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寻迹丨响河屯—我魂牵梦萦的故乡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9-02 阅读次数: 21117

我的老家响河屯,是一座历史悠久、文蕴丰厚、山岭奇特、涑水滋润、远近闻名的古村落。它位于临沂城西郊,坐落在涑河南岸,古时距沂州府西门十八里,现为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兰山街道办事处辖内。响河屯东有胭脂山,西有卧虎岭,北依小涑河,南靠大灌渠。东西有山岭屏障,南北有涑水环绕,堪称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

⒈响河屯的历史渊源

响河屯于公元1319年(元朝延祐六年)建村,在临沂城西部近百里范围内,响河屯算是建村最悠久的一个村庄。据《沂州府志·山川》载:“红石澎,县西十五里,即邱城东北,夹涑河水两岸,水中石骨峻嶒,形成空洞,声闻数里,响河屯,遂以此名。”

建村初期,响河屯居民大都沿涑河南岸走势修建住宅,体现出人类亲水的自然特征。至我记事时,村庄已形成东西三里的狭长带状,村中一条大街贯穿东西,有村居五百余户,人口三千余人,是城西较大的村落之一。

据民间世代相传,古时的沂州城为“龟驮城”,城下有一神龟将城支撑托起。若遇天塌地陷、山崩地裂,神龟就会把城池用背托起,使城中百姓及建筑免受灭顶毁城之难。清朝雍正年间的郯城大地震,把鲁南、苏北、皖东的所有城郭与民房夷为平地,方圆千里成为赤地,荒无人烟。而沂州城池安好,百姓安居,全赖神龟护佑,免遭此难。与之遥相呼应的是,响河屯村东胭脂山下涑河道内住有一对神螃(螃蟹),该神螃吞云吐雾,若隐若现,声如雷鸣。神螃根据水情大小发出轰鸣之声,水情平稳之日,其轰鸣之声数里之内皆能闻;洪水来临之时,其轰鸣之声可传十数里之遥,以警示此方百姓及时躲避,免遭灭顶之灾。村内河边建有一“神螃庙”,香火旺盛,接受民众祈福,以拒西来之水,保沂州百姓免受洪水之害。

响河屯四面环水,汪塘数处。村北为涑河,村西、村南有大型灌渠环绕,村东有大功率扬水站,两渠之水汇于村东胭脂山下,尔后分流于陷泥河及大型灌渠,以润泽城西城南诸乡镇村庄。数座汪塘分布于村南村西三千亩耕地上,旱时可取水浇地,涝时能聚集积水,确保农田旱涝保收。汪塘内,夏时水草茂密,荷花盛开,秋季菱角莲藕获收。看汪水涟涟,听蛙声阵阵,给古朴的村庄带来了诗情画意。

响河屯村之所以远近闻名,与它的“四有”是分不开的:一是有悠久的历史;二是有响河之水;三是有胭脂之山;四是有文化底蕴。从我记事起,所感受到的就是村子民风淳朴,村民心地善良,村民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世代延续”的乡村生活。大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相帮、百姓和睦”之村范。在这个古朴平静的村子里,我度过了贫穷却快乐的童年,度过了美好而蹉跎的少年时光。

⒉涑河,我的母亲河

响河屯因水而生,因水响而名。涑河,犹如母亲的乳汁哺养了响河屯这座有着七百余年历史的村落,哺育了在这里繁衍生息的世代村民。

据《临沂县志·山川》载:“涑水,源出费县柱子崮东之天柱山,源头为一清泉。河流顺势曲折蜿蜒,流到临沂县境内,于南郭庄村分为两支,旧时称南涑、北涑。”关于“涑”的名称,素无所考。《正韵》曰荡口也。“水有所败也”。大概是因为它溃荡决口、拍坡败岸,往往造成河岸坍塌、河水横溢的灾害,才得到这个带有贬义的名称。

明朝嘉靖年间,由泾王朱佑舜集民众对北涑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疏通、改道、开凿,成为临沂城区六大河流中惟一东西流向、横贯城区的河流,城西城南的陷泥河、青龙河及庞大密布的灌渠均源自涑河,对于临沂城及西、南周边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春天的小涑河,河冰融化,柳丝摇曳,一片生机。沿河住户祖祖辈辈饮用河水,人们一大早担着泥瓦罐或者铁皮桶到河中取水挑水,来来往往间,一派热闹祥和;夏天的小涑河,河水时涨时落。浅水的沙滩上,不时传来孩子们的嬉闹声。用石头垒砌的石堆上,是村妇村姑们洗衣的好地方,棒槌的砸衣声回荡在宽阔的河面上。日落时分,劳作了一天的村民跳入水中,洗去一天的疲劳和忧伤;秋天的小涑河,河水清澈见底,鱼虾成群,鹅鸭肥硕。浅水的沙滩上有河蚌河螺行走的道道痕迹,顺着浅浅的道痕,就可捡拾到河蚌河螺,回家用开水一焯,去掉坚硬的外壳,放入韭菜、辣椒一炒,就是一盘鲜美的下酒小菜。肥硕的鸡、鸭、鹅更是招待客人的大餐,或到集市上卖钱,换回油盐酱醋茶等,是村民们平时花销的主要来源;冬天的小涑河,水草枯萎,冰封河面,光亮如镜。光滑的河面成了孩子们天然的滑冰场。抽转婆的、滑冰的孩子们欢呼雀跃。两岸的村民们也把冰封的河面当成了便捷通道。赶集的、上店的、走亲访友的人们络绎不断。

