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读者马金岭与《沂蒙晚报》共同走过的日子

临报融媒 2022-07-06 阅读次数: 5761

马金岭在翻看自己收集的《沂蒙晚报》。

在老读者马金岭的家中,电视柜、茶几和沙发上,整齐地摆放着收集的报纸。茶几上,摆放着老花镜和当天的《沂蒙晚报》。今年,是《沂蒙晚报》创刊20周年,也是老读者马金岭与《沂蒙晚报》相伴的20年。20年,时光荏苒,一位读者,一份报纸,在如水的光阴中共同走过。近日,记者来到马金岭家中,听他讲述与《沂蒙晚报》的故事。

他是《沂蒙晚报》的金牌读者

“当天的晚会现场,有鲜花,有掌声,有朗诵、歌曲、舞蹈等节目,声势宏大。当时,我和其他金牌读者一起,坐在贵宾区,离舞台特别近,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场面……”在老读者马金岭家中,他拿出自己珍藏的《沂蒙晚报》创刊12周年活动的报纸,陷入了回忆。

2014年,《沂蒙晚报》创刊12周年。当时发起的创刊12周年全城寻找12位金牌读者活动中,集报大家马金岭因为将《沂蒙晚报》当作自己挚爱,被评为12位金牌读者之一。

《沂蒙晚报》创刊12周年时,马金岭被评为金牌读者。他从一名读者,变身《沂蒙晚报》的“代言人”。

而当年举办的《沂蒙晚报》创刊12周年晚会,在马金岭的记忆中,那是他80年人生中的“高光”时刻。

“坐在贵宾席,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感受到《沂蒙晚报》的办报人对读者至上这一办报理念的践行。晚会现场,给了读者们‘金牌’一样的待遇。”马金岭说,当天晚上,12名金牌读者上台领取《沂蒙晚报》金牌读者证书。时隔8年,回忆起当时上台领奖的情形,马金岭依旧很兴奋很激动。

从2014年开始,马金岭从《沂蒙晚报》的读者,成了《沂蒙晚报》的“代言人”。

“我是从2014年被评为金牌读者后,感觉与《沂蒙晚报》的关系更近了,也是那时候开始真正的下功夫集报,开始动笔整理有可读性、有价值的专题报道。”马金岭说,咱得对得住金牌读者这个称号。

在收藏《沂蒙晚报》的过程中,马金岭逐渐与外地的报友建立起联系,他经常同各地的报友互换报纸。“当时,《沂蒙晚报》在全国各地报友眼中是一张‘名牌’,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特别受欢迎。很多报友写信来要。”马金岭说,这些年,北京、上海、深圳、云南等全国各地的报友,都收到了他寄过去的《沂蒙晚报》。

《沂蒙晚报》就像一道架在马金岭和报友之间的桥梁,联通了天南海北。随着看报、集报时间的增加,马金岭的视野也渐渐开阔。从《沂蒙晚报》到其他各个地市的报纸,马金岭一步一步开始涉猎。在临沂,通过报纸放眼全国。

每一天都与《沂蒙晚报》相见

2002年9月20日,《沂蒙晚报》应运而生;秉承报道平常人,为民鼓掌与呼吁……在《沂蒙晚报》创刊20周年之际,马金岭写了一首打油诗,来表达自己与晚报20年的情谊。

马金岭是个地地道道的报迷,尤其对《沂蒙晚报》着迷。2002年,马金岭退休后闲着无聊,喜欢上了收藏各种报纸,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从报纸上裁剪下来,粘贴成册,看着特别有成就感。“我热爱这项活动,我认为报纸的收藏和实用价值甚至等同于‘百科全书’。”

马金岭在阅读《沂蒙晚报》。

自从有了《沂蒙晚报》,马金岭集报的热情就主要转移到了《沂蒙晚报》上。在马金岭家的客厅,整齐地摆放着收集的报纸,一摞一摞。除了报纸原件,马金岭还将专题报道收集了很多册。

“我退休后的每一天,都与《沂蒙晚报》相见,它丰富了我空闲的退休生活。”马金岭说,这是咱临沂人自己的报纸,说的都是咱临沂老百姓自己的事,拿在手里感觉特别亲切。

与此同时,马金岭每年都会参加《沂蒙晚报》举办的活动。2015年到2020年之间多次年度汉字(热词)评选活动;《沂蒙晚报》组织的“夕阳红”老年读者活动以及“沂蒙晚报夕阳红笔友会”等,都有马金岭的身影。

2017年是《沂蒙晚报》创刊15周年,马金岭用了10余天时间,从自己收集的《沂蒙晚报》中,找到15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报纸版面,彩印了近20张《沂蒙晚报》图文,集锦成册,作为《沂蒙晚报》15周年的生日礼物。

《沂蒙晚报》每一个有纪念意义的节点,马金岭都不曾忘记。“《沂蒙晚报》是老友,领我走上读报之路,集报之路,使我的退休生活丰富多彩。从这张报纸上,看到了临沂的发展变迁。20年间,我们都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马金岭说,希望《沂蒙晚报》在下一个20年取得更大的成就。

临报融媒记者 郇恒雪 实习生 徐爱玉

( 编辑: 张彩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