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琅琊丨仙人骑狮灯台

在临沂客户端 2020-11-09 阅读次数: 7419




仙人骑狮灯台(西晋)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临沂市博物馆二楼展厅,出土于2003年5月王羲之故居扩建工程。这件器物是一仙人骑在雄狮之上,仙人长脸大耳,两眼微睁,嘴唇微闭,有胡须。头顶插一圆管形帽,中间有凸棱,帽顶端为一片状呈花瓣形装饰。仙人上身裸露,下穿长裤,双手平伸,左手握一圆筒形器具,右手掌向上作托物状,双腿骑坐在一雄狮上。狮身肌肉丰满,昂首张口,双目圆瞪,颌下长须,颈饰鬃毛纹,长尾下垂,四足雄踞。这件造型精美的青铜灯台,构思巧妙,铸制精美,纹饰华丽繁复,是晋代精美的实用器。  


小档案


仙人骑狮灯台


文物级别:


一级


年代:


西晋


文物类别:


青铜器


外形尺寸(厘米):通高18.9,长14.2,宽8.5


重量(克):


840


文物来源:


2003年5月王羲之故居扩建工程出土  

1、2003年出土洗砚池晋墓1号墓双室墓葬   

2003年5月,王羲之故居扩建工程施工中,先后发现两座大型砖室墓——洗砚池1号、2号晋墓,当时由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临沂市文化局联合组成考古队进行了抢救发掘。墓葬位于市区洗砚池街(北侧)、王羲之故居内(东北部)。两座墓葬东西相距30余米,除墓门为石制之外,其余均为砖筑。1号墓是双室墓葬,保存完好,是山东已发掘的汉晋大中型砖室墓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也是山东已发掘大中型砖室墓葬中惟一一座未被盗掘的墓葬。  

墓葬出土随葬品丰富,有青铜器、铁器、瓷器、陶器、漆器、金器、骨角器及其他质料的随葬品250余件(套),包括礼器、武器、日用品、装饰品等,种类众多、制作精美,足以反映墓主显赫的家庭背景——非名门望族莫属。这件造型独特的青铜仙人骑狮灯也在其内,而且保存完整,同时出土的还有青瓷胡人骑狮烛台、青铜凤鸟形铜熏炉等。  

2、为西晋时期世家豪族所拥有  

临沂古称琅琊郡、沂州府,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一座城邑,也留下众多遗迹杰作和文物宝藏。仙人骑狮灯台,属西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物。西晋时期,有过短暂的统一,临沂地区现已发现的大型西晋墓葬气势宏伟、建造讲究,反映了这一时期临沂地区社会相对安定,是当时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地区。 

西晋后期,历时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使晋室诸王势力耗尽,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各地纷纷起兵反晋,在中国北方先后建立政权。这一时期,世家豪族得到空前发展,成为各族政权的统治支柱。  

在这一时期出现的精美器物,不仅反映了当时工匠的精巧技术,还体现了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如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件西晋宝物,正是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  

墓葬奇俗——墓主为特殊的社会阶层  

令人称奇的是1号墓奇特的葬俗,据晋墓发掘报告考证,东室所葬的是两个婴儿,年龄不足6个月,西室所葬者也仅是六到七岁(或都为女童),这样为未成年死者修建如此大规模的墓葬,而且陪葬品如此精美丰富,实属罕见。  

2号墓葬为带甬道的单砖室墓,主墓室前有宽大的甬道,是山东已发掘砖室墓中规模最大的单室墓葬,虽然遭到盗掘,墓室结构依然保存完整,残存各类文物20余件,如金铃、玛瑙珠、青铜虎等。在出土随葬品当中,发现部分铜器漆器带有明确纪年,比如铜弩机上刻有“正始二年五月十日左尚方造……”等30余字铭文;部分漆器的底部有清晰的朱书文字,记载着明确的年号,内容有“太康七年”、“太康八年”和“十年”三个年号以及“王女”、“李平”、“李次”、“官”等朱书文字。 

从两座墓葬的形制结构、随葬品的器物组合特点和纪年资料初步判断,墓葬的年代应属西晋时期。1号墓完整地反映了当时的葬制葬俗。同一墓葬埋葬3个婴孩,是考古发掘中极为罕见的现象。同时,出土随葬品丰富而精美,也为山东晋代墓葬中所仅见。2号墓规模更大,或为成年墓葬,其墓室与1号墓葬相距不远,时代也相近。

 

两座墓葬从规模、构筑方式、出土文物之精美来看,墓主应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或一定的政治势力,应与当时的名门望族或达官贵族有一定的关系。


这两座晋墓的发掘,为研究和探讨晋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态以及丧葬制度等都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临报融媒记者刘跃

( 编辑: 吴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