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雀·散文丨蒙山顶上杜鹃红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9-01 阅读次数: 6225

世界名山大都是山峦自然生态美和人文景观美的综合体。“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东山”即蒙山。每年四五月份,蒙山的山梁和坡地上绽放着一簇簇红艳艳的杜鹃花,既昭示沂蒙革命老区鲜红的底色,又象征老百姓红红火火的好生活。近日读尚红云的散文集《走过冬雪的春天》,文章情感真挚,富有乡土气息,文字清新自然,犹如蒙山山顶上的杜鹃花香和淳朴的沂蒙乡风扑面而来。

新世纪以来,各类文学体裁都有很大发展,散文步入“井喷”时代。散文本身就是大众文体。随着人们文学素养的普遍提高,再加上受“鸡汤文化”和自媒体便利性的影响,很多人喜欢用散文随笔的形式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思想、生活及情感轨迹。尚红云就是在这个大潮中从沂蒙山区涌现出来的一位女作家,不惑之年拿起笔书写起岁月感怀、人生感悟,追逐学生时代的文学梦想,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的诗句表达了灵魂深处爱故土、爱亲人、爱国家的情怀。我们处在一个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交汇交融的年代,但我们骨子里有农耕文明的基因,因而看到某一景物,或无意翻看某一张旧照片,夜深人静掀动心灵记忆时,感情会折回到那个年代的故乡和故事里,上学路边的一朵野花或田间劳作的老农背影都会成为抒发情感的对象。尚红云散文作品的最大特点是脚踏沂蒙大地,抒发了对故乡、对亲人的爱。“晚饭后出去散步,路过一处民宅,一位大姐正在屋外用泥巴炉烧开水,那久违的泥炉让我驻足,勾起了对历历往事的深情回忆。”因为三条泥巴腿的炉灶曾是全家一日三餐的寄托和少年时代心灵的温暖。这本散文集分为岁月芬芳、爱的接力、走过冬雪的春天、身边风景、东篱香径、食在沂蒙等六辑,没写惊天动地的大事和时尚话题,都是木匠、煤球炉、纺线车、老粗布、小人书、缝纫机、老怀表和蝉鸣、集市、炊烟等日常生活的人、事、物,折射出尊师重道、孝老爱亲、兄友弟恭、和睦邻里、雪中送炭、扶危济困、守望相助、投桃报李的品德和风尚,闪耀着对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亲人的挚爱,传递出向善向上的正能量。在尚红云眼里,庄稼汉的旱烟袋“吸进的是希望,吐出的是惆怅,那缥缈悠长的烟圈似乎就是人生百味”。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尚红云的散文大都是特定环境下的即兴之作,文风朴实,如山涧奔淌的溪流,语言清新自然,没有雕琢的痕迹。“炸年货这天,家家就像办喜事忙碌一整天。母亲将萝卜锼成丝再剁碎,均匀地撒上细盐,腌制出水,用细纱布滤去水分,放上胡椒粉等大料,再和白面搅拌,如果有条件也可以用豇豆面,炸出的丸子更香。家境好的人家会炸点松肉丸子。”《难忘女儿高考季》一文着重写了父母“想尽一切办法从外围给她创造轻松舒缓的冲刺环境”,“女儿的高考终于在全家人的焦虑和忐忑中拉上了帷幕”和等待高考成绩的焦灼、女儿跨入首都高校的兴奋,把沂蒙山区一双夫妻关心子女高考的这件事情娓娓道来,让人身临其境。像《母亲心头的故乡》《总有一些人来不及说再见》《木炭火烧》《鏊子煎饼》等篇目,读起来亲切流畅,心头一热。可以说,记录传统农村里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孩提时代那些在田野炕头天真淘气、亲近自然的趣事,也是点燃一束乡愁记忆的火焰。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形散”是指题材广泛,结构自由,不拘写法。“神”是说散文有“精气神”。“神聚”也是“魂聚”,虽然看起来有些“散”,其实有“一线串珠”的情感、神韵和灵魂。中国正由乡村中国向城乡中国转型,当下的作家还是以写熟悉的乡村生活为主的乡土散文、乡情散文居多。乡村生活大家都熟悉、司空见惯,但要写出新意谈何容易,高品质的乡土散文作品必定是真为骨、善为魂、美为形,三者交融。“十步之泽,必有芳草”。俗话说:“文无定法,贵在得法”,好散文要害是说真话、抒真情,把掩埋在日常平凡生活中的粗糙的能触动心灵的珍珠粒找出来,用心用情打磨,表达自己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的真切体验和感悟,激活读者的味蕾与记忆,引起情感共鸣。尚红云就是一位实践者和探索者。她在《人生如菊》中写道:“无论野生盆栽,都以最美的姿态展示给世人,即便无人欣赏,也努力绽放。就算没人鼓掌,也要优雅谢幕。”这既是她的人生态度,也是她的创作态度。当然收入此书的散文,质量不够均衡,有的略显粗糙,如果在聚神、细节挖掘和文字润色方面再下番功夫,她的散文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

人的生命过程其实就是一路花开,或早或迟,或安静或热烈,或寂寞或璀璨,自己的愿望、汗水和根须的深浅决定着人生的成色和形状。愿尚红云像蒙山杜鹃花一样,栉风沐雨,深耕细作,持之以恒地讴歌脚下的土地、躬身前行的沂蒙乡亲和暖心暖肺的亲人,写出更多有时代热度、生活深度和心灵温度的好散文,为新时代的沂蒙文学增添一抹色彩、一缕芳香。

作者:厉彦林

( 编辑: 吕金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