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轶事 | 莒南县岭泉镇:凤凰双搭翅的传说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6-11 阅读次数: 19564

莒南县岭泉镇:凤凰双搭翅的传说

凤女儿的双翅折断了,再也不能起飞和翱翔了,她的巨大躯体从此定格在这里,磨盘大的凤头朝向西北,以这里的一片松林高地为枕头。凤体成西北东南走向,约有500多米长。

恐龙之乡莒南县岭泉镇驻地西北方向4公里,东西并排坐落着两个一沟之隔的小村庄,水沟呈南北走向,沟东村叫东高家岭村,沟西村叫西高家岭村。每逢雨季来临,沟水涨满,给过往的行人造成不便。于是,东高家岭村在此修建了一条东西走向的拦沟大坝,坝顶成为通往东、西两村的行人通道。

水沟的年代之久无据可考,但这里的地理自然景观丰富,其中,凤凰双搭翅的民间传说就发生在这水沟旁、大坝下。

相传宋元年间,驻守在马鬐山的抗金队伍红袄军,声势浩大,深得民心。与红袄军同住一山的有巨鹏大凤母女,母亲经多见广,老练沉稳,经常暗中为红袄军首领杨妙真保驾护航,女儿尚是一只雏凤,身肥体胖,尚缺飞翔历练。随着年龄的增长,雏凤开始想学妈妈那样做事,经常缠着凤母亲要事做。某年夏季的一天,历练雏凤女儿的机会来了。

杨妙真和她的丈夫李全吃过早饭,带着大批随从和车马,从马鬐山上下来,去现在位于道口镇以南沭河东岸1.5公里处的介米头(清朝以后叫介脉头)这个村子,把通过沭河水运到此的一批军粮大米解运到马鬐山。凤母亲便派女儿保护杨妙真和她的队伍前去沭河岸边解粮。杨妙真的大队人马沿着往日解米的路线前行,举旗纳彩,鸣锣开道,人簇马应,好不气派。尽管天气炎热,但士气高昂,沿途一路,凤女儿紧随队伍其后,不断用她那还不够丰满的羽翅搏击长空,为旅途上杨妙真的大队人马送上习习东风。队伍行至中途,大家都觉得有些累,杨妙真下令休息,就在大家停下来刚要喝茶之时,不经意间发现刚才还骄阳似火,瞬间就日色曚昽,翠荫遮光,凉意习习。人们举目抬头观看时,只见头顶上一大片浮云好像一把漫无边际的大伞遮盖着,其实这是雏凤升飞高空,在用她那庞大的躯体和翅膀为休息的队伍遮阳避暑呢。杨妙真及随从人员误认为这是要变天了,于是便传令大家不再休息并赶快策马前行,队伍往前走,这块浮云也跟着前行,行者快,它也快;行者慢,它也慢。杨妙真及随从人员都被这一块怪云的跟踪吓出了一身冷汗,心想“今日天不助行,必须赶快前进”。杨妙真下令,叫大队人马以最快的速度往前赶路,以保证按时完成解粮任务。等到队伍快要到达目的地时,突然间,大片浮云不再同队伍如影随形了,上空云去天晴,烈日蒸人。不多时,人们便听到队伍后方发出一声重物落地的巨大声响,巨声响处,尘土扬起,草木横飞。

凤女儿原本体重,飞翔起来就很吃累,况且又是雏凤的第一次出征,在随杨妙真的队伍护航的前段路途上,凤女儿本已飞得累了,加上后来队伍休息时她居空盘旋,队伍急行时她又凌空翱翔,凤女儿早已累得精疲力竭。所以,当她看见解粮队伍快要到达沭河了,她就想寻个地方落架休息,哪成想因自身太重,飞得太累,间或缺少软着陆的技巧,所以就一下跌落到两个高家岭村中间的水沟里。这只雏凤在高空中盘旋飞行时,便看中了东高家岭西北500米开外的那一片茂密的松树林和大坝下面那银带、石潭、玉溪、双龙泉等景观,认为这里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好地方,于是便一头扎在这里。凤女儿的双翅折断了,再也不能起飞和翱翔了,她的巨大躯体从此定格在这里,磨盘大的凤头朝向西北,以这里的一片松林高地为枕头。凤体成西北东南走向,约有500多米长。凤尾就依附在东高家岭大坝以下。她的右翅搭在东高家岭村家后西北角略成西北东南走向的一条小岭上;她的左翅搭在西高家岭家东、大坝以西略成西北、东南走向的另一条小岭上。

