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

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 2023-06-30 阅读次数: 25982

胡玉萍60年如一日,把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无私奉献给祖国、人民、党和军队。她先后获得“全国老有所为贡献奖”,“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爱国拥军好妈妈”等光荣称号,她曾于1999年10月1日,光荣出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庆典。

胡玉萍作为“沂蒙新红嫂”的典型代表,一度成为抚顺市人民群众践行雷锋精神和沂蒙精神的活教材。抚顺市群众自发地为她建起了“个人荣誉室”。一个城市的市民为一名外地妇女建起个人荣誉室,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该荣誉室已成为共产党人建功新时代、共筑中国梦的缩影和永恒记载,也是教育鼓舞每一位共产党员踔厉奋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巨大精神力量。

曾将真情献桑梓

1922年,胡玉萍出生于沂南县张庄镇和庄村。长于红嫂明德英故乡这片热土的胡玉萍,从小受红嫂事迹的感染和熏陶,她对人民军队的感情比山高比水长。17岁那年,胡玉萍新婚的第二天,村子里住进了一批八路军伤病员。胡玉萍和丈夫朱丰林一商量,把新房腾出来让给了八路军的伤病员,自己却搬到一间破旧不堪的柴草棚子。孟良崮战役打响时,胡玉萍把年仅16岁的弟弟胡玉慈送到前线。又让丈夫去前线抬担架。不久,胡玉萍生孩子,她把亲友送的鸡蛋、小米、老母鸡等,托丈夫送给解放军伤员养伤。她还带领妇女烙煎饼、做军鞋、缝棉衣、护理伤病员,成了当地有名的支前模范。有一次,她仅用5天时间便做了7双军鞋。眼熬红了,手也累肿了,可她想,只要战士们能穿上她做的鞋奋勇杀敌,便是再苦再累也没什么.抗美援朝时,胡玉萍把家里攒下的500斤大豆拿出来,又动员兄弟姐妹凑了1500余斤粮食,捐献给国家买飞机、大炮。

1968年,胡玉萍步行20多里地到县城,把二儿子朱武先送到部队。1969年,边境有战争。胡玉萍变卖自家的棉花和粮食,凑足了500元钱邮到前线,全家人以地瓜干和野菜充饥,她无怨无悔。随后,她又要求把已参加工作的大儿子朱文先送往前线。县里乡里不肯,她跑省里,省里不准,她又带着干粮找国务院,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同志被这位特殊的“上访户”所感动,从中协调,当地政府破例同意了她的请求。和平建设时期,由于环境所限,胡玉萍无法经常接触人民军队,她便把对人民军队的挚爱之情转移到无微不至地照顾烈军属身上。

从1963年起,胡玉萍便像闺女一样照顾烈军属朱用先之母、刘现曾之母和陈妈妈三位老人。每天天刚亮,她便把她们的水缸挑满、地扫好,还经常帮她们洗衣服、劈柴、做饭。1966年春,陈妈妈身子虚弱,胡玉萍早早晚晚地细心照顾着她。当时胡玉萍的丈夫朱丰林身子不结实,想用自家的30个鸡蛋滋补身子,可胡玉萍却全部端给了陈妈妈。

1974年,胡玉萍花300元钱为儿子结婚买了棉花、花布,路过烈属刘大娘家时,看到刘大娘的三个孙女还没穿上棉衣,就把棉花、花布留了一部分给刘大娘。这一天,她走访了十几家烈军属、五保户、她把棉花、花布全部分给了他们。

胡玉萍虽然文化不高,却很注意引导青年学习,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脚踏实地地生活。本村新兵入伍前,她都是用自己辛辛苦苦攒的钱给每人买上笔记本和书籍,嘱咐他们好好学习,安心保国,还经常同他们书信来往,敦促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她常对青年人说:“干什么工作都要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她的言行深深地感动和鞭策着和庄村一茬茬的年轻人。他们没辜负胡玉萍当年的教诲,以饱满的热情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该村先后获得省级“先进党支部”、“新长征突击队”、“全国老年协会先进集体”、“计划生育双先单位”等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书记王金法曾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出席过国际计生联亚大地区理事会。

