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蓑衣哥”传承文化 蓑衣故事无穷尽

新华社 2016-01-18 阅读次数: 3194

蓑衣穿在身上遮风挡雨。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唐人张志和的词,通篇二十七字,饱含了闲散逍遥的心境。临沂的“蓑衣哥”唐舜秀也爱极了这份闲散逍遥的,他对蓑衣情有独钟,誓要传承三千年的蓑衣文化。

  弥足珍贵,承载幼时的记忆

9月3日早上,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64岁的唐舜秀穿上自己编织的蓑衣,戴上斗笠,在雨中闲适地踱着方步,逍遥闲散的情致绝不亚于一千年多前的张志和。 
  蓑衣是过去农村遮蔽风雨的一种常见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唐舜秀为何将其视作珍宝? 
  说来话长,曾经生活在农村的唐舜秀饱尝生活的艰辛,儿时的记忆一半是属于蓑衣的。那时候蓑衣、斗笠随处可见。农民穿着蓑衣耕地,穿着蓑衣插秧,三五十人清一色蓑衣,远看壮观得倒像即将出征的勇士,威风凛凛。遇上大雨滂沱时,田里一片白。生产队长一吆喝:每家出一人,到田间排水。他的父亲就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肩扛一把铁锹,急急忙忙地钻进了雨帘里。到了上学的年纪,母亲给他编织一领小巧的蓑衣穿在身上,雨天淋不着,冷天冻不着。再大一些,他学会了自己编织蓑衣帮家里挣钱,那时一领蓑衣可以卖到5分钱。 
  “蓑衣和斗笠是一对孪生兄弟,但对农民来说,蓑衣更为珍贵。因为蓑衣比斗笠昂贵耐用,一领蓑衣如果翻晒适时、保管得当,可以用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蓑衣在穷人家代代相传,就像锅碗瓢盆一样,都是生存的家什。”唐舜秀说。

  传承三千年,蓑衣文化显奇迹

蓑衣相对现代塑料雨衣显得笨重,在现代生活中已日趋减少。随着时代的变迁,20世纪70年代后,蓑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塑料雨衣所替代。 
  带给唐舜秀幼年回忆的蓑衣显得弥足珍贵。十多年前,他在江苏赣南发现蓑衣草种子时,毫不犹豫地掏钱买下两穗。回到家后他立即种下,此后每年定时种植、收割蓑衣草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 
  唐舜秀院内种植了两畦蓑衣草,俗称马儿糁(can),绿油油的叶茎上顶着饱满的穗子。早先收获的蓑衣草被晾晒在屋檐下,等待编成蓑衣。“编织蓑衣是件功夫活。编的时候都先立领,从领口自上而下进行。一把接一把,一片接一片,一针一线地织。下摆要让它们自然垂着,领口衣襟讲究的人家会用布包边细缝。然后四搭五搭,一件蓑衣就织成了,前襟有绳带,成年人中等个的披在肩上长度过膝,再戴顶斗笠就组成了一套完整的雨具。” 
  唐舜秀拿起编织好的蓑衣,展示给大家看,外面由无数个蓑衣草的草穗覆盖,内面是均匀一致的无数个菱形连接而成。每一个菱形的菱角都是一个小疙瘩,每一个小疙瘩都大小相等。整个蓑衣看上去外表毛茸茸的不雅观,像个怪物,但内表却平滑光润。“编得结结实实,风飘不起来,雨透不进去,经久耐用。”一件蓑衣,一般要两三天时间才能编成。 
  从十多年前带回蓑衣草种开始,唐舜秀就开始了对蓑衣深入细致的研究。 
  唐舜秀告诉我们,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周代,人们已使用雨衣,那时就称作“蓑衣”。传说上古时虞尧为种田人出生,他登位时无衣可穿,就穿着蓑衣接受百姓的祝贺。历史上蓑衣对人们生活影响深远,这从历代诗文中得到反映。《诗经·小雅》:“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唐崔道融《田上》诗:“两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那是劳累了一天的人,把蓑衣当成眠床,露宿在明月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蓑衣是相伴于大文学家柳宗元的孤独的温情之物。一件蓑衣同时被选入小学、中学和大学语文课本,一篇作品能被各层面的人士所研读,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蓑衣一直广为劳动人民所使用,在旧时也作为嫁女和传家的物件。就连王公贵族豪门中亦少不得此物。《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丫鬟报说:‘宝二爷来了。’一语未完,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箬笠,身上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哪里来的渔翁!’……宝玉道:‘这三样都是北静王送的。他闲了下雨时在家里也是这样……’ 
  历代文人骚客用笔墨构建意境,以诗词抒情达意,传承了三千多年的蓑衣因此显得更加楚楚动人。

  传承文化,蓑衣故事无穷尽

千百年来,蓑衣一直为樵夫、耕者和渔民遮风挡雨。而到了今天,却因科学发达,社会进步,被轻盈、灵动、新型的雨具所替代,一跃而成为特有之物,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变得稀罕。 
  头顶斗笠身着蓑衣的画面已经成为了历史。唐舜秀曾做过一个调查,“在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群中,百分之九十的人无法准确写出蓑衣的‘蓑’字,四十岁以下的人基本没见过蓑衣,二十岁以下的人根本不知蓑衣为何物。”这让唐舜秀生出不少感慨,“现在的人们可以不知道牛仔,却不能不知道蓑衣,那是人们穿了三千多年的衣服啊。世界上有哪一种衣服有如此长的生命力,世界上又有哪一种衣服比得上‘名扬天下锦蓑衣’的知名度。” 
  每年收获了蓑衣草种子,唐舜秀都细心保存起来,留待来年春天继续种植,他说不能让流传了三千多年的宝贝失传。闲暇时间,他会坐下来把收割来的马儿糁编织成蓑衣,挂起来,给来访者讲蓑衣的故事。 
  蓑衣编织手艺已经在习惯于科技和机械化生产的后人中几近失传了,能够掌握这门技艺的人少之又少且多为年过七旬的老人。如今能收藏到一件蓑衣已经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了。如何把蓑衣文化传承下去,唐舜秀说目前可以考虑同文化旅游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手工编织的蓑衣古朴清新,没有过多的装饰,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不仅很好地展示自然美,而且还表现出人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绝不能让后人只在博物馆或少数农家才能看到蓑衣。”唐舜秀再次重复着。 
  记者 林伟伟

( 编辑: 田万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