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寻迹丨挡风遮雨话席夹

在临沂客户端 2020-09-29 阅读次数: 6728

蒙阴的“席帽子”在沂水称做“席夹子”,上世纪八十年代,土产部门进行统一收购的时候,给席夹子起了个“苇笠”的名字,但“笠”一般使用竹篾或棕皮编制,是南方的产品,借用在北方,显得有点“水土不服”,还是叫“席夹子”亲切,能一下子勾起儿时温温的、暖暖的回忆,像是不散的炊烟笼罩在远方故乡的山坳里。

⒈ 席夹子,乡村影像中的元素之一

想起三十多年以前姥爷放牛,天晴去放,下雨也去放,特别是牛毛细雨时节,窄窄长长的巷子湿湿的,润润的,仿佛一只刚浣洗的粗布衣袖撑在衣架上,带着阳光与水藻的滋味。

那么窄窄长长的巷子如一曲童谣那么悠长,老牛不疾不徐、沉稳扎实的蹄印声从巷子头传到巷子尾,拐着弯儿就进了家,家里顿时就活泛了起来,布桌子、端饭碗的声音响起来。盼望着、盼望着,老牛的大犄角就晃进来了,自顾自地奔着牛圈去,傍在姥爷身边的一盏大大的席夹子也飘了进来了,被细雨浸得软软糯糯的,散发着芦苇杆清香的大席夹子啊,每个靠角的地方都提溜着个蚂蚱串,用狗尾巴草穿了胸甲,细小的腿儿蹬得簌簌响,翅膀上还闪着细小的水珠。蚂蚱串撸在葫芦水瓢里择洗干净,滑到冒青烟的豆油锅里,一铲子戗出来,我卷煎饼拉馋,姥爷夹几筷子就酒。

儿时美好记忆长存脑海,以至于现在看到席夹子就想起这一幕来,总觉得花哨的遮阳帽、小巧别致的竹帽箬笠,总不及席夹子质朴,乡土气息浓郁。如今戴席夹子的机会的确越来越少了,这似乎要成为乡村影像中又一个要逐渐淡出的元素。

沂水人做席夹子,大约有300年历史了。相传刚开始是安丘人来赶葛庄集,一边做一边卖,附近庄刘家的祖人看这门手艺很赚钱,就偷着学。后来安丘人回乡了,走的时候用粪篓装的铜钱足足推了八推车,这更激起了当地人学习这门手艺的兴趣。

做这个手艺,一般七八岁就开始学徒,家庭好的一边上学一边学着干,没条件上学的就直接做这个篾匠,有的到如今干了六十多年了还编织不辍,刚开始只有附近庄的几户人家会这个手艺,自从一位老人没钱买苇子而出去教徒后,这门手艺才得以开枝散叶。

⒉ 做席夹子相当费工费时

刘师傅自打九岁就会编席夹子,三十多年前他还骑车来回二百四五十里赶集销货,如今干这个活全凭着爱好和兴趣,下午四点前就收工,然后出去转悠转悠,五个女儿没有一个让他再干的,他泡在池子里的篾片,都长了青苔。

老两口一天两顿饭,刘师傅还爱喝个小酒儿,一天一二两,生活好了,饭菜却不讲究,有什么吃什么,干这个活不能吃多,吃多了就蹲不下。工作的时候手脚并用,先打好一揸见方的席面,然后开始起顶子,本来横平竖直的经纬,就要开始绕弯走,慢慢地顶子就成型了,一边编一边要用“捣子”来戳紧篾片以便紧凑不漏雨,手指甲也因为长年累月拨拢篾片都磨得不用修剪了,由于长年累月蹲着干活,血管受到挤压,编席夹子的人往往手臂经脉突出,十分不易。

做席夹子这个活计相当费工费时,从买来苇子,到截取、破片、浸泡、碾压、刮削、编制、打花、沿制,足足有近十道工序。用工总的算起来需要三个多小时才能出一个成品,每一片篾都得数四五遍。熟手一天能编四五个,一个批发十三元,零售十五元,只有些上年纪的老手艺人才拿农闲换个零花钱,即便如此,儿女们也不愿意他们整天蹲着受这个罪了。

闫方勇 整理

( 编辑: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