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军号之沂蒙老兵|沂蒙老兵李法春追忆战火纷飞的岁月

在临沂客户端 2021-01-21 阅读次数: 5216

策马持枪冲锋陷阵 贴身保卫陈毅3年

——沂蒙老兵李法春追忆战火纷飞的岁月

12岁参军入伍,侦查敌情、传送情报,成为担大事的“小不点儿”;攻打郯城时头部负伤,至今还常常头疼;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孟良崮战役;曾担任陈毅的警务员,3年时光寸步不离……1月20日,家住沂南县蒲汪镇张家营村95岁的老兵李法春回忆起自己的革命生涯,如数家珍。

沂南,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也是红嫂精神的诞生地。革命战争年代,当地广大群众坚定不移地拥护中国共产党,参军参战、流血牺牲、拥军支前,为共和国成立筑起牢不可破的基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民主政权,也是诞生在这里。

“抗日战争时期,鬼子就在镇上安营扎寨,经常到村里抢东西、抓壮丁,残害村民。”李法春回忆。

侵略者的暴行,令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村民们个个恨得咬牙切齿,不断有年轻人参军闹革命。李法春至今还记得,同村一个年长的哥哥在参军前说过一句话:“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怎么能眼看着国家被欺凌、乡亲们受苦呢?”从那时起,革命的火种开始在他幼小的心灵发光。

1938年,只有12岁的李法春报名参军。“怕部队嫌小不收,我把年龄虚报了两岁,部队真的就收了。”他笑着说。正是凭着这股机灵劲儿,他成为一名勤务兵,在前线和后方之间往返,传送了大量情报。

1941年起,李法春正式加入战斗部队,成为一名骑兵。解放诸城、胶州、高密……在一场场恶仗中,李法春身骑战马,无畏冲锋。

1943年1月,八路军利用日军驻守郯城兵力不足的有利时机,集中兵力直扑郯城,誓夺这一鲁南苏北交通要塞。李法春正是攻城部队的一员。

战前,日军加固了城墙,开挖了战壕,修建了碉堡,摆出了一副死守的架势,战斗打得异常激烈。我军凭借凌厉的攻势,步步向前,把城门炸开后,李法春骑着战马就冲入城内,追击逃窜的日军。

冷不防,一枚炸弹在他身旁爆炸,李法春跌落在地,头部血流不止,被战友抬下了火线。经检查,他头部被炸伤,跌落时还摔到了后脑勺。虽然手术取出了弹片,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至今还时常头疼。

“受伤和牺牲的战士真的太多了。和平的生活,来之不易啊!”李法春两眼泛起晶莹的光。

伤愈归队的李法春,依旧是个有勇有谋的好战士。1946年,他成了陈毅元帅的警务员。

“保卫首长安全,这是极大的考验,不能有任何闪失。”李法春说,3年中,陈毅指挥了无数次战斗,其中就包括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而他则对陈毅寸步不离,凭借丰富的战场经验,用心为陈毅规避每一个潜在风险。在一次战斗中,为保护陈毅,李法春眼部还受了枪伤。

由于战场上积累下的伤病,三年中,李法春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再继续留下的话,不利于首长的安全,也会成为部队的拖累。”他说,1948年底,他主动申请复原,回乡务农。尽管心中不舍,但陈毅还是同意了他的申请。在李法春回乡的最初几年,陈毅还给他写了好几封信,表达了对他的牵挂。

回乡几十年,李法春始终安守清贫,从不张扬自己的历史功绩。如今已五世同堂的他,经常对儿孙们说的一句话就是:“努力工作,好好上学,让咱们国家永远强大,再也不要受人欺负。”

这,是一名沂蒙老兵最质朴的情怀;这,是沂蒙精神最夺目的光辉。

临报融媒记者 石明兴 通讯员 赵丽 闫长军

( 编辑: 郑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