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一户不漏 小康路上一个不少——兰山区15739名贫困群众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在临沂客户端 2021-02-26 阅读次数: 5686

在临沂客户端2月26日讯 2月25日,北京,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轰动世界。中国向世界宣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在这场书写人类减贫奇迹的战役中,有一个故事叫兰山扶贫。在全国1501个受表彰先进集体的事迹中,临沂首创“四权分置”扶贫资金资产管理机制和“扶贫、扶心、扶志、扶技”的孤贫儿童帮扶模式均源自兰山,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多次报道临沂市经验兰山区做法。

革命战争时期,兰山曾是中共华东局、山东省政府和新四军军部驻地,兰山人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付出了艰苦斗争和巨大贡献。跨入新时代,兰山人建商城、兴产业,继续用奋斗书写了商贸和制造业奇迹。即便如此,依然有一批群众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生活得不到充分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场全国范围内的脱贫攻坚战集中打响。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率先实现精准脱贫任务,地处沂蒙老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兰山重任在肩。

承诺——率先摘穷帽,拔穷根,共奔绿色小康

春和景明,兰山区汪沟镇三义村到处桃红柳绿,莺歌燕舞,一派生机勃勃。扶贫大棚里的多肉盆景,小巧玲珑、憨态可掬,贫困户有了脱贫的底气。

然而,几年前,三义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作为省定贫困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这里的常态。基础设施落后、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活动场所破旧……三义村常年与贫困抗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掉队”。2016年,兰山区作出庄严承诺:贫困村率先整体脱贫,摘穷帽、拔穷根,脱贫致富,共奔绿色小康,打赢兰山脱贫攻坚战。

走进汪沟镇沙岭子村,一栋栋洋气的楼房格外显眼,一盏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乡村。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已经全面完成了脱贫任务,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均收入近万元。很难想到,过去沙岭子村310户人家中,有12户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户。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汪沟镇是全省46个重点扶贫乡镇之一,有10个省定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3131户、7497人。

兰山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规模推进脱贫攻坚,先后实施“四联八建”贫困村提升工程、“四权分置”管理模式,在全区掀起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潮,确保贫困人口一个不落地全部脱贫。

实践——山村的幼儿园比城里还漂亮

在兰山区近乎最北边的位置,坐落着汪沟镇的姜家埝村。双目失明的姜良雨打开自家水龙头,接起一瓢水炫耀道:“村里通的自来水稀甜,熬出来的小米粥都想多喝一碗。”2020年,姜家埝村全村通上了自来水。相比其他村民更进一步的是,姜良雨家还配置了直饮水机。2020年,兰山区共投资3.77亿元完成233个村内饮水安全工程,省定贫困村饮水安全得到全面保障。

因病致贫脱贫难度较大,残障人士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爱。丧失劳动能力的姜良雨还享受低保金、特困户供养补贴、残疾人护理补贴,再加上产业扶贫项目等收益,每年收入能过万元。

2020年9月,正是孩子入学的时候。在汪沟镇王家沟村,近120名孩子蹦蹦跳跳地涌入村里第一次修建的公办幼儿园,自此,包括王家沟村在内的周边三个村庄的孩子,再也不用穿越车来车往的省道,到西边十里外的镇驻地上幼儿园了。

临沂市税务局派驻兰山区汪沟镇王家沟村第一书记刘思严说:“村里的幼儿园比民办幼儿园的费用便宜三分之一,每年能为村民省下一大笔钱。”

2021年的春节前夕,顺着笔直的柏油路走,汪沟镇沙岭子村村民王成义的家就靠近路边。在王成义家中贴着一张2020年贫困户家庭收入表。可以看到,村中的扶贫大棚和光伏电站带给他家一年近6300元的收益分成,借助扶贫资产的“四权分置”,贫困户也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王成义说,“手里有钱了,俺也可以风风光光过个大年了。”

