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起学理论•一线调研|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临报融媒 2022-10-19 阅读次数: 609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元素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如何发掘好利用好文化资源,尤其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已成为各地争相研究和实践的时代课题。

兰山区是临沂市的中心城区、核心标志区,文化底蕴深厚,汉晋文化、孝悌文化、书圣文化、红色文化、商贸文化、乡土文化等交织构成了独特文化魅力,振兴乡村的文化基础好、资源足、优势多。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以及有关职能部门、单位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乡村文明新风焕发洋溢,乡村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乡村文化设施逐渐改善,乡村文化产业势头正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农家书屋、木文化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田园综合体、工(农)业旅游示范点、秧歌大赛、桃花节、孝文化节等不断涌现。但是,从我们“首善之区”的定位来看,从文化振兴对乡村振兴的支撑力来看,与我们的文化底蕴相比,与兄弟县区的发展质速相比,总体上还存在着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利用力度不强深度不够、知名文化品牌数量不足效益不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配比不均效果不佳、乡村文化产业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等主要问题。对此,区文旅部门应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在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探索改变现状、突破突围的有效路径,加强全局谋划、系统推进,抓好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双向发力,激发乡村文化振兴新动能。

(一)托清底子重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首要前提是摸清楚搞明白兰山这片土地所孕育和凝聚起来的源远流长的独特文化基因和文化禀赋是什么。一是从打造历史文化名城视角,深挖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特质。深入开展文化资源、文物资源、旅游资源普查,加强文旅资源数据库管理,分级分类进行保护开发。通过学术和民间两个渠道,系统化梳理传统历史文化资源,雅俗共赏与老少皆宜相结合,编辑出版或创作推出系列文化丛书画集、文艺舞台剧目、影视动漫作品、融媒宣传品等,重点围绕“兰山十大文化符号”创新打造以孝文化、书法文化、兵学文化、红色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亮点、文化名片、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让“大而化之”的文化变得“具象生动”,做到有文字、有故事、有声音、有图像、有舞台、有节目、有载体、有受众,强化科普教育和宣传推广,走入寻常百姓家,提升“文化兰山”核心辨识度和品牌影响力,增强本地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让羲之故里、王祥卧鲤、鄅国古城遗址、银雀山汉墓竹简、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商城兰山等宝贵文化财富成为吸引外界认识兰山、走进兰山的“文化软实力”,让“文化自信”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推动兰山发展的力量源泉。二是从乡村文化保护传承视角,深入推进乡村记忆工程。树牢“留住传统、记住乡愁”理念,结合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地毯式整理挖掘辖区内乡土文化资源,特别是历史名人名事、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乡贤文化、旧民宅、名木古树、文化遗产等,充分发挥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做好就地取材、文史渗融,加强开发性保护、还原式保护,力求“一镇一特色、一村一品牌”,集乡村文旅规划、党史村史、民俗民情、望族家谱、非遗项目等于一体,建成一批镇街历史文化展示室、乡村民俗展览馆,打造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红色文化特色村、景区化旅游村,构建乡村文化展示网络体系,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

(二)健全机制强保障。增强乡村振兴的文化软实力,保护好、传承好、开发好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制度硬保障。遵循“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总体思路,建立健全带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效性的组织领导机制、工作运行机制、人才引进机制、市场激励机制等,确保乡村文化振兴工作有统筹规划、有资金投入、有阵地队伍、有基础保障、有活力实效。一是党委政府统领统筹。实施“一把手”工程,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农民合力多元共建乡村文化阵地新模式,健全文化保护传承政策体系,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预算增长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职能部门协同协力。深入研究、综合利用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文化惠民助农措施,组织开展好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创造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良好局面。三是社会力量共建共享。注重引导退休返乡的政府官员、德高望重的基层干部、耕读故土的贤人志士、反哺桑梓的业界精英等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发挥建言献策、出钱出力作用。积极发展公办、社会筹资、民办公助等文化产业新格局,引导国有企业和民营资本参与其中,既使乡村文化建设有动力,又使企业多元发展有活力。四是乡村居民自办自营。鼓励和扶持农民自筹经费、自办文化、自管自营,兴办建立农村图书室、农村休闲室、文化大院、各类文艺演出团队等文化新载体,做好自己事,影响身边人,提升乡村文化素质和精神风貌。

