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钩沉 | 烽火硝烟 沭水县(上)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6-10 阅读次数: 26612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发起了企图全面吞并中国的侵华战争。在国家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挺身而出,在敌后展开游击战争,到1939年,山东已创建起了鲁中、鲁南和滨海三块互为犄角的抗日根据地,初步形成了互相联系与配合的三大抗日战略区。

1、沭水县——滨海区西大门

在日寇点线占领的情况下,为广泛发动群众,更加有力地打击敌人,我党在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里打破原来的地域区划,建立了许多边联县,或将大县分划为若干小县,以便开展工作发动群众,开辟和巩固新的抗日根据地。

当时,板泉崖(今莒南县板泉镇)、洪瑞(今河东区郑旺镇北)、朱仓(今临沭县朱仓镇)一带为临沂县的老五区。这块地区南北长近百里,东西宽亦有数十里,南有苍山,西有沭河,东、北部是丘陵地带,处于三块抗日根据地夹角地带,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同时,该地区农产丰富,交通便利,民间小商业也较发达,是一个值得争取的战略要地。

1940年10月中旬,山东纵队二旅五团(原一支二团)团长刘涌率部队从十字路一带向临沂五区挺进。途中于家湖一战,生擒伪临沂五区反共“自卫队”总司令郑德顺,俘虏60余人。此役加上其他一系列战斗,使临沂东部敌伪势力土崩瓦解,伪县长陈冠华狼狈逃窜,临沂五区沭河东岸大片地区获得解放,广大人民群众喜庆新生。山纵二旅随即派出民运科长曹宇光为团长的工作团,协助地方进步人士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区、乡政权。根据形势发展的需求,不久滨海地委作出以临沂老五区为基本区域建立临东县的决定。1940年冬,中共临东工委建立。翌年2月7日,临东行署在韩家村(今临沭县青云镇韩家村)成立,吴镜(吴冶山)为工委书记兼行署主任。同年6月,临东工委正式改为中共沭水县委,吴镜任书记。县委下设秘书处、组织部、宣传部、敌工部等;临东行署改建为沭水县政府,同时召开沭水县第一届参议会,选举王子虹为沭水县县长,吴作林为县参议会参议长,周佩廉为副参议长,县政府设秘书处、民政科、财政科、粮秣科、经建科、文教科、武装科、司法科、公安局等工作部门。此时全县划为板泉、新建、兴云、青云、苍山、朱仓(后改称玉山)、石河、洪瑞等8个区。此时的沭水县,位于莒南县、临沭县和临沂县三县交界处,横跨沭河,地域包括原临沂县五区全部和三区相公庄以东地区,总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25万。

1944年,沭水县增划汤河区,10月,相公庄以东地区解放时又增建临东区,此时沭水全县为10个区:板泉、兴云、新建、洪瑞、汤河、临东、青云、玉山、苍山、石河。

1940年12月临东工委建立时,全县党员不足百人,1942年全县党员发展到1173人,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全县党员2400人。沭水县为滨海区西大门,沭水县人民不断打击敌人,使日本侵略军“蚕食”沭河东抗日根据地的野心不能得逞。1941年12月渊子崖保卫战中,渊子崖村自卫队员及男女老少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打死打伤日伪军100余人,成为“抗日楷模村”。

1944年1月,沭水县各区掀起参军热潮,县长王子虹冒着大雪亲自抬花轿迎接入伍青年,在抗日根据地内传为佳话。

2、于家湖一战,解放了沂沭河两岸大片乡村

临沂五区的许多地主豪绅家里都豢养着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护兵,平日为非作歹、鱼肉乡里,特别是以所谓总司令郑德顺为首的反共自卫团全都驻扎在于家湖村(今板泉镇境内),他们以抗日为名到处抓人筹粮派款、敲诈勒索无恶不作,百姓无不恨之入骨。

