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轶事丨书院村的传说

在临沂客户端 2020-10-10 阅读次数: 8483

一、村名的来历

莒南县城以南十几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书院村。相传孔子曾在这里办过学,那时村名不叫“书院”,叫“树叶”。孔子走后,过了不知多少年,有一位文人路过这里,听说孔子曾在这讲过学,便同庄主说:“贵村地势很好,但庄名不文雅。当年孔老师曾在这办过讲堂讲过课,何不将庄名改为‘书院’呢?书院象征着学问,这对贵村也是吉祥的祝福啊。”庄主闻言大喜,欣然同意,问道:“本庄人容易改,但外地人怎么能知道呢?”那文人道:“这倒不难,我给您写个招牌搁在村的两头,行人一看就知道。”于是,他就提笔写下了这样几句话:“‘树叶’改‘书院’!进庄称‘书院’,管酒管饭管住店。”从此“书院”村名沿用至今。

二、晒书台和圣人庙

书院村南边有条小河,河北岸的平地上有一个半亩地那么大的土鼓墩,土鼓墩上有一块又平又滑的大石头。传说春秋时期,孔子曾在这块石头上晒过书简。

这一天,孔子应邀去朋友家讲课,路过书院这个地方,他见这里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让人看不够,过小河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所有的书简都掉到河里去了。当地老百姓看见了,赶忙帮助孔子把书简捞了出来,摆在河北边的那块大石头上晒。孔子非常感激,没别的报答,就一边晒着书简,一边讲学,把知识传授给大家。书简晒干了,孔子收起书简向大家道谢辞别。大家觉得他真是个有学问的人,不想让他走,一齐跪在地上给他磕头,求他留下来继续给大家讲学。孔子见大家诚心诚意,有心住下吧,可他已经答应去朋友家的,哪能失约?就说:“等俺去朋友家讲学回来后,再来和大家相会。”大家一听,喜欢得不得了,说:“恩师您以后虽然还来,可一时半霎咱们是见不上面的。再说,咱们大家能在这块石头上相会,实是一种缘份,请恩师留下几个字作个纪念吧。”孔子一听,说了一声好,一捋长须,在大石头的中间写下了“晒书台”三个苍劲古朴的大字。从此,人们就管这块大石头叫“晒书台”。孔子在他的朋友那里讲完学以后,来到了书院村,办起了学堂,住了很长时间,培养了很多栋梁之材。

孔子去世后,这里的老百姓不忘他的好处,特地为他盖了一座“圣人庙”。

王凤昌 整理

( 编辑: 吴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