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铜石看小康|铜石,走过千山万水来爱你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9-10 阅读次数: 6444

2020年8月22日,有幸参与临沂日报报业集团、临沂市作家协会、平邑县作家协会共同组织的“走铜石、看小康”临沂知名作家采风活动。我们从铜石镇出发,走过位于彭泉漫游谷景区内的情人谷,再到沂蒙山楂第一村张家鹏村,又到原生态村庄营子洼,一路留下数不清的赞叹与感动。

在情人谷,与我的前生来世相遇

一直感觉,自己与情人谷是有着不解之缘的,走近它,呈现在眼前的每一处风景,都似曾从梦里见过,有一种恍惚,恍若前世的自己,曾经在这里修行。

我们一行人刚刚走向通往情人谷的山涧小路,陈凯老师便迫不及待地想要和邢兆远老师合影。怎能不明白陈凯老师的心情呢?作为一个老作者,陈老师从三十年前就拜读邢老师的作品,因为喜欢他的作品,还曾经慕名去拜访过邢老师。从邢老师和陈老师的身体上,让我再一次体验了我们身体里,永远驻足着文学的青春,它热烈而又热情,时间越久,越是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小路两旁的几户农家乐,都是用低矮的篱笆筑成的墙,可以让人把院落里的风景一览无余,他们散养在院落里的大公鸡,迈着悠闲的步伐,并时不时低下头刁起从树上落下的虫子送进自己肚子里。院子里的石榴树上,挂着如红灯笼一般的大石榴,石榴树下,放着几个大水缸,望着这些盖着盖子的大水缸,由不得会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不知道这些水缸里装的是酒、还是腌制的老咸菜。当路过一片花海之后,小路变成了青石板的通幽小径。转过弯,当那座木头小拱桥呈现眼前的时候,自己有一种恍惚时间被错位的感觉。桥尽头山丘上的百年老梨树,以及梨树下,那三个“永不分”的大字都似曾与自己相似。自己明明是在梦里看到过的,如果更确切一点,这里,定是自己前世居住或者修行的地方吧!

转过弯,当清澈的溪水豁然呈现眼前的时候,感觉自己的今生与前世相遇。禁不住放慢了脚步,走到了队伍的最后面,伸手撩起溪水,让这些晶莹的露珠,洗涤自己内心沉郁许久的灰尘,然后让自己干净的灵魂与每一朵小花对视,聆听它们的花语,并向它们询问,我前世的爱人,是不是从情人谷的每一块石头上,都给我雕刻下了今世相遇的暗语。我想定是这样的,否则我这个鲁西南平原长大的姑娘,怎么会与沂蒙山的小伙一见钟情,怎会丢下自己稳定的工作,走过千山万水来到这里,并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深深爱上,再无二心。

越往前走,峡谷的空间越发狭窄,除了小溪,便是仅供一个行人行走的青石小径,当有人相对而行,擦肩而过时,我们必定要侧着身子才可以。当“情人谷”三个大字豁然眼前的时候,料峭的悬崖上,那株攀沿千年的紫藤也呈现在了眼前,它们已经把自己的花季奉献给了春天,在这个初秋季节里,望着眼前的奇景,你不得不惊叹造物主的妙笔之作,紫藤的根须盘结,那些青翠苍绿的枝叶,宛若少女的青丝,在风中舞蹈着自己的妩媚。

捡阶而上,走过那个木制的凉亭,便是石泉的尽头了,仰望青砖搭建起来的90度直角的崖壁,崖壁上,又是一座木头小桥,抬头仰望,感觉它定是仙人们从这里打造的一座天桥。喷涌的泉水,透过天桥眼,形成巨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似让人看到了一枚枚汉子里,为了描写这人间仙景,奔涌而出的激情。

登上天桥,视线一下就又开阔了起来,眼前连绵不断的依然是八百里沂蒙山脉,风景落在眼里,爱刻进心里,在情人谷,我要与我深爱的,深爱我的人,从这里再一次留下暗语,来世记得相遇。

在张家棚,学会从山楂树下感党恩

我们的第二站是张家棚村,这个村庄素有“沂蒙山楂第一村”之美称。沂蒙山区因为地理环境与土质的原因,最是适合种植果树,只要你走进山区,那些梯田、丘陵和山坡上,到处都可以看到果树林,在这些果树林里,最常见的就是樱桃、山楂、苹果、黄桃等水果树,但人们为什么会把“沂蒙山楂第一村”的美称送给张家棚村呢?要想揭开谜底,就让我们随着张家棚村书记田柱德的脚步,一起走进这个古老而又年青的村庄吧。

