“80后”的遗嘱保管数量从2017年的73份,上涨至2021年的982份,五年间增长近13倍。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表示,立遗嘱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说明社会观念在不断改变,从谈“遗嘱”色变,到“00”后立遗嘱成为一种现象,立遗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如果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太遗憾”

“三十而立”遗嘱是为何?

年轻人订立遗嘱的原因有很多,白皮书数据显示,超过一半人会认为:“无法确定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如果什么都没说就走了太遗憾。”

一起来看看,他们立遗嘱的理由:“万一出了意外,可以避免孩子开各种证明”“确保银行卡里的钱家人能取出”“直面生与死,你才能更好地生活”……

据中华遗嘱库的案例,年仅21岁的王先生是“00后”立遗嘱人群的其中之一,他在2021年自己生日那天立下了遗嘱。他表示,此前看到一个新闻说丈夫去世了,妻子挨个银行去查询丈夫是否还有存款。王先生担心要是某天突发意外,那么卡里的钱到底该怎么办呢?因此,他重新审视了自己的生活,用立遗嘱的方式,确保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在自己某天突然去世的情况下,可以及时被家人取出来。

“立遗嘱不是消极,也不是终点,而是驱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生命的有限,进而用有限的生命去努力探索无限的未来。”另一位遗嘱库受访者表示。

在陈凯看来,这种对生死态度的转变,恰恰是一种理性的态度。或许它不意味着人们对于死亡没有了焦虑和恐惧,而是他们在订立遗嘱的过程中,重新审视了过往和未来的人生。

遗嘱不仅是物质继承更是精神表达

“微信遗嘱”越来越受欢迎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华遗嘱库上线“微信遗嘱”小程序留言功能,越来越多人选择在网上写下微信遗嘱,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华遗嘱库一共收到8万多份微信遗嘱。

数据显示,留下微信遗嘱的人群中,大多数是年轻人群体,他们的年龄集中在20—30岁之间,其次是20岁以下的人群,该人群中有不少是在读学生。微信遗嘱颇受年轻人青睐,说明了年轻人对遗嘱并不抗拒、反感,反而愿意接受。

在新一代年轻人眼里,遗嘱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不祥和悲伤,而是承载着他们对家人深深爱意的信笺,把他们的情感长久地延续下去……分析发现,年轻人群体留下的微信遗嘱中,所表达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向现任、前任、暗恋对象表白的,有向闺蜜好友倾诉的、也有向父母倾诉的等等,反映出了当代年轻人对美好、纯真感情的向往。

据了解,“微信遗嘱”就是用户通过小程序留言,表达对未来的安排和对亲人的嘱托,可以选择投送时间发送给指定的人,主要是表达对家人的叮咛、嘱托和祝福等情感,并非法律意义上的遗嘱。

我国遗嘱普及率仍然处于低水平

理性对待更需配套环节

“人生的剧本”充满了各种可能性,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特别是经此一“疫”,让不少年轻人更能坦然面对生与死的辩证关系,活着就要去珍惜、去奋斗,不要等到意外发生时,才去追问生命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更多年轻人愿意立遗嘱,提前“谋划”未来,思考对他人的责任,无疑是一种进步。

我们看到,面对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立遗嘱行列,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普通网友,既没有横加阻止,也没有冷嘲热讽,而多是给予理解与宽容,这也是社会更加文明与进步的体现。

事实上,中国的遗嘱普及率仍然处于低水平,白皮书给出的数据是“立遗嘱比例不足5%”。受访学者、法律人士对此呼吁,应在社会层面提倡“正面、积极”的遗嘱观,突破不必要的传统观念桎梏,让更多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财产。

回归遗嘱本身,相应的公共服务、政策法规更需要与时俱进。法律人士建议,应将立遗嘱纳入政府公共服务,例如组合中华遗嘱库、公证处、司法行政部门等,共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全覆盖、全领域、全体系的继承服务体系。

综合中国日报网、央视新闻、中国青年报、海报新闻等

( 编辑: 张彩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