(三)培育骨干壮队伍。推进乡村文化人才培育工程,建设锻造一支扎根基层、冲在一线、服务农民的文化骨干“主力军”,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一是加强基层文化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加强全区文旅系统知识储备和知识更新,开展一系列大学习大调研大练兵活动,及时把握政策动向,了解行业动态,聚焦发展热点。加强乡镇文化站专业人员培训,提高阵地管理和活动开展能力,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纳各领域人才到基层文化机构任职,逐步解决兼职居多、年龄结构老化、专业水平偏低问题。推动省(市、区)级剧团、文化馆下乡“传帮带”,帮助乡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和文艺骨干掌握文化知识、增进艺术技能和服务水平。分类分批次培训农家书屋管理员、公益电影放映员、非遗传承人、庄户剧团业务骨干等各类乡村文化人才,每年度不少于500人次。二是注重培养本土文艺人才。充分尊重农民在文化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挖掘培养带动一批长在农村、熟悉农村、了解农村的草根艺人、文化能手、创客达人、非遗传承人等,让乡土艺术家“红”起来、文化带头人“火”起来。积极发展辖区内基层民间文艺团队,努力实现村(社区)全覆盖。以改革创新精神引入市场化运营机制、标准化服务模式,强力打造“乐在基层”庄户剧团演艺体系和演艺品牌。鼓励返乡大学生、大中专院校学生到农村就业或实习,结合自身优势、展示文艺专长、投身文化建设。三是推动乡村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文化志愿者工作机制及各项规章制度,健全乡村文化志愿服务网络,积极吸引热心文化发展的各类人士进入文化志愿者队伍,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工作中真情奉献,活跃乡村文化生活。

(四)活用载体广传扬。积极适应新形势,搭建新平台,运用新手段,创建新载体,找准优秀传统文化、乡村文化传承传播“助推器”,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一是党建赋能、宣讲赋能。深入构建“3+1”理论武装工作体系,强化党建引领、文化铸魂,充分发挥“唯实惟先、善文擅旅”党建品牌和“习语润兰”宣讲品牌在引导群众、鼓舞群众方面的价值作用,不断创新情景剧、歌舞、快板等“宣讲+文艺”形式,持续开展“七讲七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进一步丰富基层文化和精神生活,使其成为老百姓津津乐道的理论学习新载体、新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夯实基础。二是非遗赋能、手造赋能。扛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担当,突出非遗文化活态传承,抓实非遗项目生产性保护和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大力推进“山东手造”工程。推荐一批非遗传承人、手造技艺传承人,建设一批非遗文化、传统技艺展示传习馆所、传承教育实践基地,培育一批“山东手造·产自临沂”特色乡村、非遗工坊、优选产品,举办一系列非遗购物节、文创市集,使“兰山手造”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崭新亮点,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引擎”。三是数字赋能、直播赋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加快数字电视、数字农家书屋、数字电影放映、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智慧文旅平台等项目建设,促进乡村文化产业更新换代。依托“兰山文旅”抖音直播平台,做实做优“云游兰山”和“云课堂”两大品牌,做活做火“线上直播+线下引流”双向营销,“云”集网红打卡地、特色农产品、非遗手造、节庆节会、理论宣讲等,讲好乡村故事,推动带货破圈,提升文化效益。四是高校赋能、科研赋能。打通高校、科研机构与政府部门、乡村市场的联系,拟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乡村文化振兴研究与传播”实验室交流合作,引入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资源田野调查——梳理研究转化——音视图文立体化传播——文化赋能产业振兴”链条式乡村文化传播实践机制(荣获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试点探索、创新乡村文化传播新路径,助推乡村文化建设和产业经济有效运行。

