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妇幼精神在山口美丽绽放—临沂市妇幼保健院驻神山镇山口村“第一书记”工作纪实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5-15 阅读次数: 5556

摸村情,解民意,挖渠修路、组织活动、振兴产业……经历了500多个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奋斗的日日夜夜,临沂市妇幼保健院派驻兰陵县神山镇山口村第四批“第一书记”—李华锋、周彦彬两位新时代的知青,见证了一个落后村庄美丽蜕变的过程。

他们秉承“慈爱、严谨、和谐、创新”妇幼精神,把驻村当成自己的家,给百姓办实事,为村庄谋发展,用真情帮扶温暖了民心,用辛勤汗水激活了新农村建设一池“春”水,带领村民群众踏上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新征途。

深入调研,科学制定发展规划

“第一书记”工作突破口在哪里?李华锋、周彦彬用事实证明,只有把心交给群众,发自内心把群众当亲人,倾尽一切力量帮群众解难题、办实事,用实干树形象、强作风,才能真正获得群众的认可与信任。

李华锋、周彦彬到村后,带着一份新奇,更带着一份激情,深入走访调研,摸清村情民意,驻村后第一时间制作了第一书记联系卡,亮身份、树形象,尽快融入山口村。

临沂市政协副主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张艳丽实地调研村情民意

临沂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启成到神山镇山口村指导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十多年来,临沂市政协副主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张艳丽带领医院打造出了妇幼发展临沂模式,凝练了妇幼精神。本着将妇幼精神在山口落地、发芽的愿望,两位驻村“第一书记”邀请市政协原副主席王启成、市畜牧局袁力、临沂浙江商会副会长张奇夫等领导到村指导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规划,张艳丽院长也多次带领院领导班子到山口村调研、指导。两位“第一书记”根据领导指示,立足村庄实际,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制定村庄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两年任职规划。

在兰陵县委组织部选派办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他们还带领村两委班子、党员骨干及村民代表,先后多次到代村、压油沟村以及罗庄、郯城、浙江安吉等地观摩学习美丽乡村建设,拓展发展思路。

狠抓党建,夯实基层基础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驻村工作之初,村两委班子软弱涣散成为摆在李华锋、周彦彬面前的一个难题。

面对重重困难,两位“第一书记”始终坚守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着妇幼人的执着和干劲,本着“不给派出单位丢脸,实打实给山口的老百姓做实事”的信念,狠抓党建,提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他们多次召开组织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摆问题、找根因,凝聚向心力;带领村两委党员、积极分子与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党支部结对共建,并邀请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黄玉强上党课;一起到烈士陵园宣誓、参观沂蒙革命纪念馆;积极壮大组织力量,培养后备干部6名,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9名,发展党员2名。通过一系列举措,山口村村两委组织涣散的状况得到了初步解决。

为了进一步凝心聚力,两位“第一书记”贯彻“四雁工程”,充分发挥“归雁”人才作用,开展“神山镇山口村村支两委大学习、大讨论”,召开归雁(在外人才)新春座谈会,3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工作的山口籍精英积极建言献策,发挥自己的思路、资源、人脉优势,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家乡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

多措并举,服务保障民生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两位“第一书记”把村民的事时刻放在心上,他们脱下“帽子”、放下“架子”、躬下“身子”,找准让群众的“急、难、愁”的问题,把群众需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起初,村民们对两位“第一书记”也没抱太大希望,总觉得个这些干部是来镀金的,过两年就回城里上班了,但两位“第一书记”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村民们的看法。

“要想富,先修路。”当时神山镇全镇只有两个村没有实现“户户通”,山口村便是其中之一。两位“第一书记”经过多次论证,在住建局的大力支持下,筹集资金105万元完成18000平方米的户户通工程;筹集资金225万元修建了两条总长2.5公里村村通道路;兜底修建1公里硬化生产路—东钢大道。此外,他们还筹资120多万元,将1986年建成的只有七间平房的村委办公室改建为82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

道路打通了,他们又着手改善村居环境。在市、县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下,他们筹集资金861万元,对西燕子河进行治理,将原来的“污染河”变成“绿色河”;筹集资金13.2万元对5公里排水渠进行清淤改造,打造灌溉井9口,完成12户村民电网改造、10户危房改造、14户自来水改造和45户厕所改造。