家乡的小涑河,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情愫,它伴我度过了童年、少年,成为我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记忆。

⒊奇特的山,神秘的岭

响河屯村东西各有一山岭,距村各有三里之地,两山岭遥相呼应,与涑河成犄角之势,护佑着响河屯村。村西之岭(村民称其为西岭)满山土石皆呈桔黄色,石块皆呈蜂窝状;村东之山则满山石块皆为紫红色(当地称之为红石澎),因其山石深处均为泥态,且呈五颜六色之状,故方圆百姓又称其为胭脂山。临沂城西至艾山之间,皆是一马平川,无任何山岭居于其间,唯响河屯村西村东突兀地冒出了两山岭,且互不相连,山貌质地各异,成为当地一神奇之处。

村东的胭脂山,其奇特之处世间绝无仅有。据《山海经》记载:女娲于大荒山无稽崖练巨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二块,但补天时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所剩两块随手弃之,一块落于安徽省马鞍山彩石公园处,一块落于山东沂州府西响河屯之地,此乃胭脂山之来历。相传隋唐年间,唐朝开国名将罗成东征,大败隋军于琅琊(原沂州)之地。罗成率军追击隋军残部心切,跃马过河,不幸落入陷泥河中,战马越陷越深难以自拔。隋军折返,乱箭齐发,罗成与战马身中数十箭。身亡之际,其魂降落于陷泥河源头之地——响河屯村东张家湾,其马鞍变成一巨石立于水中,罗成之灵魂化身为银盔银甲一少年,手执长矛,掌控涑河之水,佑护一方百姓免遭洪水之害。顺陷泥河沿岸建有罗成七十二座衣冠冢,绵延数十里。

村西的卧虎岭,其神奇之处世间无双。该岭高不过十数丈,远看似一只老虎卧于此地,因此得名。岭南坡有石人、石马、石羊等分列两边。两石人与真人一般大小,却都没有头颅,身上布满弹痕之洞。据村中老人讲: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大队日本鬼子攻打沂州城,从滕州进发路过此地,发现岭上有人,误认为有军队阻击,遂枪炮齐发轰炸,未见还击,上得岭来,才发现是石人、石马等。鬼子军官恼羞成怒,抽出东洋刀,劈下两石人的头颅,此无头之石人至今仍在。

⒋乡村文化底蕴丰厚

提起响河屯的“跑竹马”、“唱大戏”,十里八乡可谓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响河屯的乡村文化分为两种,一是场院文化,二是舞台文化。场院文化以“跑竹马”为主,附有“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耍龙灯”等项目,场面宏大、锣鼓喧天、气氛热烈。舞台文化以柳琴戏为主,附有吕剧、梆子、京剧等剧种。台上台下,一动一静,寓教于乐。

响河屯的“跑竹马”舞为其独有的民间艺术。“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在我国古代便有扎制的竹马让儿童骑着玩耍的传统。后来,这一民间游戏逐步演变成为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即“竹马舞”,俗称“跑竹马”。竹马舞的演员服饰采用的是传统的古代戏剧服饰,道具主要是“竹马”。响河屯的大竹马是用泥胎定型于真马大小,一层层用“牛皮纸”刷清漆糊制而成。表演时,“骑马”者把竹马系于腰间并固定,双腿佯作四蹄用围裙遮掩,以步代马,翩翩起舞。

每年一进入冬季,村里的“竹马”艺人便忙活着做“竹马”,缝戏衣,搞排练。应邀到十里八乡开始巡回演出,并一直持续到元宵节。“竹马舞”连同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等项目及锣鼓家什所组成的百人演出队伍,锣鼓开道,大车小辆、彩旗飘飘、前呼后拥。所到村庄,村民皆倾巢出动,万人空巷,夹道欢迎,热闹非凡,风光无限。响河屯的大竹马舞给儿时的我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自豪。

此外,响河屯的“唱大戏”舞与“大竹马”系同时代出现,两者并驾齐驱、相得益彰、影响甚大。时至今日我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我的一家,除母亲和我外,都在剧团里忙着,父亲是竹马舞的重要演员;大哥是庄户剧团的剧务总管,负责灯光布景;姐姐、二哥也会登台表演;姐夫是乐队成员,主拉二胡。母亲在家忙于接待外村来的亲戚客人,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

响河屯的“大戏”一般连唱三天,一天中又分白天、晚上两场。从初四、初五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响河屯的庄户剧团应邀去周边村庄、部队营房、附近工厂巡回演出。所到之地,无不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和赞誉。

刘焕胜

( 编辑: 吴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