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轶事丨莒南县十字路街道:朱家汪传奇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7-30 阅读次数: 15313

莒南县茶棚山北面的龙潭河,从西流到此处,因地势所致,流到这里拐了一个弯,在拐弯处形成了一个大汪,这就是朱家汪。别看这汪不出奇,却有一段传奇的故事。

朱家汪的故事得先从某个生意人说起。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莒州人,做了点小生意,他为人诚信厚道,正直善良,做生意老不欺、少不瞒,很受人们称道。

有一年,他贩了一批货物,到北方一个大城市去售卖。一天,他到一个饭馆用餐,发现饭菜味道好,价格还很便宜。此后,他就常到这家饭馆用餐,去的次数多了就和这里的掌厨店小二混熟了。这天,生意人又来到饭馆,和店小二打了招呼后,坐在桌旁等候用餐。这时,一个年纪约50岁上下的长袍人,在伙计的带领下来到饭厅,那伙计用手指着坐在那里的生意人对长袍人说:“就是他。”长袍人笑容满面地走到生意人桌边说:“这位兄弟您好,听说你是山东莒州人?”“是啊。”“你住城里,还是乡下?”“我住在离城几十里处的南边乡下。”“那咱们是老乡了,我也是莒州人,家在十字路东边。”

生意人一听很高兴,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到故乡人,于是就满面堆笑地问那长袍人:“老乡,请问您贵姓大名,何处高就,怎么知道我是莒州人?”长袍人说:“在下免贵姓朱,贱名朱水生,这所饭馆即本人所开。我听伙计说,你是莒州人,故前来相见,并有一事相烦。”生意人慌忙站起说:“不知朱掌柜有何事相托,在下一定尽力而为!”长袍人说:“我很长时间没有回家了,怕家中老少惦念,今烦老乡给捎家书一封,不知可否?”生意人说:“这是小事一桩,为弟一定捎到,请把书信拿来,我准备明天就回乡。”长袍人说:“书信我还未写,今天我请客,咱弟兄俩喝两盅。”生意人说:“也好,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时间不长,一桌丰盛的山珍海味就备齐了,两个老乡喝起了见面酒。

第二天,生意人带着朱家的书信起了个大早就上了路。回到家中后,妻儿相见,休息一晚。睡醒吃罢早饭,他带上书信奔十字路方向走去。

到了十字路东,生意人就按照朱掌柜交信时嘱咐的话,到赤眉山东边,路北茶棚里,找一个卖茶的老者,向他打听朱家汪村所在地。他边走边看,一会就看见北边有茶棚一处,里面果然有个慈眉善目、鹤发童颜的老者,正在擦拭茶壶、茶碗。生意人走到老者跟前深深一揖说:“老大爷您好。”老者见有人施礼问候,也还了一礼,问:“客人有何贵干?”

生意人说:“我是给北方做买卖的朱家捎信的,请问朱家汪村怎么走?”老者说:“从这往北几百步处有一条河叫龙潭河,沿河往下不远处有一大水汪,那就是朱家汪。你到朱家汪南边那个大石台上,大呼三声‘我是给北方朱家捎信的人’,就会有人来接你去朱家汪了。”生意人谢过老者,就朝他所说方向走去,果然有一大水汪,南边有一大石台,他站到石台上大喊了三声,不多工夫,就见一个身穿黑衣的人,手拿两面旗子分水而出,到了岸边说:“请随我来。”执旗人前头带路,生意人随后,沿着一条很宽的大道向水中走去,走不多远,看见一座高大而气派的门楼,上方匾额上有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朱家汪”。再往里走就有熙熙攘攘的行人,他们的衣着都很华丽,面貌和体态俊俏端庄不似寻常之辈。又过几道门后,出现了一座宫殿,金碧辉煌,雕龙画凤,造型奇特。执旗人把他领到宫殿大厅说:“北方来的捎信人到。”只见一个身穿紫袍、头戴三山王帽的人,从座位上站起来略一拱身,说:“请客人进来说话。”生意人有点拘束地还了礼,早有人搬过带有雕花的椅子让他坐下。紫袍人说:“客人一路辛苦,不远千里为我家传书,我在这里谢谢您了。”生意人把书信呈上,紫袍人拆信观看,面上浮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向生意人问道:“您还没用饭吧?”生意人说:“没有。”于是紫袍人就吩咐人安排饭菜招待生意人,并说:“要用上等的酒菜招待客人。”