1940年10月15日,山东纵队二旅五团奉命解放临沂五区,他们决定首先攻打地主豪绅反共武装盘踞的于家湖村。经调查,该村有将近20户地主,为首的地主韩德光沿着村庄四周的土围子修建了9个炮楼,并在村庄中心修建了一座三层高的炮楼,楼门窗都用铁皮包着,各层楼四壁均建有枪眼和炮眼,每个枪眼和炮眼都装有活动铁板,枪炮抽回时,铁门自动堵住,外面的子弹根本打不进去,故这个炮楼又称“保险楼”。韩德光和50名护兵住在里面,他又和土顽郑德顺相勾结,共有200余人,专门对付抗日根据地和八路军。

五团根据上述敌情和山纵二旅命令,于10月16日早发起攻击,五团团长刘涌亲率一营占领于家湖东岭高地,并控制南侧,二营、三营佯攻三义口,阻击柴子敬顽部的增援,时任五团独立第四营营长的纪心如带领独立第四营从北侧向于家湖进攻,并控制西侧,防止敌人逃跑,于家湖村被八路军部队四面重重包围。战斗持续到17日中午12点多,我军对敌人展开政治攻势,纪心如喊道:“我叫纪心如,你们被八路军包围了,快投降吧!八路军优待俘虏,缴枪不杀!这是你们的唯一出路,继续顽抗,死路一条。”1个小时后,郑德顺派人提出:“要纪心如营长从北大门进村谈判。”同志们怕出危险,都不同意纪心如前往,纪心如笑着说:“现在我们兵临城下,敌人处在危险时刻,我进村郑德顺不敢把我怎么样,即使万一发生意外也不要紧,树倒山还在,同志们将他们消灭就是了。”说完就带着2名警卫员向北大门走去,纪心如叫开北大门,昂首阔步走进郑德顺的司令部。谈判中,他向郑德顺反复讲了“投降不杀,发给路费,人人可以回家”的政策,郑德顺不甘心缴枪投降,竟提出所谓和平解决,各走各的路,纪心如严正地说:“你坏事干那么多,投降后不杀你,就给你很大面子啦!”说完带领警卫员就向外走,地主韩德光急忙跟上来,陪着笑脸小心地说道:“再谈谈行吗?”纪心如答道:“没有什么好谈的了,既然不肯投降,咱们就走着瞧吧!”走到北大门口,韩德光叫守门兵打开大门,纪心如营长带着警卫员径直而去,回来就向刘涌团长汇报了谈判经过,刘团长说:“不投降咱就打,要消耗敌人的火力,可采取火攻战术。”接着研究了火攻作战方案。

纪心如召集住在于家湖村东南角的20余户村民开会,动员他们把家中的重要财产转移出去,并把家中的辣椒、旧棉衣、煤油交给八路军,并明确表示,群众的一切损失,八路军会全部赔偿。天黑后,东南风越刮越大,部队先把老百姓安顿好,然后把辣椒、旧棉衣运到东南角一屋山头处,泼上煤油,点上火,霎时间,火光冲天,滚滚浓烟直向村子里卷去。同时,纪心如带领战士把围子墙扒开了一个大洞,五团的战士迅速从洞口冲进去,将“保险楼”团团围住。这时郑德顺部下早被浓烟熏得头晕眼痛,无力应战,纪心如趁机向“保险楼”内喊话:“郑德顺你看看,大街小巷全是八路军,何去何从,你自己看着办吧。”郑德顺从楼上发话,表示愿意投降,条件是不要杀他,放他及其部下回家。纪心如请示刘涌团长后,答应了他们的条件,率部投降。

这次战役打响了解放临沂五区的第一枪,震动了整个临沂五区,孟家寨子、三义口、养鱼池等地的土顽,四散逃窜,土崩瓦解,彻底解放了反共顽固派经营盘踞多年的临沂五区。

打开于家湖,解放了临沂五区沭河两岸的大片地区,沟通了滨海和鲁南地区的联系,为建立临东行署(后改为沭水县),巩固和扩大滨海抗日根据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临沂五区解放后,五团和独立团第四营开到韩家村、板泉崖一带,扩军安民。

山纵二旅政治部派工作团到五区开辟工作,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当年11月22日,在刘庄村东岭“龙泉寺”召开大会,会上成立了板泉抗日民主区政府,公推纪心如为五区区长。会后,又发动群众选出各村村长,并领导建立了各抗日群众团体。

作者:郭广阔

( 编辑: 全逸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