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幼儿园长程得兰:让学龄前留守儿童都有学上

新华社 2015-09-11 阅读次数: 1608
  10年前,临沂市河东区汤头街道刘家小岭村的程得兰还是一名年轻的母亲,因担心一岁多的儿子成为留守儿童,她毅然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为了让学龄前儿童都有学上,她又在村里办起了幼儿园。如今她的幼儿园越来越有名气,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在这里开启了幸福童年。


程得兰给孩子喂饭。

 为了留守儿童她办起幼儿园

初见程得兰,是在河东区汤头街道刘家小岭村星烁幼儿园,这所幼儿园在今年7月27日刚刚启用新园,总面积7000多平方米,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比城里的差,可学费却低不少,半年只需900元,如果在学校吃午饭,每天只加收3元的餐费。

1977年出生的程得兰是星烁幼儿园的园长,同时也是刘家小岭村的村主任,身兼多职的她不仅没有疲惫,反而直言“充实”。

程得兰告诉记者,从2005年产生办幼儿园的想法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10个年头,这所新园已经是第三个校区了,她很知足。

2005年春节期间,程得兰看到村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年幼的孩子早早成了留守儿童,很心疼,她不想让自己刚满一岁的儿子也有这样的遭遇,由于她曾在村里的私立小学当过老师,有经验,因此她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办一所专门招收留守儿童的幼儿园。


程得兰在新校园里带领孩子们玩耍。

 为给孩子们换个好环境,她连婚房都卖了

说办就办,程得兰简单装修了自己的家,买了些桌椅,于2005年3月3日把幼儿园开了起来。她清楚地记得,当时开学第一天,校园里只有16个孩子,而且都是本村的。当时的学费是一年220元,午餐费也只象征性地收1元。可即使这样,村里好多家长,尤其是照看孩子的老人仍舍不得花这个钱。

学生少,课不能马虎。当时幼儿园只有程得兰一个老师,由于没有幼师经验,很多舞蹈和歌曲都要“现学现卖”,而且还要照顾孩子的饮食。“最初只是负责看好孩子,后来幼儿园才慢慢走上正轨。”程得兰告诉记者,她不能让留守儿童的教育输在起跑线上。时间长了,程得兰的幼儿园渐渐有了名声,很多外村的家长都慕名将孩子送到她这儿来。

2006年,到程得兰的幼儿园就读的孩子已经达到70多人,现有的房子已经无法承受。程得兰跟丈夫刘钦利商量着盖新房,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但盖新房需要钱,没钱,怎么办?程得兰一咬牙,把公婆给他们盖的婚房卖了。“当时婚房卖了2.6万元,盖新房花了5万多元,其中,2万多元的缺口是我东拼西凑凑出来的。”程得兰说,新房的院子很大,差不多450平方米,比卖掉的90平方米的婚房大了近5倍,孩子的上课环境好了很多,学生越来越多。

买校车、搬新园,只为10年前的办学初衷

学生多了,程得兰把孩子们分成了两个班,可这样一来,她一个人要两头跑,实在力不从心。程得兰就有了聘请一位老师的想法。当时村里有一名曲阜师范大学会计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刘庆梅,由于在家看孩子,暂未出去工作。当接到程得兰的邀请后,她一口答应了下来,“不为工资,只为出份力。”

由于程得兰的幼儿园收费不高,自然没有多少利润,前三个月,程得兰只给刘庆梅发了500元工资,反倒是刘庆梅始终没有介意。2008年初,刘庆梅因家庭原因,离开了程得兰的幼儿园。人手又不够了,程得兰又想到了正在一家公立小学当老师的妹妹程得秀。起初,程得秀并不想来,毕竟幼儿园的老师要时刻在学生身边,工作更辛苦,但为了给姐姐分担压力,她还是辞职到幼儿园任教,一干就是8年。

2015年7月27日,程得兰又将幼儿园搬到了现在的新校区。说起为何再建新校区的原因时,程得兰表示,现在学生有150多人,如果不换地方的话,学生挤在一起,各方面都会受影响,这也违背了她办学的初衷,“这所新校区耗资180多万元,目前还欠着一些外债。”

为了接送离家远的孩子上学,程得兰和丈夫又添置了校车。“幼儿园的150多个学生来自我们周边的16个村,有些离学校实在太远,而且父母不在身边,既然他们来我这里上学,我就是他们的家长,绝不会让他们受一点委屈。”

相关链接

  学龄前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堪忧

  乡村教师呼吁社会给予更多关注、更多爱

目前我市留守儿童有近10万人,其中家境困难的留守儿童有3万余名。2011年12月,为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市妇联和沂蒙晚报联合在全市发出“牵手留守儿童 共建爱心家园”倡议,联合教育、财政、民政等部门创新实施“爱心家园”项目,募集社会捐款280余万元,建立“爱心家园”60处,使2万余名留守儿童受益。与此同时,“七彩课堂”、“留守儿童家园”等项目也让留守儿童受益,但这些项目针对的多是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3至5岁的学龄前留守儿童得到的关注很少。

“山区的学龄前留守儿童比较多,虽然社会都在关注留守儿童,但关注度仍然不够高。”曾十年风雨无阻接送留守儿童的蒙阴县垛庄镇石马庄小学教师刘长才不无心痛地说,“现在村里的幼儿园条件不好,有些没有食堂,家远的孩子只能自己带饭,遇到家里老人生病等情况,有些孩子甚至都不能继续上学。”

今年暑假,山东重工集团驻沂南县孙祖镇崖子村“第一书记”张乃健利用村委大院创办“留守儿童家园”,吸引了本村和邻村42名孩子参加。“因为参与项目的都是支教的大学生,他们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所以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教育都不懂,正因如此,我们只能把关注的对象全部放在了留守的小学生身上。”张乃健介绍说,村里现在有两处幼儿园,条件较好的私立幼儿园每年的学费要1万多元,公立幼儿园又因招生差面临撤销的危险,“如果撤销了,这些家庭困难的学龄前留守儿童上学就成为难题。”他感叹说,目前社会对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关注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相对于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对这些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帮助在操作上难度更大。他在为程得兰做法点赞的同时,也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更专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关注学龄前留守儿童的队伍中。

记者张慧 金成远

( 编辑: 全磊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