胡玉萍对人民军队深情切切,无限忠诚,对社会主义各项建设事业更是满腔热忱。她刻苦学习毛泽东著作,逐步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沂南县曾出现过“远学雷锋,近学胡玉萍”的热潮。人们不会忘记,种地瓜担水时,男劳力才挑两桶水,胡玉萍却总是肩挑两桶,手里还提着一桶;割麦子、拾麦子,数她割得多、拾得多;每年春播秋种前,各家各户都出去捣粪,胡玉萍早早捣细自家的粪后,便帮助别人家捣。为了不耽误白天下地干活,她常常利用夜间为集体捣粪,劳动量相当于一个整劳力一天干的。1970年,她所在的生产队种了13亩棉花,收获季节,她向生产队长请求自己全包干采摘的活络。13亩棉花的收摘少说也得10个妇女劳力,生产队长怕她忙不过来,不敢答应。可胡玉萍却说到做到,天蒙蒙亮她就下地,当其他劳力早晨下地干活时,她已挑着采摘的棉花往回走了。

1966年冬天,村里挖一处大口井,党支部研究全由男劳力上阵,身为党支部副书记的胡玉萍却没遵守这个决定,她天天跟男劳力一样,打炮眼、挑土,他们干多少她便干多少,看到工程进展缓慢,她急了,找来两个筐头,挽起裤管赤脚挑泥浆。男劳力在她的感召之下,加班加点地苦干,使得工程得以提前完成。

胡玉萍不仅时刻心系集体,更念念不忘村子里那些可爱的孩子们。1983年,她从抚顺寄给队里1000元钱,还专门附了一封信,嘱咐队里要把她寄的钱用于幼儿教育,队里根据她的吩咐为孩子们配上了桌凳、手风琴。这1000元钱,是胡玉萍在抚顺一家幼儿园帮助看孩子、擦地板好不容易挣的,她没舍得用,寄回了村里。和庄村的人们满怀深情地寄给了胡玉萍一面锦旗,上面题着“沂蒙桂华芳容在,抚顺秋菊花盛开”。

又把爱心洒辽水

1978年,胡玉萍被转业到抚顺的儿子接去安度晚年。她又把“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和老区人民对党、对子弟兵的感情倾注在雷锋的“第二故乡”。来抚顺后,胡玉萍并没有安心地颐养天年,她参观雷锋纪念馆后,便和“雷锋团”的官兵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把为部队无偿养猪,作为自己爱国拥军的依托和途径。

十几年来,胡玉萍先后喂养了80多头猪,除少量送给她所在的西戈联社,其余全部无偿献给部队和军烈属。为把送给亲人解放军的猪喂得肥肥大大,她每天都要三次五次经过一座300米长的铁桥,从浑河北岸走到浑河南岸的养鸡场去拣鸡皮、鸡膘子作为猪饲料。她从鸡场一大堆废塑料袋里翻出鸡皮和鸡肉,再从一个水池子里一勺勺捞出鸡膘子和掺着多半砂子的粮食,装进几个编织袋,拖出鸡场,爬上桥头60多度的大坡,举上半米多高的桥台,再拖过仅能容人行走的铁桥。这样的劳动强度,对于一个古稀老人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夏天还好说,冬天,冰雪铺地,老人一手拖着袋子,一手把着栏杆,真是一步一个艰辛,一步一串汗水。

一个风雪交加的黄昏,她挑着猪食,一下子从铁路护坡上滚了下来,直到过路人发现,把她背回来,整整躺了4天。地方政府和部队领导听到这个消息,都来看望她,劝她保重身体,别再养猪了,可胡玉萍却觉得只有喂猪献给部队才心里踏实。她依然如故地干了下去。

在市场经济的年代,胡玉萍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过上富足的日子,但是她却大公无私地把自己的劳动所得作了奉献,仍穿着粗衣、吃着粗茶淡饭,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单是1995年,她就养了20多头猪,当别人问她辛不辛苦时,她说:“不辛苦。爱国拥军,再苦再累心里也甜,再苦再累心里也高兴。”

胡玉萍虽然识字不多,但她有着一颗爱党爱军的火热的心。她年年都去抚顺市所有驻军单位作报告讲传统,抚顺市海拔1000多米的205高山哨所,她都不止一次地去过。

1995年年初,她听说某高炮旅新兵入伍后,家里邮来16万元汇款,战士有乱花钱的苗头。她便赶紧到部队做报告,配合部队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使全旅90%的汇款又寄了回去。

