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鲜为人知的百年老街,唤醒临沂城的文化记忆

在临沂客户端 2019-12-19 阅读次数: 37667

在临沂,有这样一条路,它的名字并不为人熟知,

关于它的传说却从未停止;

它的街道并不宽敞,没有太多店铺商贩,

但也经历过无数个寒来暑往;

它没有太多的烟火气,

街头巷尾弥漫着的,却都是浓浓的文化味儿……

它就是如今兰山路的东段,曾经的“东西大街”。

兰山路位于临沂城东北部老城区片内,

是临沂城区最古老的的街道之一。

从兰山畜牧局往东到老城遗址公园处的一段路,

原在旧城内,

自建城伊始就存在了,

到如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原名叫东西大街。

临沂老城之内,

最早主要有三条大街:

由于东城门和西城门完全对称,

因此横贯东西两门的这条大街便称作“东西大街”;

由于南城门和北城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

老南门偏东,

进来城门向北一直通到东西大街的东段上,

这条街便叫做“南大街”;

老北门偏西,

进来城门,向南一直到茶棚街,

这段街叫“北大街”。

三条老街位置不同,各有特色:

南大街经济特色突出,

北大街军事特色鲜明,

东西大街两旁,

庙宇多,学校多,书店多,名人多,

还有天主教堂,

文化特色甚为浓重。

曾经的“东西大街”,如今的“兰山路”

20世纪30年代,

城内多数街巷都改了新名,

如“南大街”改称“中山街”,

“东西大街”则分段改名为“太平路”、“博爱路”,

但因老百姓大多不了解,仍习惯于旧称。

上世纪50年代起,

东西大街改名为“文化街”,

可能就是因为这条街的两旁有孔庙、

王羲之故居、小学和书店等文物古迹的缘故。

这些兴建于古代的文化遗存,

成为临沂文化血液中的重要脉络,

碾过时光,散发着愈加醇厚的韵味。

 · 王 羲 之 故 居 ·

王羲之故居始建于晋代,

是书圣王羲之出生并生活过的地方。

内有洗砚池、普照寺、

集柳碑、晒书台、

左公祠、四宝台、

五贤祠、琅琊书院等历史古迹。

为纪念王羲之,

后人又在普照寺和洗砚池之间增建右军祠。

祠堂内立右军坐像,

两边童子各一,

左抱文房四宝,右抱白鹅;

祠院内立一龙凤碑。

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

将原在城南关的忠孝祠移此,

建于普照寺的西南。

抗日战争前,寺院等仍一直保存,

日军侵占临沂后,古建筑被破坏,

古文物遭洗劫,普照寺等名存实亡。

1989年,

临沂市政府依其旧址进行了修缮。

在王羲之诞辰1700周年之际,

临沂市委、市政府又对王羲之故居进行大规模修整、扩建,

面积由原来的28亩增至80亩,

除了原有的洗砚池、晒书台、

琅琊书院、书法碑廊等景点外,

又修复了王氏故宅——普照寺、

王右军祠、五贤祠等景点。

经过修缮的王羲之故居,

重新绽放出崭新的文化魅力。

· 孔 庙 ·

孔庙,原来称文庙,

是历代祭祀孔子的地方。

据《临沂县志》记载:

“孔子庙在县治西,就在东南,宋靖康毁于火。

明洪武二年,知府罗希孟重建。

正统、弘治、嘉靖年间相继增修。

清乾隆、道光、光绪年间重加修缮。”

新中国成立以后,

政府曾多次对孔庙的主要建筑

大成殿和明伦堂进行修缮。

1997年由政府拨款,对孔庙进行全面修复,

并把博物馆迁入,1998年正式对外开放。

兰山路附近的居民都知道

孔庙以前曾为 “黉[hóng]学”,

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真正含义。

其实“黉学”就是指古代的学校。

明伦堂自明代以来一直是州学、府学所在地,

因此称为“黉学”。

孔庙不仅在明清时期为“黉学”,

新中国成立以后,

孔庙还一直作为学校来使用。

临沂三中最早的校址就在这里。

 · 天 主 教 堂 ·

天主教堂位于兰山路中段路北,

始建于1903年。

1945年9月,

临沂城第一次解放,

10月,

中共中央研究决定成立华东局。

饶漱石任书记,陈毅、黎玉任副书记。

当时局机关就设在了临沂西门里路南,

就在如今的羲之公园北门附近。

新四军的军部则设在天主教堂的后院,

与华东局隔路相望。

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新四军军长的陈毅

就在天主教堂后院的二层小楼里办公。

他当年居住过的房子,

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

新中国成立以后,

天主教堂有很长一段时间被吕剧团使用着,

他们排演了许多精彩的曲目,

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那些精彩的选段,

至今仍是许多老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而天主教堂也渐渐地成为

信教群众信仰宗教的一处重要活动场所。

后来随着东西城门的拆掉,

城市东西方向的发展,

原东西大街随之扩延,

至上世纪80年代,

已成为横贯北城区的长街。

1980年地名普查中,

因临沂前身是清代兰山县,

而其旧县署就在这条路东段路北,

故命名为“兰山路”。

《山东省临沂市地名志》(1986年版)

