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泥哨吹出“最炫临沂风”

在临沂客户端 2019-06-06 阅读次数: 42404

在临沂客户端6月6日讯 日前,在临沂市河东区沂州古城召开的2019“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演出现场,来自河东区九曲小学的孩子们手捧泥哨,吹奏了《小星星》和《送别》,甜美而又通透的泥哨曲儿让前来参会的嘉宾和市民群众陶醉其中,有重拾童年的感觉。

据泥哨演奏团带队老师刘艳霞介绍,这些参加泥哨吹奏演出的孩子,是从九曲小学四年级学习泥哨的学生中挑选的,她们学校从去年起在三、四、五年级正式开设沂蒙泥哨(陶笛)课。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艺术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双向促进,推动全区艺术教育创新发展,河东区积极开展沂蒙泥哨进校园活动,推广普及沂蒙泥哨演奏,促进市级非遗文化项目发展。

“音乐课堂上,学生们最喜欢的就是学吹奏泥哨,像今天这种大型演出,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锻炼,很开心。”刘艳霞老师告诉记者。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参与演出的学生,她们都说吹奏泥哨比学习其他乐器简单的多,学习2到3个月就能登台演出,言语间流露出几分骄傲和喜悦。

沂蒙泥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据悉,在临沂河东区出土的汉代吹泥哨人俑证明:早在2000多年前,临沂地区就开始制作、吹奏泥哨,是沂蒙特色传统文化的代表。临沂市、河东区文旅部门正在将沂蒙泥哨申请列为省级非遗项目,我市有关企业与北京乐器研究所共同起草了泥哨国家标准。

据现场参展的沂蒙泥哨生产技艺传承企业业务主管张杰介绍,他们经过多年挖掘、传承和创新,不仅丰富了沂蒙泥哨种类和款式,改进了泥哨的工艺和品质,还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2011年,与意大利泥哨建立国际文化交流,还在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甘肃、新疆、山西、辽宁、江苏、浙江、山东、湖南、湖北、云南等地交流普及,正着手建立“一带一路”泥哨文化交流体系。目前,还打造了沂蒙泥哨综合艺术课程体系,逐渐形成沂蒙泥哨制、演、研、学新风尚。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有部分县区小学开展了泥哨(陶笛)课程,随着临沂国际生态城建设和名校进东城步伐的加快,作为沂蒙泥哨发源地和临沂国际生态城建设的主阵地,河东区不仅在区驻地九曲小学、工业园实验学校等四所学校89个班率先开展了泥哨吹奏欣赏课,还把泥哨教学推广到太平、郑旺两所乡镇小学课堂。“这学期开始,郑旺小学在一年级开设了泥哨(陶笛)社团,辅导老师和四五十名孩子热情高涨,每天都利用午饭后的部分休息时间教学吹泥哨,短短几个月,居然能吹奏高难度的《沂蒙山小调》了。“农村孩子们的表现让人欣喜,他们的音乐素养通过吹泥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河东区教科研中心音乐教研员聂磊告诉记者,“河东区实施‘多彩音乐课堂’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加快实施‘沂蒙泥哨进课堂三年计划’,将其作为特色教育、校本课程的乐器,争取让学生在校期间利用三年时间都能学会用沂蒙泥哨吹奏家乡歌曲,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更好地传承优秀中华文化。”



泥哨已不是学生们的专利,由于学习它不需要乐理基础知识,成人爱好者也逐渐增多,医务工作者臧大姐就是其中非常执着的一位。今年3月,她听说河东区文化馆试点开办泥哨学习班,报名学习后,她每周六下午两小时的课程几乎一次没落下,不到三个月时间,已学会吹好几首曲儿了。 “泥哨简单好学,价格便宜,既能愉悦自己,又能给正读高中的儿子减压。真没想到我人到中年又学会了一样乐器。” 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希望沂蒙泥哨能让更多人学习受益,让家乡的传统文化得以弘扬。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沂蒙泥哨研学优势突出,好听、好用、好教、好学、好买、好带,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给养。”河东区相关领导说,“我们正努力把泥哨演奏技艺的推广普及与非遗传承、审美提升相融合,让更多的人能用沂蒙泥哨吹奏家乡歌曲,把沂蒙的红色资源利用好传承好,通过沂蒙泥哨逐渐培养临沂人的文化自信。”

临报融媒记者 刘福伟

( 编辑: 子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