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丨十字路的故事

在临沂客户端 2020-10-12 阅读次数: 16089

十字路村,是莒南县县委、县政府及十字路镇街道办事处所在地,俗称“路镇”。十字路的名称是因为这里东到日照安东卫,西到临沂城,北到莒县城,南到江苏省青口镇各一百一十里,东西南北两条大道在这里相交,呈十字形状,故得名——十字路。1

十字路城

从宋金时代,就有十字路之称,《重修莒志·大事记》记载:“理宗绍定六年,莒州万户重喜筑十字路城。”因十字路是莒州的南大门,从清朝雍正年间到民国初年,都设巡检司。1932年置镇,为莒县南部的中心城镇。1946年,滨海区以莒南十字路为中心设立运输总站,购置胶轮大车,只用小车运盐。建国前,十字路的人口就有5000多人。

十字路镇驻地有七个行政村,分别为十字路一村至七村,后村庄改为居委会,名称也发生变化。地名中的“高乡”,则是由历史上的高乡故城而来。民国《重修莒志·卷十八·古迹上》记载:“高乡故城,在州南,汉置为侯国,属琅琊郡,后汉建武十三年,封城阳共王子坚为侯,寻省,《寰宇记》故城在东南七十三里。《齐乘》高乡疑即今十字路城。”

过去,经常外出做生意的人都知道“南有沙河欢东埠,北有大店十字路”,或者说“南有大店十字路,北有招贤石埠子”。沙河和欢东埠两个地方在赣榆县,招贤石埠子在现莒县境内,大店和十字路在现在的莒南县,这六个地方都是当时吃饭住店最好的地方。大店与十字路两次出现,说明它无论是在苏北鲁南,还是鲁北鲁东,都是重要的站点。在外地,很多人不知道莒南县,却知道有十字路。

过去,十字路镇有高大围墙,建有东、西、南、北四个大门。相传明朝时曾修过城墙,1933年又复修一次,城墙高约九米,有城垛炮眼,东西南北各有大门,四个角上设有眺望台(炮台)。围墙内有两条南北交叉的大街,东西街长450米,宽6米,南北街长600多米,宽8米。

民国时期,十字路的服务业就相当发达。商铺主要集中在城里,有当地人开的商铺、客店,也有外地人来做生意的,如山西人开的当铺、潍坊人开的酒店、大店人开的百货店等。当时十字路有十大商号:“瑞祥号”、“天成号”、“永和园”、“同心德”、“玉仓永”、“福胜德”、“双和”、“永和园”、“义振和”、“元丰”,经营百货、粮食、糕点、花生油、白酒等。此外,还有铁器店、药铺等。同德昌、同德玉是大店庄家开的大商号,主要经营花生油、百货等。

南关和城外,则有数不清的小客店,十字路人称之为“坊店”,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住宿。一般来自沂水、蒙阴等北部方向的客人住北小庄,来自东、西、南三个方向的人住南门外。

十字路镇集上有盐市,市上有盐槽子,也称盐池。来买盐的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空车来,直接到海边盐滩上买盐;二是带着当地特产,在十字路卖完货后,再到海边推盐,费县的车夫推着黄梨、山楂等山里货到十字路卖,然后再到东海崖上推盐回家;三是直接在十字路集市的盐槽子里买,或是买当地农民从东口推过来在集市上卖的食盐。俗话说,“过一道岭加一斤饼”,意思是说,食盐越往西越贵。

2

大戏楼

十字路街上有很多庙宇,有城隍庙、关帝庙、玄帝庙、三官庙、观音庙等五处,还有一座雄伟壮观的古戏楼,现在为十字路第一小学校址。据史料记载,戏楼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八年,历时十年建成,由十字路开当铺的山西商人所建。

那么,十字路为什么要建设这个大戏楼呢?戏楼的方向为什么坐北朝南呢?这个戏楼里还有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跟随十字路的老人,一起揭开这些秘密吧。

其实,这个大戏楼是关帝庙的门楼部分,与关帝庙为一体,整个建筑占地约十亩,四周建有围墙。关帝庙是主殿,五间两层,一层供奉大关公,二楼供奉小关公。因此,当地人称这个关帝庙为“关爷楼”。紧依关爷楼左右,各有两间配房,关爷楼门前,是一个大广场,占地面积四亩左右,再往南是五间灯棚,灯棚左右各有三间厢房,灯棚就紧挨着大戏楼了。

戏楼坐南朝北,一层就是关帝庙的庙门,二层是戏楼,因为唱戏是唱给关帝听,祈求关帝下雨的,所以舞台面朝北,正对着关帝庙。戏楼左右各有一个出入门,分上下两层,长宽高均为二十米,从一楼到二楼的舞台,没有现在的扎步,只是一个缓坡。底层中间有一个南北通道,上层有八大圆柱,飞檐斗拱,彩绘龙凤,四角悬铃,内分有东西仓房,台后道具箱。1920年著名民间画师刘芳玲重新美化,画有三国壁画及花卉装饰,整个建筑富有民族特色,且造型雄伟壮观。

大戏楼虽然气势雄伟,耗资巨大,但使用率并不高,一般是在正月和五月唱戏,平时唱戏都是在外面搭“野台子”。阴历五月十三传说是关公磨刀的日子,一般都在这个时候唱大戏求雨。关帝庙的庙会也在这个日子,唱戏三天。俗话说:“大旱小旱,过不了五月十三。”即求关公下雨是非常灵验的。十字路有戏班子,但演员并不齐全,有时候缺角戏演不了,就得请“聘班子”,请界湖(今沂南县城驻地)、汀沟(莒县)的名角来演戏,请来的演员要好生伺候,就和现在请明星一样。