(五)丰富活动优服务。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一是让公共文化服务实起来,让基层文化设施强起来。遵循“政府购买、市场运作、群众受惠”宗旨,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实行“文化管家”托管服务模式,广泛深入开展问卷调查、民意征集相关工作,精准对接群众文化生活新期盼,办好“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项目,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由单向派送式“政府端菜”向参与互动式“群众点单”转变,实现区镇村“三级联动、以需定供”,完善“乡镇半小时文化圈”“农村十分钟文化圈”。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建设提升集图书阅读、广播影视、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技推广、体育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小广场,按照“一个乡镇一所分馆,流通服务点遍地开花”原则,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流动服务网点多向薄弱镇村倾斜,以实用充足、方便灵活为导向,提升农家书屋、乡村书房建设水平,促进质量和数量“双提升”,满足农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设施需求。二是让优质文化活动多起来,让广大农民群众乐起来。鼓励乡村文化创作,推动群众文艺创作,突出生产生活类、沂蒙精神类、政策法规类、信息知识类等文化产品、文艺精品的创作生产,加强沉浸式、体验式情景小剧创作推广,弘扬正确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文化四季、精彩兰山”服务品牌,组织开展冬春文化惠民季、文化和旅游惠民消费季、一村一年一场戏、公益电影放映等系列活动,将优秀的戏曲、电影、图书、科普活动、文艺演出送到广大农民“家门口”和“心坎上”。引导群众自办活动,通过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乡村春晚”“美在农家”“五个大家”等群众性活动,体现“农民演、农民看,演自己、看自己”,形成自娱自乐、自给自足的文化生态,激励广大农民群众热情参与乡村文化建设。

(六)文旅融合兴产业。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位要求,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所在。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与旅游、农业、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地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形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衔接的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文旅力量。一是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合理规划乡村文化和旅游发展空间,以《兰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纲,进一步构建“一心、一轴、两带、三区、四大乡村旅游综合体”发展格局。重点落实《茶山风景区及周边区域概念性规划》,打造“沂蒙原乡,康养福地”国家乡村公园。坚持“项目为王”,加大力度推进茶芽山田园综合体、玫瑰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琅琊梦花里、方舟绿城文创园、屠苏岛、祊河影视城等大项目开发建设,打造长三角休闲旅游“后花园”。二是红绿结合,城乡联动。秉持全域旅游发展观,对接全市“红绿蓝古”四线旅游发展新布局,发挥兰山区水脉、文脉、地脉叠加优势,协同推进“水韵琅琊•夜游沂河”规划、王羲之故居片区改造、1972创意产业园提升等主城区文旅突破工程,抱团发展李官-半程-白沙埠、汪沟-方城等乡村旅游集中连片发展区、乡村旅游精品区,整合开发沂蒙革命纪念馆、中共华东中央局旧址陈列馆、临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天泽木文化博物馆、下艾崮景区化村庄等红色研学产品,围绕夜游、文创、研学、露营、民宿、采摘等消费热点,串珠成链、辐射周边,打造“以红带绿、以绿映红、红绿接蓝、古今辉映”复合型一日游、二日游特色线路,使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互补交融、城市旅游与乡村旅游互动引流。三是品牌创建,市场推动。强化产业发展品牌意识,在“水城商都•文化兰山”主题形象品牌引领下,大力塑造羲之故里、真卿故里、笃圣故里、大美李官、西部新城、梦想枣园等“一镇一品”,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旅游名片。维护好现有旅游强乡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旅游特色村、乡村A级景区、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星级农家乐等,提升产品、设施、服务的标准化、特色化、智慧化水平,加强旅游道路交通连接及无障碍环境建设,增强游客满意度和获得感。办好孝文化节、桃文化节、洋葱文化节、沂蒙乡村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品牌节庆活动。深耕长三角、京津冀、苏豫皖、省内等目标市场,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双向推介、“春夏秋冬”四季营销,借助好客山东·乡村好时节、文旅惠民消费季、临沂人游临沂等主题活动,吸引各方宾朋来兰山“下乡”消费,助力乡村振兴。

(兰山区文化和旅游局 孙佰祥)

( 频道编辑: 蒋宗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