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好戏 | 赵福云的七彩人生梦

临报融媒 2024-01-25 阅读次数: 6634


在临沂客户端讯 千年文化绳结记事,百年传承绳编艺术。

绳编是一种古老的编织技艺,用一条条五彩斑斓的线绳,经过“兰陵绳编”传承人赵福云的一双灵巧手,就变成一个个颇具特色、寓意吉祥的饰物,她们不仅编织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以绚烂多姿的艺术造型和色彩语汇传达出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

1月24日,记者在南桥镇北桥村赵福云的工作室见到了赵福云。作为“兰陵绳编”第五代传承人,赵福云正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安静的创作,一根根七彩绳线,在赵福云灵巧的手中,变成了一个惟妙惟肖的花生。绳编是她家“压箱底”的手艺,创作室中央的桌子上,赵福云新近创作的金龙腾飞寓意着龙年吉祥,祝福着祖国和人民龙行龘龘,昌盛安康。

“‘兰陵绳编’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我们是家族传承,我受老一辈影响,从小学习打盘扣,徒手编中国结,也算是把爱好做成了事业。作为兰陵绳编第五代传承人,这几年我一直在学习、在思考、在创作,把传统的平面绳编,研改成立体式创作,最近两年,根据兰陵特色农产品,我们创作了玉米、南瓜、大蒜、花生等农产品,寓意着百姓们五谷丰登,诠释着咱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赵福云一边创作一边跟记者沟通。

记者了解到,成年后的赵福云随父母到浙江省舟山市金塘岛卖菜,那几年在市场里,她一边卖菜一边编绳编。在外拼搏的几年,她对生活有了更多的理解,手里的绳编技艺也随对生活的理解在不断加深。

“2017年,我在深思熟虑之后做了一个决定——回到家乡兰陵,专职从事绳编传承工作。回家以后,我重拾儿时的记忆,重塑兰陵绳编的招牌,让兰陵绳编重新焕发出生机。”赵福云回想道。

回到家乡后,赵福云窝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循着儿时的记忆,再加上自己的构思,在她们的手中,一条条简简单单的绳子不仅做成了各式各样的动物、花卉、手链,还结合当地元素,创作性地编织出“苍山大蒜”等极具地域特色的绳编产品。工作室的展架上,赵福云创作的孔雀开屏、金龙腾飞、花开富贵等绳编产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通过她的努力,2020年,兰陵绳编被列为市级非遗项目。2022年,赵福云被评为临沂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传承人。

自己传承绳编技艺不是最终目的,赵福云还有着更高的目标与追求,她带领周边群众学习制作绳编。为了让传统手艺得到广泛传播,打响兰陵绳编的名声,赵福云在积极申报非遗项目、参加各类权威非遗展会的同时,开始在网上开店,并且开通了直播平台,渐渐聚集起了人气,赵福云和妹妹成为家喻户晓的网红,“兰陵绳编”也开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村里的留守妇女闲暇也能到赵福云的工作室做手工,一个简单的福字挂件,能有2元的手工费,家门口就能学到技术,还能赚到钱补贴家用。

“短短三年时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绳编类铜奖、山东省民间艺术博览会绳编类优秀奖、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创意类铜奖、中国山东首届手艺文化大展金奖……三十多项沉甸甸的荣誉就被她们收入囊中。赵福云还被吸收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山东省弘正传统文化研究院会员,临沂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市、县乡土艺术人才,临沂市沂蒙文化之星,市、县乡村好青年,兰陵县鸿雁人才。作品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永久收藏,受邀到上海、浙江、北京、江苏等处教授绳编。2019年,姐妹俩更是带着自己的绳编作品,登上了央视《乡村大舞台》的舞台,2023年成立兰陵县云之梦手工艺品工作室,工作室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绳编艺术为宗旨,致力于打造灵活就业基地,带动闲置人员、残疾人员学习绳编技艺,提高收入,赵福云也实现了她的七彩人生梦。”兰陵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程向阳告诉记者。

临报融媒记者 王圣宇 通讯员 杜凤文 实习生 王婉琳

( 编辑: 李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