当年雏凤落架的那片大松林,景致奇好。每当盛夏来临,林中青裹翠绕,绿竞碧让,树下繁花次开,蜂飞蝶唱;树上碧空当洗,日影羞藏,蝉鸣一片,群鸟朝凤;枝节口开,缝滴道流,滚烫如蒸。很多老者携童到此取了松油,以粘补手脚之皲裂。年复一年,相传有琥珀形成,可惜人们无缘相遇。冬日来临,风声呵谷,林涛阵阵,干响枝唱,威武萧萧——这里的松树干枝挺拔,倔强峥嵘,傲然矗立。松叶的颜色也随季节变化呈现出不同色彩,春发绿,夏染黄,秋赛橙,冬透红,四季轮回,渲染出一道亮丽的凤景线。成熟了的松籽像黄豆粒大小,成椭圆形,倘若吃到它的果仁,香味满口,芳香四溢。就连松针的大小、形状、质地也与众不同,针叶似倒垂的柳树叶,质地坚硬可以当小铁铲用。相传一窈窕淑女和其才貌郎君到此春游,想在田间采挖春草却忘记带小铲,便小心翼翼地折一片松针做铲子。后因环境的改变,这些胜景荡然无存。

凤凰在此降落的故事在东、西高岭两村乃至四乡八里一时传为佳话。有官宦人家到此求仙拜凤,以求官升三级;有莘莘学子到此祷告,以求皇考得中;有穷苦百姓到此上香叩头,以求仓廪谷满;还有老弱病残者到此跪拜,以求强体健魄;更有孝者到此行善怜民,为父母乞寿消灾……后来东高岭村有人带头筹集资金,在当时凤凰栖息地的东侧,也就是现在东高岭建了一座凤凰庙,庙内设着香案、茶几,正堂当中的北墙上挂着一张凤凰涅槃的彩像,彩像两边挂着曲阜孔家一位名人给东高岭村写的两幅卷轴篆字对联。有了凤凰庙,善男信女你来我往络绎不绝,一度香火极旺。另外庙内还配备了一辆大把车、一架抬盒、一套锣鼓家什,每逢两村节日喜庆、官巡民迎、学子取仕、嫁娶迎送、五谷丰登、遇雨无淹、遇旱无欠,大家都要到这里鸣锣击鼓、焚纸烧香、张灯结彩、拱手叩拜,以表对这只凤凰保一方平安的感激,庙内外即刻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这座凤凰庙后来被拆。

整理:汲长连

莒南县壮岗镇东演马村传说:凤凰山与演马庄来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莒南县壮岗镇东演马村北有一座海拔66米的凤凰山,历史悠久。相传秦朝时期,这座小山前面的一棵黄茶树上曾栖过一对凤凰,在树上筑巢垒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当地人把此山叫做凤凰山,后来山前的村庄出了一位娘娘,凤凰山的名声就更大了。

隋末瓦岗寨的英雄好汉慕名来到凤凰山下,一棵数人合抱的黄茶树长得非常茂盛,于是他们就驻扎在山前,操练兵马。山前有一块长1000多米、宽800多米的平展土地,足够数万人排兵布阵。他们在这里建练兵场、演马场、住所、指挥台,并且打井饮水。在此地以北5公里有饮马泉(后改名饮马庄)、聚将台(今庄名),东南12里设点马场(今江苏赣榆县庄名)。唐初这些英雄好汉成了开国功臣,山前的村民把此庄叫演马庄。清朝乾隆年间,演马庄冯氏家族一部分迁到庄西南2里的地方安家落户,后来形成一个小庄,为了区别两个村庄,清朝后期把东边演马庄叫大演马庄,西南的小庄叫小演马庄。新中国成立后,上级按方位把大演马庄改为东演马庄,把小演马庄改为西演马庄。

唐朝时期,南方来了一位地理先生,详细地观察了凤凰山的地貌,说此山不高,山顶像个鏊子,不如叫鏊山好。于是,后人一代传一代就把凤凰山叫做鏊山,后来又把鏊山演变成傲山。

1940年2月24日(农历正月十七日),抗日名将常恩多指挥57军111师,在凤凰山上同日寇进行了一场血战,歼灭日伪军450多名,这就是震惊鲁东南的凤凰山大捷。2003年,东演马村“两委”决定把傲山恢复为凤凰山,并且在山顶建立凤凰山纪念碑。

两千多年过去了,凤凰山前的黄茶树又焕发了青春,依然是枝繁叶茂。

整理:冯写元 冯守章

( 编辑: 全逸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