到抚顺市的这些年,胡玉萍光给部队买书赠书的钱就花了1万多元。自打她住在这,从顺城区入伍的新兵从来就没空过,临行前,老人给每人送一本书,求人写上一句赠言,还经常同他们通信,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给他们鼓劲、加油。

胡玉萍用爱心抒写了一首首拥军的动人诗篇,而且在优属方面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1983年大年初一,胡玉萍早早起来包了4碗饺子,快端上桌时,她忽然想起5队那位孤身一人的80多岁的老烈属高大爷。“过年了,有人给他包饺子吗?”她匆忙吃了点玉米、白面两掺的饽饽,便顶着刺骨的寒风,将两碗热腾腾的饺子送给了烈属高大爷。

1989年,胡玉萍担当西戈联社幼儿园园长时,发现幼儿园小朋友张立刚的小手冻得又红又肿,细一打听,才知道小立刚的爸爸是个退役不久的复员军人,因没房住,只好住一间临时搭起的四面通风的简易房。胡玉萍当晚夜不能寐,军民的情谊使她心潮澎湃。第二天,她毅然把区里刚分给她的新房的钥匙交到小立刚妈妈的手里。

胡玉萍常到军属家,听说哪个孩子在部队思想有点退步,她就赶紧往那里写信,哪家有困难,她就赶紧帮助解决。顺城区有个叫孙占昌的战士,家里生活比较艰苦。入伍后,母亲又得了病,他惦记着家,心里很不踏实,一度曾想打道回府。胡玉萍听说后,当即写信给孙占昌,让他在部队好好干,家里有她帮忙撑着。从那以后,胡玉萍几乎为他家挑起了一半担子。为他母亲买棉鞋、棉袜子,为他家劈柴、送粪。孙占昌深为感动,不仅打消了退伍念头,而且在部队像胡玉萍一样为他人做好事、学雷锋,做了储蓄箱、节约箱、针线包,不仅被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而且还考上了军校,毕业后,成了个顶呱呱的排长。

为减轻部队官兵的后顾之忧,胡玉萍常年照顾的烈军属就有8户。 胡玉萍心中还常惦记着那些在敬老院里的老人们。1994年春节,她到市养老院慰问,发现不少老复员军人因战争年代受了伤,一到阴天下雨就受不了。便从车上跑了30多里地,专程买了一个频谱治疗仪送给养老院。

胡玉萍在抚顺市生活了20多年,她口挪肚攒,辛勤劳动,先后为部队、军烈属捐款、捐物、送猪,价值达11万元。仅1978年以来,她先后向所在支部和中组部多交党费近万元。已届80多高龄的胡玉萍现已入住抚顺市光荣院,她常对别人说:“继续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天职。”

到雷锋的第二故乡后,她凭着一颗赤诚的心,为党、为子弟兵、为人民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她六十年如一日,把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无私奉献给祖国、人民、党和军队,她做的好事千千万,仅有据可查的总计捐款捐物已超过15万元,而她自己却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

胡玉萍的突出事迹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1992年,胡玉萍被辽宁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拥军优属模范个人”“模范共产党员”和“学雷锋标兵”荣誉称号;1995年,她又被中央军委、民政部“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爱国拥军好妈妈”。当时,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等全国几十家媒体都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

2003年10月,胡玉萍老人因脑梗塞住进了医院长达半年之久,胡玉萍病重期间,沂南县委、县政府多次电话联系询问,次年3月31日到4月3日,沂南县又派出专人去抚顺市慰问,并带去了3600元的慰问金。4月9日,胡玉萍的长子朱文先从辽宁省抚顺市回到故乡沂南县,向县委、县政府赠送了书写着“执政为民好公仆,一颗民心谢党恩”的一面锦旗,沂南县委、县政府作出决定,在全县深入开展学习胡玉萍先进事迹活动。

胡玉萍老人因病于2005年9月27日在抚顺去世,享年83岁。当年11月7日,“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的骨灰安放在沂南县的鲁中革命烈士陵园,抚顺市和沂南县200多名各界人士参加了仪式。

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胡玉萍始终忠于党,忠于国家和人民,她将无私的爱洒向蒙山辽水,续写了“沂蒙红嫂”的新篇章。她的形象,是军民团结的象征,是伟大的中国母亲的化身。

弘扬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沂蒙精神与雷锋精神交相辉映,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 薛杰 程建凤)

( 编辑: 张彩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