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乡村振兴统领发展 谱写同步小康临沂新篇章

在临沂客户端 2018-12-17 阅读次数: 915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指示“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决不让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临沂市上下牢记总书记嘱托,在新时代沂蒙精神引领下,持续打响精准扶贫攻坚战。尤其是近3年来,扶贫攻坚进入新时期,临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全国同步小康成了眼下新的目标。

脱贫路上,临沂人民艰苦奋斗。(资料片)

牢记总书记嘱托,打响脱贫攻坚新时期“孟良崮战役”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临沂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临沂时“要紧紧拉住老区人民的手,绝不让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殷切嘱托,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新时期“孟良崮战役”。

12月12日,在临沭县曹庄镇朱村的扶贫车间,工人们在紧张地赶制一批发往外地的柳编制品,作为朱村与临沂欧拉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合作项目,依托朱村村民的特长和资源,80多名村民不出村实现了就业。今年68岁的密长虹,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了种植大户,加上工资收入,每年的总收入达到了3万多元,这在过去她想都不敢想。

不容置疑,扶贫攻坚中临沂取得了巨大成果。尤其是近两年,全市发扬沂蒙老区“党员干部打头阵、男女老少齐上阵”的优良传统,创新实施“百千万”沂蒙老区脱贫攻坚行动和“双16”推进计划。扎实开展“三问三清”“四看四查”活动,摸清摸实贫困村户底数,精准因村因户施策,确保扶持措施对接到位。按照一户不漏、一人不落全部脱贫的要求,对老弱病残特困群体实行靶向治疗,全力补齐最大短板。在全省率先部署开展了以“四联八建”为内容的贫困村提升工程,创新实施了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权归承包户、收益权归贫困户、监管权归镇政府的“四权分置”扶贫资产长效运营管理机制,有力保障了资金有效使用、资产稳定增值、贫困户长期受益。

2016年、2017年,全市实现减贫43.3万人、贫困村摘帽564个,贫困发生率由4.58%降至0.2%。两年来,在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年度考核中,临沂市均获得“好”的等次。2018年,全市部署的脱贫任务正在一步步完成。

下一步,以乡村振兴为统领,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回望过去,临沂扶贫开发经历了40年的艰辛探索。展望未来,临沂将实现长期稳定脱贫与全国同步小康。

在下一步的扶贫开发中,临沂市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实现长期稳定脱贫为核心,坚持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相结合、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相融合、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相促进,将机制建设、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始终,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整村提升、深贫解困、问题治理等重点工作,确保年底前脱贫人口脱贫、全部贫困村实现摘帽,基本完成脱贫任务。

具体来说,从提升产业质效、发力重点区域、特困群体、激发内生动力。提高产业精深度,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切实增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主体的带动作用,加快形成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加”项目,提升传统农业品质效益。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大力发展观光休闲、民俗体验等乡村旅游特色产业,让贫困群众更多分享多产多业融合的发展成果。

此外,严抓建档立卡精准管理、聚焦整村提升、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严格落实扶贫领域问题常态化整改工作机制,完善稳定脱贫机制、社会帮扶机制,实现长期稳定脱贫。

延伸阅读

  临沂与重庆、青海多地对口支援、结对帮扶

近年来,在扶贫开发的同时,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了目标向扶贫瞄准,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

临沂市对口重庆市城口县、忠县白公街道和青海省海晏县等受援地区脱贫攻坚,在对口援助、招商引资、技术培训、干部人才交流等方面真帮实扶,倾力支持。

2017年7月,临沂市又选派兰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长李建成到城口县挂职3年,这也是当时山东对口支援重庆14个区县中唯一挂任副县长并参与实际分工的同志。挂职干部们主动融入城口县中心工作,积极协调两地协作工作,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作用。截至2018年,临沂市对城口县财政帮扶资金5212.3万元。从2018年开始,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沂水县、沂南县、费县、莒南县、蒙阴县8个区县与城口县结为友好区县,并与重点贫困乡镇签订结对帮扶协议。

与此同时,2018年临沂市加强与重庆市忠县白公街道、青海省海晏县等对口支援对接,继续加强互访考察机制、深入推进援助项目建设、大力推动交流合作,双方将在互派工作职责相近干部进行任职交流方面谋求合作,实现互助互促。

  数说临沂扶贫开发

1984年底,临沂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50元以下的贫困村有2896个、57万户,加上面上插花贫困户,共78万户,288万人;有4434个村不通车,3910个村不通电,4808个村不通广播;有2007个村、183万人吃水困难;农村儿童入学率仅为84%。

1984-1996年,有49万户、86万人实现脱贫,占原贫困人口的92.5%;1995年底,临沂市实现了村村通车、户户通电,92%的乡镇通了柏油路,全部乡镇开通了程控电话。7个贫困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70亿元,比1984年增长8倍,其中有6个县财政收入突破1亿元;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林牧渔产值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由1984年的51.5%提高到73.9%。

1997-2000年,全面解决了人均纯收入低于850元、尚未完全解决温饱问题的5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2001年-2010年底,全市贫困人口减少到89万人(参照2001年的贫困标准),比2000年减少了167万人。

2012年-2016年,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仅2016年1年,就有29.1万贫困人口脱贫,五年间共约104万左右的群众脱贫(根据新标准确定的贫困人口)。

2016年、2017年,全市实现减贫43.3万人、贫困村摘帽564个,贫困发生率由4.58%降至0.2%。

 相关链接

  改革开放以来临沂扶贫开发大事记

1984年,临沂被国务院列为重点解决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

1985年,全区扶贫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全区扶贫工作初见成效。

1986年7月,省委省政府在临沂召开沂蒙山区第二次现场办公暨全省扶贫工作会,制定了14条扶贫优惠政策。

1986年9月,沂水等6县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

1988年6月,临沂地区被国务院列为贫困山区开发试验地区。

1988年10月,全国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经验交流会北方片会议在临沂召开,指出今后两年贫困地区经济开发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温饱问题。

1989年11月,全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工作会议在平邑县召开,指出做好解决好温饱问题扫尾工作。

1991年3月,地委、行署作出“八五”期间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要求实现多数农户有稳定的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有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

1992年,临沂地区8县市跨入全国粮、油、肉产量百强县市行列。

1993年,全区5000多名机关干部到贫困后进村包点任职。温饱线以下人口由3.2%降至1.6%。

1994年,全区实施以工代赈政策促进扶贫开发工作。

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1996年,临沂市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会议授予沂南、平邑、费县、蒙阴4县“脱贫先进县”奖牌。

2000年3月,全市开展扶贫和集中整治工作。同年10月,全国21世纪扶贫开发研讨会在临沂召开。

2003年,市委、市政府实施“千村帮扶”工程,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经济实力。

2005年,全市第二期省重点扶持乡镇扶贫项目论证会召开,会议规划涉及8个县19.2万农民。

2006年,“千村帮扶”工程取得丰硕成果,1187个贫困后进村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

2008年,全市新农村建设“千村帮扶”工作总结动员会召开。

2012年4月,启动实施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创新试点工作。该项目2012年共涉及7个县,9个乡镇89个村,其中山东省重点贫困村81个,山东省选派“第一书记”任职村41个,总投资6220.3万元,完成55.89公里生产路硬化和33450米的路基、排水沟等工程。

2013年,全省扶贫座谈会在临沂召开。

2015年,全市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同年,第十二届全国贫困村大学生村官培训班在临沂开班。

2016年,全市第二批第一书记工作总结暨第三批第一书记工作推进会议召开。

2017年,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同年,全市脱贫攻坚推进会召开。

鲁南商报记者 徐文敏

( 频道编辑: 英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