1940年,关爷楼与灯棚相继拆除,1979年戏楼拆除。

3

美食小吃

十字路的饭好吃,做得精细,味道足。什么油饼、锅贴、包子做得都比别的地方好。

普通的面疙瘩汤,他们用葱花油盐炝锅,加水烧开,用刷笤沾水洒在簸箕里的面粉上,再左右一抖,面疙瘩像米粒一样大小均匀地下锅,做出来的味道比自家好很多。

“锅盔”就是把面团做成长条,像切地瓜干一样切成薄片,等待锅中的菜做好,就贴在锅的四周,这样面片有菜汁味,饭菜拌在一起有滋有味,还能吃饱。

凉面条是把切好的面条下锅煮熟,再放在凉开水中降温,再捞出,加上麻汁、蒜泥拌着吃,又香又辣,很开胃。

大锅饼,一个有十斤左右,厚约十厘米,多是刘庄、板泉崖的人卖的。

笊篱头饼,干面所做,类似笊篱头,故得名,一个重约一斤,又脆又香。

老嬷嬷脚卷子,把发面团做成一头粗一头细,像老太太的小脚,不过不用蒸,放在锅里贴,没有菜也能吃得很香。在集上吃完后,还可以买回去给老人孩子吃。

煎豆腐,用鸡蛋和面搅拌均匀,豆腐用刀划开,里面放上肉,放在鸡蛋面里裹一下,在烙煎饼的铁鏊子上抹上花生油,将豆腐饸子在上面煎至金黄色,即可食用。

4

盐道未了情

过去推盐跑口,都是男人的事,这样,古盐道上的故事未免有些单调,而路边客店店主的女儿,偶尔与客人擦出一点儿爱情火花,则为这个旅途增添了一些温柔浪漫的色彩。

那时候海边很穷,多吃玉米、高粱加糠做成的“多多”,像青口人不喝糊涂,就会吃大饼子、喝清水。而费县的车夫带着煎饼、发团(食物名称)到泊里,店老板的女儿看了他们的食物说:“你们费县人还怪会吃呢。”车夫们和她开玩笑,说:“我们这里面就有个小青年,长得也不孬,就把你说给他当媳妇吧。”可姑娘觉得自己长相一般,配不上人家。这个泊里姑娘比较理性,只把客人的话当成一个笑话,说完就完了。也有山南头的姑娘想嫁给那些来往推盐的内陆人,有些老伙计就和小伙计开玩笑,说带个口上的闺女回家吧。小伙计则会认真地回答:“不行,她们说话mao声mao气,人家笑话。”

不过,也有的车夫和店家姑娘把玩笑开成了真的。有个年轻的李姓车夫,在十字路的刘家店结识了店主的女儿婉儿姑娘,两人情投意合。若在今日,这是一桩再普通不过的异地恋,但当时的社会讲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作儿女的没有选择自己婚姻的权力。不知这个李姓车夫是个胆小鬼,还是个负心汉,最终的结果是,他再也没有来找婉儿姑娘。多情的婉儿姑娘朝思暮想,盼星星盼月亮,也没有盼到李姓车夫的到来,最后,饱尝相思之苦的婉儿姑娘得了重病,带着对李姓车夫的无限思念离开了人世。大家都很同情这个可怜的婉儿姑娘,痛恨那个不负责任的李车夫。

当然,古盐道上也不乏有责任有担当的汉子。费县诸满街的一个车夫,推盐时常在沭河东岸的一家客店住店,与店家女儿相识相恋。担心父母反对阻拦,在一天凌晨,他们悄悄地出发,店家女儿小脚不方便走路,就坐在车夫的盐车子上,夫妻双双把家还,成就了一桩美好姻缘。

5

紧走十字路

在白塔街,有这样的说法:“紧走十字路,慢走板泉崖,难舍难离的白塔街。”十字路的店家好,美食多,为什么人们还要说到了十字路要赶紧过去呢?这里牵扯到盐巡与私盐稽查的问题。

《重修莒志·财政·盐法》记载,莒州古有盐场,东邻日照,南接赣榆,都是产盐之地,私盐比其他地方更容易流入。因此,这里多设巡役,严密稽查私盐。莒州是盐政的门户,莒州南的十字路不仅是交通要道,而且是稽查私盐的咽喉之地,如不严查,淮(青口)盐和涛(涛雒)盐将直灌蒙阴、沂水等地。

盐法严酷,从宋朝到五代以后,对贩卖私盐进行重罚,开始卖三市斤即处死刑,后来放宽到五十市斤开始流放。清光绪二十九年,莒州乡绅向抚宪大人汇报莒州盐务废弛及多次整顿无效的实情。莒州东山谷地况复杂绵长,到处都是淮盐与涛雒盐的灌入之地,也是盐枭和私盐贩藏身之所,虽设盐巡一千多名,也难保证没有私盐流入,巡查费用巨大,常常入不敷出。

事实上,巡役是商人所雇佣的,人数一多,不一定都是良善之辈,盐巡舞弊、栽赃之事也时有发生。据《金史》记载,尚书省在关于盐事的奏章中提到,盐官出巡后,巡捕经常怀揣官盐,到处索贿,如有不从,则用自己带来的官盐诬陷他人贩盐私盐,使民众有冤不能诉。后来官方禁止入户搜索私盐,私盐一斗以下不予追究。

盐巡的存在是七十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十字路关于盐巡的故事,已经很少了,但从“紧走十字路”这句话中,我们还能依稀记起那些兵荒马乱的辛酸岁月。

杨东霞

( 编辑: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