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轶事丨黄庄十五会

在临沂客户端 2020-11-19 阅读次数: 27694

尼姑庵正殿即为“三教堂”,内有孔子、释迦牟尼、老子的塑像。据今年已96岁的孙久莲老人介绍,“三教堂”又名“三官殿”,她6岁时因还愿就到了该庵内当了尼姑,那时香火旺盛,整个院落大树参天,绿树成荫,女僧人讲经说道,信男信女你来我往,钟声阵阵,磬声悠扬,香火缭绕。

农历正月十五,莒南县十字路西十里地的许家黄庄村有个庙会,即十五会,每年这天来上庙的人不知有多少,反正庙会上的人,像水流,像潮涌。因旧时在这里有一尼姑庵,始建于1900年,占地约五亩,房屋30间,分前殿、后殿。传说尼姑庵内有一通功德石碑较为特殊,因尼姑庵所处的地下为紫红色的砂岩石结构,有方圆数里大小,毫无裂缝,而在院内红砂岩暴露于地表,当时在庵内立碑时就直接在此处红砂岩上凿了一个卯坑,然后将碑榫插入卯坑内,这样所用的天然碑座最为巨大,世间无碑能比。当时黄庄有一人在外地做买卖,晚上闲着没有事,就和外地的一个商人说自己家乡的碑座有二亩地那么大。这个外地商人听说后,觉得黄庄的买卖人在吹牛,根本不相信,于是二人就打起赌来,当来到尼姑庵里一看,商人傻眼了,原来石碑立在一个巨大的红色石头盖子上,他不知道这红色石头盖子的分布范围,只好乖乖地认输了。以后说书人更是对此大力渲染,就有了“地球有多大,碑座就有多大”的说法。

关于为何建造这个尼姑庵有一个说法,儒、释、道三家历代封建统治者尊弃不一,汉武帝独尊儒术,梁武帝尊佛教为国教,唐太宗特崇道教,这些对后世影响颇深,但三家之间激烈的生存纷争,几起几落。唐代武则天主张尊崇“三教”,平息教争,各地遂设“三教堂”,不同宗教信仰的教徒可同堂礼拜,是化解矛盾、调和争辩的好办法。

当时此地各种教派也杂陈纷争,为平息各家间矛盾,故建造此尼姑庵。尼姑庵正殿即为“三教堂”,内有孔子、释迦牟尼、老子的塑像。据今年已96岁的孙久莲老人介绍,“三教堂”又名“三官殿”,她6岁时因还愿就到了该庵内当了尼姑,那时香火旺盛,整个院落大树参天,绿树成荫,女僧人讲经说道,信男信女你来我往,钟声阵阵,磬声悠扬,香火缭绕。

为了尼姑庵内香火持续旺盛,尼姑庵内的一些宗教活动逐渐世俗化,也就是说更多的是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这种变化,不仅大大增加了这些活动自身的吸引力和热闹程度,也使这些活动中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这样使庙会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逐渐融入到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就成为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了娱乐性活动,即由原来的单一的祭祀转向了祭祀、娱乐、贸易、交流等多元化形态,具有了更大的民间性,于是正月十五逛庙会就成了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

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方圆几十里的男男女女扶老携幼来烧香拜三官赶庙会。庙会贸易多属临时性交易活动,除以庙内空地为中心地外,还延伸至庙外的中心街道上,形成临时性的商业街市。到处摊贩杂陈,百货齐集。即使在平时,游客及烧香还愿的也往来不断。

庙会娱乐活动的一大看点莫过于街头杂艺表演,多在开阔而人口集聚的路段进行。表演的节目有踩高跷、扑蝴蝶、划旱船、猪八戒背媳妇等。还有打拳卖艺的、说书唱戏的、卖茶卖饭的、吹糖人的、卖糖卖烟的,也有赌钱的,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十五会更是儿童的乐园,各种儿童玩具比比皆是,如能发出声音的泥老虎、弯曲自如的竹节蛇、五颜六色的纸花、能吹出音乐的竹哨等,还有儿童喜欢的各种烟花爆竹。市面上还有卖年历、木版年画等。最多的当属用白柳条编制而成的箢子,整体呈元宝状,两头高,中间低,当中有一木棍弯曲而成的把,它比较细密,盛放小米都不漏,是盛放粮食的一种农具。它也是一种衡器,按照盛放谷物的多少分为二升箢子、升箢子、半升箢子等。据说沭河两岸所有编制箢子的匠人,都愿意到这个庙会上来,不光能卖上一个好价钱,关键是这里面还有这么一个说道。

传说过去黄庄村有户人家,家里比较贫穷,刚娶了儿媳妇,准备分家时,老汉为了体面,因那天正好逢十五会,就到十五会上买了一个崭新的二升箢子,回到家后,他把家里仅有的小麦放在箢子里,全部都给了儿子家里了,自己准备在家里吃糠咽菜。儿子家分得一箢子小麦后,就用这些小麦磨成面后蒸馍馍吃。儿媳妇比较孝顺,经常把蒸好的馍馍送一些给公公吃。每当儿媳妇前来送馍馍,公公就说:“你家的粮食也不多,以后就不用送了,我有点凑合着就行了!”尽管如此说,儿媳妇还是隔三差五来送,就是这样天天吃,谁知这一箢子小麦,吃了一年还有剩余。此事后来就传开了,说这个箢子是宝箢子,因是在十五会上买的,其后就有了在十五会上买的箢子能够发家的说法,周围的老百姓每当小孩结婚与之分家时都喜欢使用在这个十五会上买来的箢子。所以每年的十五会上箢子的销售成交量非常大,不管有多少箢子这天都能卖掉。

因为成交量大的缘故,卖箢子的生意人在交易时特意准备一个大钱袋子,把收到的钱也不点点多少就直接放进钱袋中,因为老百姓都非常虔诚、带着美好的愿望来买箢子,宁可多给点,也不会短了生意人的钱,所以卖箢子的人所得到的钱往往都高于实际收入,卖箢子的个个都发了财。前来买箢子的人范围也非常广,如临沂、费县、临沭、日照、赣榆、青口等方圆百里,人人都是满意而归。

到了1967年,整个尼姑庵被毁,但庙会并没有因此而中断,时至今日依然兴隆红火,热闹非凡,它是莒南县境内遗留下为数不多的庙会。当然,这个十五会是绝对少不了卖箢子的,如果不相信的话,每年的正月十五你亲自去逛逛就知道了。

许长飞 许长瑞

许长山 许春和 口述

王传利 李凤苍 刘树宇 整理

( 编辑: 吴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