兰山区通过精准落实扶贫政策、加大帮扶力度,建立返贫致贫预警机制、推进“四权分置”管理模式,让7797户15739名贫困群众和百万兰山人民一起跨进了全面小康,实现了乡村蝶变,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新蓝图。

壮歌——扶贫干部一线攻坚,志愿者深情奉献

深入一线的党员干部,正如满天繁星散播人间,不仅让贫困村镇变了样,更播撒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火种。他们中,既有生于斯长于斯的乡镇干部、村干部,更有从四面八方赶来把他乡当故乡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扶贫志愿者等。

“帮扶孤贫儿童,是我终生要做的事情。”市关工委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团长徐军说。

临沂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探索创新“扶贫、扶心、扶志、扶技”孤贫儿童帮扶模式,实施志愿者和孤贫儿童“一对一”结对帮扶。先后摸排出5317名需对接帮扶的孤贫儿童,已帮扶4000多名,其精准帮扶模式在全国推行。

2021年2月25日,临沂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孤贫儿童心理辅导志愿者服务团受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以鼓励其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的突出贡献。孤贫儿童志愿者服务团用实际行动弘扬新时代沂蒙精神,用大爱在齐鲁大地书写脱贫壮歌。

“贫困户的日子越来越好了,我们再累也值得!”汪沟镇扶贫办副主任唐铭说。

唐铭从2017年开始从事扶贫工作,这几年正是扶贫工作最苦最累的时候。在他的带领下,汪沟镇通过培育壮大特色扶贫产业,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由“输血”转向“造血”,共建设冬暖式大棚67个,莲藕种植110亩。2020年,全镇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实现扶贫收益109万元。

“热水一开就有,厕所随用随冲,和城里一样!”枣园镇沟东村村民刘克玲说。

2020年,730多名帮扶干部深入村镇一线,落实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饮水安全、民政兜底等工作,集中打赢了一场攻坚战,踏上全面小康新征程。

前行——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上再出发

2019年6月,兰山区汪沟镇王家沟村第一书记筹资70多万元,建起了村里第一个工业车间,车间每年向村集体缴纳8万元租赁费的同时,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以前抛家舍业地出去打工也挣不了几个钱,现在在家门口一年就能有四五万的收入。”家住王家埝村的王传欣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乡就业创业。“扶贫车间”“农民网红”“订单配送”……一个个富含时代意义的热词折射出兰山脱贫攻坚已经向乡村振兴过渡。

为扎实巩固脱贫成果,兰山区建立“网格排查、关联预警、精准确核、帮扶增收”的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机制,对脱贫户和边缘困难户早识别、早施策、早帮扶。防止返贫和产生新的贫困,兰山已经动起来了。

雨水过后,沿着通达的柏油路,穿过茂密的桃树林,映入眼帘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精致村庄——兰山区半程镇团埠子村。清澈的河水穿村而过,房舍整齐排列,马路宽阔整洁,新建的文化广场和健身步道上,村民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地聊天散步……

“以前河道里都是垃圾,街上到处是粪堆柴垛,一到夏天臭气熏天,村民出门都小跑着,屋后街巷连个乘凉的都没有。”村民戴永振说,如今村里有广场和休闲长廊,路边家门口都是绿植花草,哪样都不比小区洋房差!

兰山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10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5个市级示范村,3.1万户村民完成改厕升级、1.36万户村民实现清洁取暖,镇村公交实现全覆盖,农村公路达到1398公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春节期间,位于李官镇的茶芽山田园综合体新晋为网红打卡地,这里废矿变景点、农村变景区,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民,迎来了农村产业的蓬勃发展。

展望“十四五”,兰山区按照临沂市积极融入“长三角”、谋划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在打造长三角地区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上主动作为。农业“新六产”扎实推进,金锣绿色康养、玫瑰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和美丽村居升级试点快速建设。飞速发展的农村产业,正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绘制出乡村振兴的“兰山样板”。

临报融媒记者 朱剑锋 通讯员 臧德三 高静 张丽 殷伟杰 李博文

( 编辑: 焦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