对此路有较为详细的记载:

兰山路西起临西一路(今通达路),

东接东关街,

长2100米,宽15米。

1976年铺沥青路面。

有临沂行署供销社及供销学校

(为历代州、县治所旧址)、

临沂支行、地委党校、

市电影发行公司(为新四军司令部旧址)、

地区豫剧院(天主教堂旧址)、

临沂三中(孔庙旧址)、

地区石油站等单位和居民住宅。

窄窄的街道,满满的传说

千百年来,

人们总喜欢用形象的比喻

来神话临沂古城的来历。

其中,

“凤凰城”、“龟驮城”传说的由来

和东西大街密切相关。

· 凤 凰 城 ·

有人说临沂是一座凤凰城,

老南门共有三层门。

头层门向正南,像是凤的头,

二层门向西拐了一个大弯,恰似凤凰的长长的弯脖,

三层门也向南,与头层门完全相对,

有二层城门楼,显得又高又大,很像凤冠;

东门、西门都是两层门,

头层门都折向北方,就像凤凰的两个翅膀;

而北门的外层门,

却是拐向西北,很像是一个大鸟的尾巴。

 · 龟 驮 城 ·

关于“龟驮城”的说法,

也是依据城的形状想象出来的。

东西大街中间高,两头低

从“木牌叉子”

(今沂蒙路和兰山路相交的十字路口)

向东到颜巷口街这一段地势最高,

就像一条大鱼的脊背。

站在这儿环视四周,都是居高临下,

无论乘坐何种车辆,

奔向四个城门,

或是向南向北进入各条小街小巷,

都是一路下坡,

省时省油,毫不费劲儿;

相反,

从四面八方往此处城中高地前进,

则是一路爬坡,

常常要费尽九牛二虎之力。

东西大街历来狭窄

并且不是临沂的商业中心,

不属繁华地带,

所以在过去,平时的行人并不太多。

但每到农历“逢五排十”大集,

或元宵佳节,

城里人、乡下人,

或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

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

他们逛庙会、

争睹龙灯、高跷、竹马、旱船,

人山人海,拥挤不堪。

东西大街的两旁楼房为数极少,

大多数建筑如庙宇、公署、豪宅等

都是平房建筑,

透露着朴实无华、稳重淡雅的气息。

东西大街的“成长之路”

东西大街拓宽

是在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完成的。

1937年,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不久,

日军飞机就开始对临沂城狂轰乱炸达几十次;

1938年春在进攻临沂城时,

又多次用大炮猛烈轰击,进城后施行“三光”政策,

大街两旁的绝大多数民房均遭严重破坏。

在日军占领的7年间(1938年-1945年),

城市面貌一直残破不堪。

▲东西大街旧照

1945年日军投降后,

共产党领导的山东省政府和山东军区进驻临沂城,

将破破烂烂的街面两旁拓宽约一倍,

把整条大街整理得笔直平坦,

整齐清洁,

为城市后来的发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础。

1970年,

当时的临沂县“革委”

(革命委员会简称“革委”或“革委会” ,

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各级政权的组织形式)

房产局

按照统一规划,

对城内的几条主要干道进行改造,

东西大街这条近千年的土路,

从此升级变成了畅通无阻的柏油马路,

道路定型后,

两侧的新建筑逐渐多了起来。

进入21世纪后,

按照市、区争创文明城市的统一部署,

旧城改造工程正在分区分片紧张进行中。

一幢幢雄伟壮丽的仿古建筑、

教学大楼、居民住宅楼拔地而起,

东西大街已成为一条现代化的道路。

如今,

这条街的两边,

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交相辉映。

人们在改造这条街的同时,

注重对历史文化的保留和延续,

街道上的古建筑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

路两侧原有的孔庙、天主教堂、

王羲之故居、老州衙署等古老建筑群,

有的保存完好,

有的修复如旧,

另有书店、医院、学校等云集此路,

使它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路。

▲全民健身运动中心

▲孔庙

▲天主教堂

▲王羲之故居北门

不急不缓的风、轻悠悦耳的鸟鸣,

还有每一个看似相同的忙碌清晨,

在无数个日夜后,

凝结为历史的缩影,

形成东西大街与众不同的气质。

岁月跌宕沉浮,文化历久弥新,

时间或许会埋葬一座城池、尘封一段往事,

但镌刻在我们脑海中的文化记忆,

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来源:临沂文旅集团微信公众号

( 编辑: 郑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