当我们走进山楂树下咖啡屋的时候,咖啡屋的老板娘与田书记早烧好开水在等待着我们了,气质优雅的老板娘站在高高的吧台后面,用娴熟的手法,精心帮我们泡制着咖啡。或许是因为一路走来,有点口渴了吧,当咖啡的香味飘进鼻孔的时候,感觉它们的味道极为浓郁与甘醇。喝第一口有些苦味,当用汤匙轻轻搅拌后,再把咖啡送进口中,只感觉咖啡的爽滑带着浓香立刻直达舌根而去。

田书记站在我们中间,从他的身上会让你想到沂蒙山汉子最朴实、善良的品格,吃苦、肯干、勤劳的性格,以及他身上拥有的创造力、创新力的智慧。由不得让我想到了九间棚村的刘嘉坤书记,他们这一批改革开放以来,被培养出来的新农村的村书记,都拥有着同样的品质与品格,他们在党的最基层工作,吃苦耐劳有担当、有智慧。

此时,铜石镇四通工程的工作人员也来到了张家棚村,田书记讲到张家棚村修路的过程时,从他的脸上洋溢出来了自豪的笑容。自从田书记担任村支书以来,已经先后三次对张家棚村的道路进行修筑,在不破坏村庄原貌的情况,并对村貌、村容进行修葺与整改。而这些修路、整改的资金全部来自村民们自己的募捐。

张家棚村,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一对张姓夫妇逃荒致此,看山中一石棚适合居住,并且石棚旁有一清澈的山泉四季流淌,所以这对张姓夫妇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生儿育女,一直到现在,村庄旧址前的山泉水依然汩汩流淌,是村民们用来灌溉与饮用的唯一水源。张家棚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山间小盆地,海拔位置比较高,在没有修路之前,村庄东北方向的一条山路是唯一通向外界的出口。村民们的果树无论是丰收还是不丰收,他们都是愁苦的,丰收了,因为大量天然无公害的水果无法及时运输出去,不得不眼看着它们腐烂在自己面前,不丰收,他们的日子会更加贫穷与辛苦。尤其是当村民突然生病的时候,也是全村人最痛苦的时候,几个力气大的男劳力,扎好担架,抬着生病的村民,沿着蜿蜒、陡峭而又充满沙砾与石头的山路,一路向着山下的医院奔走,往往因为失去最宝贵的抢救时间,让村民的生病受到威胁。所以田书记一上任,首先想到的就是带领村民们、开山、筑桥、修路、开通沟渠、兴农业。路修好、桥架好后,田书记引来大金星、歪把红、棉球等山楂的优质品种。这些优质的山果,一被运出大山,便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让张家棚村的山楂也成为了地标性的产品,久而久之,人们就送张家棚村一个美称“沂蒙山楂第一村”。当然,田书记带领村民们在脱贫攻坚战中,打了一个完美的胜仗。

站在张家棚村,我们自然也看到了这里最美的风景,那就是与吴王夫差有关的几处风景区,吴王崮与戏台山,与这两座山崮紧紧相临的一座山的山峰叫美人峰,如果你仔细看了,这座山峰的样子真的如一个美人静卧在群岭之中,当然这个美人指的就是中国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了。吴王崮因吴王伐鲁的时候,被困于此而得名。被困在这里的吴王,看这里风景优美,民风朴实,竟然对这里留恋忘返了起来,带着她的美人西施游山玩水,搭台看戏、摆渡泛舟,所以人们就把吴王看戏的山峰称为戏台山,西施静卧的山峰称为美人峰了。

我们跟随着田书记的脚步,一路向着张家棚村旧址走去。地势虽然越来越高,但走起来并不费劲,因为这些道路都是人性化的设计,凡是上坡的路,不仅有车辆通过的坡度,同时,也有人行走的台阶,走在台阶上,即防滑又方便。当望着这些天然的泉水,围绕着整个山庄流淌的时候,对村庄沟渠精巧的设计也越发的叹服。那些清澈甘冽的泉水,一路欢唱奔腾,由不得让你的心也跟着欢快起来。