“我们是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发挥我们的优势为村民办实事。”两位“第一书记”协调市妇幼保健院专家先后两次到村义诊、送药,市妇幼保健院也向神山镇中心卫生院捐赠价值136.3万元的设备;天津医科大学专家两次到村义诊并捐献一所健康服务站;爱尔眼科医院、鲁南眼科医院、临沂润视眼科医院专家也来到村里免费为白内障患者手术,并帮扶资金10万余元。他们还为村医争取外出培训机会,提高村医技术水平。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为了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两位“第一书记”筹资308万元建设山口村幼儿园,预计5月底完工,9月份招生,此项目将辐射周边6个村,惠及1.2万余名群众。他们还争取市红十字会青岛玫瑰英才基金帮扶6名学生、市妇联帮扶2名母亲和5名儿童、“沂蒙关爱行动”君发集团资助贫困高考新生4名、永胜汽修助学2名、好心人李春林帮扶孤儿、市技师学院“助学扶智”46人入学等。在他们的联络下,临沂九中开展“走进山口小学手拉手活动”,为贫困学生捐赠学习用品、生活用品;沂蒙爱心使者团队也来到山口小学,为孩子们建设“沂蒙爱心使者书屋”,并为特困学生提供助学金;江苏大学伯藜支教团在山口村小学暑期支教20天,并为贫困家庭提供帮扶资金,东钢矿业有限公司也捐赠35万元。市县文广新局、市慈善总会、市团委、市红十字会、市社会福利中心、县政法委、县爱卫会、县残联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共计帮扶资金96万余元。

路平了,景美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幸福指数越来越高。“第一书记”把驻村当成了自己的家,从刚开始称呼“你们村”到后来的“咱们村”直到现在的“俺们村”,他们真真正正融入到了这座美丽的乡村。“衷心感谢党,感谢临沂市妇幼保健院,给我们送来了真正带领全村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说起“第一书记”,山口村的村民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发展产业,助力强村富民

“要想知道富不富,看看腰包鼓不鼓。”怎么样才能让老乡们的口袋鼓起来?这是驻村“第一书记”日思夜想的大事。他们积极招商引资、发展特色项目,带领村民群众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两位“第一书记”首先与山东太平洋印刷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拟投资40万元建设扶贫车间,鲁霖包装厂也主动为山口村免费制作了一批“第一书记”助推农副产品纸箱。投资300万元556K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投资22万元沂蒙老街二期“印象兰陵”项目......一个个项目给这个平静的山村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

对外招商引资,对内发展特色产业。经村支两委、党员和村民代表、致富能手、新型职业农民等多次讨论、论证,大家集体决定依托山口村经济合作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项目和高效有机经济作物种植。在两位“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山口村筹备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和种植合作社,并多次参加“第一书记”任职村优质农产品展销会,同时依靠派出单位的支持,多方推介大蒜、蒜薹、葡萄、鸭蛋、香肠等特色农产品。

为彻底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盘活农村土地,村两委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将历任村干部顶工资所种的集体土地“干部田”公开竞包,摘掉“干部田”帽子。2018年9月29日山口村集体土地承包竞包圆满完成,10月1日承包合同全部签订并缴纳承包费。2019年9月,山口村又对集中清理出的400亩山荒公开发包,受到了广大山口村民的一致好评。

崇德向善,促进乡风文明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第一书记们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通过村广播、宣传标语、广场演出、科普教育、电影展播等多种形式,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宣传红色文化,传递致富真经。重阳送暖、春节走访、欢乐端午、共享中秋,一个个节日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生活。“美在农家、美在我家” “好媳妇” “好婆婆” 等评选活动,增强了群众崇德向善、脱贫致富的信心。作为“第一书记”派出单位的市妇幼保健院,也多次走访慰问贫困户、困难群众和老党员等,向他们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30多万元,鼓励他们重树信心、克服困难、勤劳致富。

为了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群众全程参与到文明乡村建设当中来,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山口村还建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围绕文明村居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社会公益事业、社会大型活动等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为建设安全、文明村庄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党心换民心,黄土变成金”。两年来,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在山口村全体村民的大力配合下,李华锋、周彦彬两位“第一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认真履行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发展村集体经济、提升治理水平的工作职责,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累计协调争取使用资金2300余万元,让整个山口村的面貌焕然一新,山口村也先后被评为“省级卫生村” “省级科普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市级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县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等。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李华锋、周彦彬两位“第一书记”以真心换民心,以实干办实事,全身心拥抱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用实际行动叫响了第一书记品牌,谱写出一曲扶贫赞歌,激励着山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临报融媒记者 孔令华 通讯员 刘海清

( 编辑: 吕金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