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为专啃“硬骨头”的“金牌调解”老苗点赞!

临报融媒 2024-04-23 阅读次数: 5820

在临沂客户端讯 10年,3600多天,共调解各类纠纷4000余起,创下了一天调解1起以上纠纷的记录,被誉为兰陵司法系统的“金牌调解”。他,就是老苗,临沂市兰陵县人民调解中心主任苗立义。

老苗之所以享有“金牌调解”的美誉,不在其调解数量之多,在于他专啃“硬骨头”。敢啃“硬骨头”,要有一副好“牙口”,借鉴“枫桥经验”,他创造性地将荀子“隆礼重法”思想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和调解工作中,推行礼先、法后、非诉“礼法并重”调解模式,把前期简单化解矛盾纠纷深化为把当事人心里的疙瘩解开,修复破碎的感情。

“以前的案件调解,虽然也成功化解了矛盾,但总感觉到一些疙瘩尚未解开。引入‘隆礼重法’调解模式后,让我们感觉到每一起调解都有血有肉有灵魂。”老苗向记者介绍,芦柞镇两名都接近80岁的亲兄弟俩李国德和李国亮,哥哥打110报警要求处理弟弟打他的事,弟弟打12345热线反映哥哥20年前占用了他家的土地,双方纠缠不清,没完没了。老苗运用荀子‘隆礼重法’思想调解,不光把矛盾解决了,更是把兄弟俩的情分恢复了,把两个大家庭的血脉亲情凝聚在一起,看着兄弟俩用中国最古老也是最隆重的仪式,相互磕头来表达兄弟间的相互谅解,调解员内心也是触动很大。后来,这个案例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

如今,战国时期荀子提出的“隆礼重法”思想在兰陵县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被创新应用,融合礼先、法后、非诉“礼法并重”思想,建立“隆礼重法”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由“事后调处”变为“事前出击”。作为这个工作法的主心骨,老苗也成为善于啃“硬骨头”的高手。

老苗善于啃“硬骨头”,但绝不是“死啃”,运用荀子“隆礼重法”思想,本着“情为先,理为要,法兜底”的原则,让当事双方心服口服。2023年12月份,老苗用两天两夜时间成功处理一起64名工人的劳务纠纷,在最艰难的第二天凌晨3点,双方谈判陷入僵局,老苗把双方喊到一起,给双方讲了约十多分钟的“隆礼重法”,最终圆满化解了这起案件。可以说,现在荀子“隆礼重法”的思想响彻兰陵大地,深入到兰陵群众的思想中,也逐步走出临沂、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在兰陵县芦柞镇,从网格员、村党支部书记、社区组织负责人、镇党委、政府,最后到县人民调解中心,五级联动模式得以创新开拓,通过“三联+三访”工作模式,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少数的硬骨头就集中到老苗手里。

“我们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体系,近半数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员阶段,八成的问题在村居层面解决,九成问题在社区层面解决,再有百分之七八的矛盾乡镇党委、政府处理完结,剩下的百分之三左右的‘硬骨头’,就得苗主任‘啃’,通过这个体系,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的目标。进一步建立长效机制,实现分层化解。”芦柞镇党委书记张西民说。

多年的调解工作,老苗不断积累,不断创新。在信访工作中,他在依法处理的同时,拓展了调解的外延,调解变为“调处”,在调解的同时也代表政府来处理这个信访案件。去年7月,芦柞镇近百名蒜农将大蒜出售却没有收到蒜款,蒜农情绪激动。为妥善化解纠纷问题,县人民调解中心立即成立24小时紧急调解小队,集合调解能手了解事情前因后果,展开调解工作。调解小队一方面联系镇政府法律顾问及时梳理经济关系、债权债务关系等并以证据的形式予以固定、锁定,为走诉讼途径提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连夜紧急出发寻找欠款的经销商。了解到其无法按时结清蒜款后,调解小组联合公安机关摸排查清了大蒜的储存点和储存量,防止大蒜被转移。随后,调解小队在征询蒜农意见后确定了将蒜出售,以售出款结算蒜款的解决方案。经过连夜奋战,大蒜以稳定价格售出,蒜款全部兑付到位,实现案结事了,避免了一起牵涉600多万元的群体性上访事件。

采用调解处理的方式,老苗成功化解了一大批重大复杂尤其是涉法涉诉多年的信访积案。芦柞镇两名老年妇女因为盖房发生冲突,一名倒地受伤,鉴定为轻伤。检察院严格本着“疑罪从无”的原则,对嫌疑人不予批捕,伤者就锲而不舍地上访,老苗和县检察院一起,调解到凌晨3点多,用调解处理的方式圆满化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苗每到一个乡镇,都带着乡镇分管信访的副书记、信访办主任、社区负责人和村党支部书记一起,现场教学,干中学学中干,建立起了一支带不走的“老苗调解队”,快速提升了他们处理复杂性重大信访案件的能力。

十年辛苦不寻常,老苗累计接待群众5万余人,调解各类纠纷4000余起,还培养出一支50余人的县级人民调解员队伍,每每调解完成后,一次次激动的握手,一个个热情的拥抱,都成了老苗最欣慰的回报。

临报融媒记者 王圣宇 通讯员 马雪琴 宋远慧

( 编辑: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