一户村民家门前,放着一个大石磨,石磨旁一棵蟠桃树上,结满蟠桃,只见这些桃子青红相间,婉若精巧的玉盘,忍不住就让人垂涎欲滴了起来。走在队伍后面的我,禁不住小心翼翼地就偷偷摘了一个蟠桃拿在了手中,可由于心太慌张,在摘蟠桃的时候,手不小心又碰到另一个蟠桃,就这样它自然而然地就落进另一位作者的手中。

那一刻,我们两人的心都是欢快的,俯身从清澈的泉水里把蟠桃洗干净,咬一口,甜得让人心生幸福……

营子洼,在最原始的村落里寻根问源

营子洼,走近你,我不知道用笔下的汉字,怎么描述你诗意而又古老的存在。你保持着自己最原始的地理风貌,安静在铜石镇的一隅,用一棵棵百年老楸树的年轮,记录着时光里的传说与故事。你亲历过惊天动地的铁戈兵马、枪雨弹林,也亲历过人间岁月静好,花前月下。无论繁华还是安静,你知道,保持不变的初心,是你屹立在人间,恒久的姿态。

刚刚走进营子洼的村头,一棵百年老山楂树,便在风中挥舞着自己的枝叶,用最舒展的方式迎接我们的到来。一走进村庄,首先看到的便是一片每棵树都在百岁以上的楸树林,而每户人家的门前、院内或者田间地头,都会种植几株花椒树,新鲜花椒特有的郁香,在微风的吹送下,直接钻进了我们的鼻孔。

狭窄的小巷,落满被风吹落的树叶,我们的脚步走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声响,成片成片的青苔,生长在一块块大小不齐的青石堆成的台阶上,未经打磨的天然石头垒砌的老屋的墙壁上,及低矮的围墙上。不经意抬起脸的时候,就能望到越过院落伸出的绿色藤蔓植物,爬过墙头缠绕在斑驳的脱漆老木门的门楣上,让惹眼的绿与充满沧桑的老门形成鲜明的色彩冲突。

当我正怀疑这样古老而又安静的村庄会不会有人居住,会不会有人间烟火味道的时候,随手推开一道柴门,房屋内一位正在忙碌的老人急忙就迎了出来。这位老大娘看上去有七十多岁的样子,但身板却极为硬朗。一询问才知道,这里是老人闺女的家,因为全家人出去打工,老人便天天要来回走十多里的路程,来给闺女看家,帮闺女喂养院子里散养的鸡、鸭,及圈起来的猪羊,并摘取成熟的果子和花椒。小院落虽然不大,但却被老人打理的干净有序。院落东边的围墙下,垒着一个鸡窝,鸡窝的上面有三个横卧的大瓷缸,里面放着麦瓤,供老母鸡们下蛋用。当掂起脚尖往瓷缸里望的时候,发现里面竟然有十多枚绿皮鸡蛋。

当我们重新返回村口的时候,突然看到,村口第一户人家的门口,竟然坐着一位年迈的老人,老人衣服颜色的深沉、头发的花白以及被时光雕刻过的容颜,一下让张岚老师动容了起来,她走向前一把就抱住了老人,然后热泪顺着脸颊流淌了出来:“大娘,您让我想到我的老母亲。”那一刻的我,站在她们旁边,突然就愣怔在了原地,相思紧紧地抓住了胸口,让人无法喘气与呼吸。她们紧紧相拥的样子,让我想到我远在故乡的八十五岁的老母亲。

我想,此时,每一个望着这感人场景的人,都是动心、动容、动情的吧?因为,母亲,她柔弱的身体里,永远闪耀着人性最伟大的光辉,永远是你情感最柔软部分的寄托,是你灵魂依靠的港湾。她在哪里,我们的根就扎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生命的源头。

后记

从营子洼出来后,临沂日报社的记者们和临沂作家协会的作家们,便起程返航,而我们这些本土作家们却依然对铜石的风景流连忘返,又开车驶向传说中的丹山。一路走来,我们遇到四通工程的工作人员们,与筑路工人们忙碌在施工现场的身影。

当丹山真正呈现我们眼前的时候,只见这座小山怪石耸立,奇峰罗列,苍劲的青松或直立或斜生,禁不住从内心叹服这座小山峰的鬼斧神工。当然,这么美丽的山峰,人们自然会赋予它美好的传说,由不得让我们从内心叹服先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与智慧,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

铜石啊!当我走过你的山山水水,不得让心中爱意荫翳,笔下汉字生情。平邑,我热爱的城,让心中所有的美好,从这里学会了抒情。

作者 清荷诗语

( 编辑: 张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