过了大约一刻钟,就有人过来请生意人,把他领到不远处的另一个厅堂,生意人一看,从门窗到屋内陈设都很讲究,厅内桌上摆满了山珍海昧,有几个相貌堂堂、穿着华丽的中年人和青年人,同时站起来请生意人入席。生意人落座后,这几个人说:“我们连同在北方做买卖的朱水生,都是老人(即紫袍人)的儿孙,请客人不要见外,咱们一起喝几盅。”于是,他们十分殷勤地轮流敬酒劝菜,生意人边喝边品着酒的味道,真是绵香可口,余味悠长,心想:“这可能就是人们说的‘琼浆玉液’吧!”轮流敬完酒后,一中年人说:“光喝酒了,忘了客人还没吃饭。”于是就叫人上饭,少顷有人端来两碗面条,热气腾腾,色泽微黄。中年人说:“我们都吃了,请客人用膳,我们就以茶相陪。”

生意人这时也觉着有些饿了,就端起面条吃了一碗。放下碗后,老人的儿孙们劝他再吃一碗,他说“饱了”。众人又劝他住下玩几天,生意人说:“家里有事情要办,不能久留,今天就回去。”他们也没强留,就吩咐人送客。这时执旗人过来,仍在前边执旗带路,与来时一样,又从原来的大道上走到了大石台,执旗人说了声“客人走好”,一转身便不见了踪影。

生意人从原路返回,走近茶棚前就闻着清香扑鼻,抬头一看,见老人正在茶桌上倒茶,已倒满一杯放在桌上。老者端起茶杯叫生意人用茶,生意人就接过杯子喝了,喝罢与老者告别,奔上大路,顿觉两腿轻松,足下生风,不一会就到了自己家门口。

生意人回到家后,把所见所闻向妻子叙述了一遍,妻子听后道:“那肯定不是人,准是些妖魔鬼怪。”生意人说:“不可能,他们衣着华丽、相貌俊朗,而且很有礼貌。”妻子说:“要是换我去送信,看到一片水汪,我绝对不敢下去。”生意人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为人做事,要以诚信为本,遵守诺言。我既然答应人家把书信捎到,就不能反悔。”妻子听了丈夫的一番辩驳后说:“你说的这些道理都对,但你给人家办完事后,那酒饭可不能乱吃呀,你想,水下怎么会有那么多山珍海味呢?”生意人说:“那酒饭我本没打算用,可我转念一想,人家真心实意招待,如果不吃,就说明我不相信人家,所以才吃了他们的酒饭。”妻子又说:“要是他们的酒饭是好东西做的,他们怎么不吃面条呢?”生意人说:“好了,睡觉吧。”说到这里,突然感觉胃里像是有东西在翻动,接着就“啊”地一声,吐了出来。妻子说:“我说不是什么好东西吧,这就开始吐了。”夫妻二人往地上一看,吐出来的根本不是什么面条,而是些像泥鳅样的东西,在地上乱蹦乱跳,但蹦了一会都直挺挺地不动了,闪着金光。生意人拿起一根在手里掂量掂量,重重的,这不是金条吗?!不知是真是假。

第二天,生意人把金条拿到金铺里让掌柜的看,掌柜的接过来用试金石一试说:“这是纯金的,我经营金铺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纯的金子呢!”之后,生意人用这些金条置办了土地,建设了很气派的宅第,开了几家店铺,一直恪守着他为人处事的宗旨,诚信经营,生意越做越大,遂成一方巨富。据说,他和他的后人还经常到朱家汪祭拜呢。

阎维朋 整理

( 编辑: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