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临沂元宵节咋过?最热闹的地方原来是这里

在临沂客户端 2019-02-19 阅读次数: 3947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一句诗词为我们带来古代元宵节的盛况。

元宵节俗源远流长,自秦开始每逢元宵节白昼为市,热闹非凡,一片歌舞升平。

那么,古代临沂的元宵节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清·《建修灯亭记碑》 临沂市博物馆藏

这是展在临沂市博物馆造像碑刻展厅中的一通清代记事碑。碑体上下都已残缺,部分碑文也被岁月冲刷得漫漶不可识。通过碑额,我们可以看到行楷书 “灯记”二字,酌碑文推断当为“建修灯亭记”。碑文通体使用行楷,那么碑中到底写了什么?经释读,碑文详录如下:

建修灯亭记∣元宵放烟火演杂剧张灯结彩士女游观天下同风自古为然吾兰城中烟火之盛甲∣于一邑而城隍庙烟火之盛尤甲于一城每值元夜放花演戏庙中种种彩灯散挂殿∣庑檐廊间照耀辉煌已属伟观而邑中信士蒋克秀彭光祖等人复□资于大殿檐∣前月台上创建灯亭一所结社募缘积数年之力而后成庙中四围灯光得此中间亭∣灯月华灯彩祥光四射游其宇者如摄仙界矣屈指十数年□诸信士晨星落哀∣半就凋谢其属者俱厥功之久而就湮也爰斘其子弟追述往事勒诸贞砥磨不没当∣年建立之功云∣时∣乾隆四十九年五月二十八日吉旦∣会首∣刘焕然 彭修 姜文举 刘振东 李然 尹贵 刘龙光 陈忠义∣立石∣道会司张真德石匠韩兴隆

翻译:

元宵节燃放烟火、演杂剧,张灯结彩,男女游览观瞻,是自古以来的社会风俗。

节日期间兰山县城中的烟火盛况在整个沂州府是最宏大的,而在全县中又以城隍庙的烟火最为壮观。每到元宵节期间,庙中有烟火、有戏剧,殿庑檐廊间彩灯琳琅满目,蔚为大观。城中道教信徒蒋克秀、彭光祖等人集数年之力,结社募捐,在城隍庙大殿前的月台上兴建了一所灯亭,建成后庙中四处的灯光都来自这所灯亭,节日期间,月华如水,华灯迷离,身在此间如临仙境,如此延续了十数年。

年与时驰,时与日去,当时参加募集兴建灯亭工程的人半数离世,而同施功德的人们日渐老去,于是就根据在世人们的回忆和追述,将当初募集资财,兴建灯亭的情况勒碑为记,以免年久事湮。

时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五月二十八日,参与立碑的人有刘焕然、彭修、姜文举、刘振东、李然、尹贵、刘龙光、陈忠义,道会司张真德,石匠韩兴隆。

小编看明白了,就是清代沂州府元宵节最热闹的地方是兰山县,兰山县中就属城隍庙的烟火最为壮观。如何?大家是不是还在沉浸遨游在清代临沂城节日的繁华里?想来当时真可谓是“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那么问题来了,临沂的城隍庙在哪里?

据考证,临沂的城隍庙坐落在城区城隍庙街,地处沂州古城北门里,原建在城东北,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迁建于该地。两处庙址,三次建庙,临沂城隍庙历经近千年。

明清时期,城隍庙街是进城的重要通道。前清时期临沂在佑德宫设置道会司(清代县级道教机构),后来就移到了城隍庙。《临沂县志•秩祀》载:“城隍庙,在城东北隅,明洪武二年列于祀典”。

临沂城隍庙庙宇为两层建筑,城楼阳面是敞开式的,除了墙柱外,其余皆空,与天安门城楼相似,后院5间大殿,主供城隍爷。城隍爷是正义的化身,庙内镌刻“纲纪严明、浩然正气、护国庇民、我处无私、发扬正气”等匾额,还有“行善到此心不愧,恶过吾门胆自寒”等楹联。这些匾额与楹联的核心是歌颂城隍的功德,也劝人行善不作恶。此外院内外还有石碑、石狮、石马、石刻等。

大门外是宽阔的广场,是祭拜、庙会和聚会的场所。

城隍庙节会

临沂城隍庙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大祭拜,全城万人空巷,云集在庙前的广场上。广场设上祭祀的案板,摆上香烛和三牲,鼓乐声声,寺里的主持,知州、知 县、士绅和民众一齐祭拜。十六日,城隍爷出巡,每年一次。城隍神开始为铜制的,后来换成了木制,木制的神像可以用轿子抬着,巡视全城。然后唱大戏,赶庙会。城隍庙前有块很大的空场,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都要在这里逢庙会。届时庙前戏台上还要唱三天大戏助兴。会上卖的大都是些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有布匹、锅、碗、瓢 、勺等,还有各种各样的木制、泥制的儿童玩具。元宵节这天,放烟花、舞龙窜亭子、舞狮子等。

来源:临沂市博物馆

( 编辑: 乔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