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悦读:“鲁南五大调”传承人访谈记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8-17 阅读次数: 6204

鲁南五大调是一种流行于鲁南郯城、马头一带的曲种,因包括《淮调》、《大调》、《玲玲调》、《满江红》和《大寄生草》五个曲牌而得名。保存下来的共有130首,2008年,鲁南五大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遍布在全国各地,临沂“国家级”非遗只有四个,鲁南五大调乃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其文化的渊源影响和历史地位。

鲁南五大调曾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被当地人誉为“老百姓的细歌雅曲”。但是鲁南五大调不同于一般的民歌,曲子十分高雅,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所以有人说,鲁南五大调的唱词犹如空谷之兰,虽是山野一草,也可登大雅之堂。演唱时,歌声婉转曲折、起伏跌宕,让聆听者很快沉醉在在美妙的旋律中。2020年8月12日,笔者来到著名的历史文化重镇---郯城县马头镇,分别拜访了五大调的第三代传承人:柏文泰和杨新儒两位老艺人。

杨新儒老师,今年已近80岁高龄了,市级第三代传承人。常年致力于鲁南五大调的文化保护及传承,本人擅长说唱表演,其唱功、表演功夫了得!尽管身体抱恙,但听说我们到来,仍坚持到镇里的文化广场上等候。短暂的问候和交流,杨老师与爱徒徐振清(第四代市级传承人,音乐表演硕士)拿起桌子上的蝶碗,筷子,茶杯,一场即兴表演就开始了。看到他们娴熟的技艺,不禁让人惊叹。

柏文泰老师,83岁高龄,省级第三代传承人。年轻时,曾是一位优秀而淳朴的音乐老师。退休后,全身心投入鲁南五大调的传承事业中,在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柏老师的身影,只为让观众欣赏到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听说我们来访,专门在自家的新房子等候。已是耄耋之年,听力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对艺术的热情却只增不减。柏老师用三弦即兴表演了一段五大调的曲段,还与爱徒徐振清一起给展示了他们传承人的牌匾以及早年演出剧照。(1982年山东画报刊登的五大调演出照片,柏老师在弹奏扬琴。)

通过这次与五大调传承人的亲切接触,了解到郯马五大调目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难题:一是现有曲目的保护和演出团队的发展。从现在学唱和演出的人员来看,以中老年人偏多,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二是文化传承队伍建设的充实加强。急需投入专业技术力量,使鲁南五大调有新内容、新曲调、新面孔,给五大调注入活力;三是关于理论性和思想性的层面太少,忽视了非遗项目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二者之间的联系,要开展技术性研究,也要作理论思想性的研究等文化氛围上的宣传。在此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能贤之士一起关心我们身边的非物质文化生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支持力度,让鲁南五大调在鲁南地区大放异彩。

图文 临报中老年记者团 马建宏

( 编辑: 范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