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第一书记”驻村后带来的变化

在临沂客户端 2020-10-12 阅读次数: 10497

在临沂客户端讯 金秋时节的郯城县泉源镇毛家社区纪庄村文化广场上,凉亭四周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着,在绿树掩映之中,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古朴的青砖、长长的走廊,与功能齐全的党群活动中心遥相呼应,让群众性日常文化生活更加红火。

然而,在纪庄村村民的记忆中,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生活垃圾堆积的废旧养殖场,一到夏天,苍蝇蚊虫乱飞,气味难闻。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对养殖场进行清理,平整场地,并加以设计和改造,建起了文化广场,并实施了绿化、硬化、亮化工程。这个曾经的废旧养殖场,摇身一变,就变身为村民健身、休闲的文化广场,使村民健身有去处、文化学习有阵地、娱乐活动有场所。“多亏了上面派来的第一书记,我们村变化真大呀!”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竖起大拇指。

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从2012年开始,在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开展“联百乡包千村”行动,选派“第一书记”到贫困村抓党建促脱贫。2019年4月,来自山东科技大学5名干部,派驻到泉源镇毛家社区毛家寨、南毛村、纪庄村和小王庄村四个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是山东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号召,在全校范围内公开选拔的第四批“第一书记”。

纪庄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恒忠是其中一员。据介绍,纪庄村有313户1300人,1896亩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群众经济收入主要靠传统种植和外出打工。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自2019年5月份李恒忠到村任职以来,吃住到村,秉行输血与造血并重的理念,同时坚持把强班子,带队伍贯穿到帮包工作的全过程。

修路、通水、建文化广场、汪塘改造……短短一年多时间,纪庄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先坑洼不平的土路变成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废旧养殖场经过改造,成了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随处可见垃圾的汪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带有凉亭等设施的景观路……

路通了,灯亮了,村民娱乐生活丰富了。李恒忠就想着怎么让有着青山绿水的纪庄村焕发新机,他先后组织村民40余人次、5次到潍坊、青岛、烟台等地考察学习吸取经验。

纪庄村是传统农业村,李恒忠组织村两委研究讨论,决定充分发挥当地的种植优势,尝试改变土地的种植结构。本着向土地要效益的想法,经过多方调研,最终确定种植水果萝卜、洋葱试验,让百姓看到收益以后再进行推广。2019年下半年,村内水果萝卜试验田亩产量达到1万斤,示范带头作用良好。“从事农业种植10多年了,一直都是种些玉米、小麦,每亩地也就是千余元收入,自从听了第一书记的建议,引入了水果萝卜种植,亩产值达到6000余元,比过去强多了!” 34岁的村民纪朝强高兴的说。

提升村干部战斗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改变土地种植结构,提高入地效益是山东科技大学第一书记工作队驻村帮扶的一个缩影。同时,山科大第一书记工作队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入村的第一天他们就将教育扶贫作为自己工作的另外一个重点工作来抓,暑期支教、与小学老师共度教师节、组织村内高中学生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游学、给小学捐赠誊印机……

同时,统筹扶贫资金投资光伏发电项目,既实现贫困户增收,又持续增加村集体收入;成立郯城县佰兴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尝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领村民致富,促进村集体增收;盘活村内大棚,种植西葫、西红柿等蔬菜,投资产业扶贫资金建成多肉花卉大棚,逐步树立“马陵山”蜜桃品牌,积极推进“马陵坡”小米和“小别杠”古法压榨花生油项目,引导发展现代农业。

在山东科技大学第一书记工作队的带动下, 如今的毛家社区,村容美丽、山花烂漫,村民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处处洋溢着村民们幸福的笑容。

临报融媒记者 赵泽军

( 编辑: 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