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寻初心|“百年老屋”和她的孩子们 ——探访沂南县东辛庄“战时托儿所”旧址

在临沂客户端 2021-03-26 阅读次数: 8541

蒙山巍峨,沂河流长。这片土地的人们,被蒙山沂水赋予了真诚无私、淳厚善良的性格。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当时间回到抗战时期的沂蒙山区,从延安等地来到这里的党员干部和军队,克服重重困难,抗日救国。沂蒙人民也用真心爱党拥军,在战火硝烟的岁月里,涌现出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共同谱写了党政军民鱼水情深的时代篇章。

在3月的春光中,记者踏上了去沂南县马牧池乡东辛庄的道路,探访那里的一座“百年老屋”,去聆听那个曾经住在这座屋子里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和她的孩子们的故事。

百年老屋:记录一段历史的红色传奇

东辛庄,位于蒙山腹地,汶河顺着山势绕了大半圈,三面环水。记者跟着辛庄村委干部的脚步,来到了“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家。在一棵高大的榆树下,黄草覆顶的三间老屋显得非常矮小。这座屋子是农村传统三间架构,最低处仅2米,屋梁一伸手就能摸到,面积只有50平方米左右。走进屋里,堂屋北墙放着大方桌,两把椅子分列两边,东边是带床架的木床。屋矮,光线又暗,才站了几个人就觉得拥挤局促了。

“虽然现在看来屋子小,但在80多年前,这可是全村第二好的房子。”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杜中信告诉记者,“屋子今年刚整修了一遍。由于房子是土墙草顶,如果不经常整修就有可能坍塌。”记者看到,院落的3间东屋屋顶已经坍塌很多,原本的3间南屋也已不复存在,地上只留了一块石板,标明了原本的门口……

1907年,19岁的王换于嫁到了东辛庄于家,被称作于王氏,从此在这个院子里度过了往后的人生。抗战爆发后,性格直爽的于王氏,因为思想先进、办事干练,逐步被当地党组织培养成了抗日积极分子。

1938年,在党中央“派兵去山东”及创建沂蒙根据地的指示下,沂蒙山区的抗日活动发展到新的阶段。就在这一年的11月,50岁的王换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入党要写名字,于王氏终于有了“王换于”这个正式名字。说起名字的由来,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说:“爷爷娶奶奶的时候,给了她家两斗谷子。奶奶入党时,有个干部就琢磨着,奶奶从王家到了于家,是用两斗谷子换来的,就叫王换于吧。”

入党后的王换于更加积极,不久被选举为艾山乡副乡长。在她的影响带动下,大儿媳张淑贞和长子于学翠、次子于学荣先后入党,她家成了著名抗日“堡垒户”。

1939年6月29日,中共山东分局和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员徐向前、政委朱瑞等首长,率领机关人员,转战来到东辛庄,并将“帅帐”安在了王换于家。此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八路军山东纵队、省战工会(省政府前身)、鲁中区党委、省妇救会等机关曾先后进驻过王换于家。

山东抗战的首脑机关都来了,他们也带来了抗战将士的20多名子女。“当时抗战工作太忙太辛苦,根本没时间照顾孩子,于是艾山乡成立了托儿所,集体照顾孩子们。”于爱梅告诉记者,那时为了抗战,部队经常急行军,一夜跑上百里,根本没有办法带孩子,“当时,我大姑(于淑琴)有十四五岁,也到乡上去帮着看孩子。”

1940年后,日军在沂蒙山区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扫荡。形势危急,抗战机关、部队需要转移,年幼的孩子们怎么办?王换于回家跟儿媳、儿子们开起了党员会,讨论怎么照顾。“我妈(张淑贞)就问,我们不管,真的没有人管了吗?奶奶说没有人管了。我妈就说,自己的孩子可以不管,但决不能不管这些孩子。”于爱梅说,当时徐向前司令员非常激动,对奶奶说“你可给组织上解决大困难了”。

于是,27名抗战将士的儿女在王换于的张罗下全部都得到了妥善安置,王换于自家也养了2个。当时,他们中最大的不过五六岁,最小的出生才3天。这些孩子当中有罗荣桓的女儿罗琳和儿子罗东进,胡奇才的儿子胡鲁克、胡鲁生;有陈沂、马楠夫妇的女儿陈小聪,赵志刚之子赵国桥,艾楚南、刘锦如之女艾鲁琳,还有王寅的孩子韩延材,白备武的女儿白效曼及高克亭、黄秀贞、刘仕铁、王建安等人的子女。

战时托儿所:艰辛坎坷又危险的岁月

兵荒马乱的战争岁月,除了孩子们的吃穿住行外,安全问题最要紧。

“我们全家和亲戚们都上阵了。我娘、婶子成了养母,小姨、表姨都来帮着看孩子,我爹、二叔和表叔一起在家里挖了3个大地窖,鬼子来‘扫荡’时就藏在里面。后来,又在东山山场修了几间屋,在南山挖了山洞,也都是躲鬼子的。”于爱梅说,那个时候,鬼子经常来“扫荡”,到处吆喝着“藏一个八路就活埋全家”。

1941至1942年间,敌人几次来“扫荡”,王换于都带着孩子躲进山洞,有一次在山洞里住了两个多月。

“孩子们最多的时候有42个,吃饭也是个大问题。”于爱梅说,当时未断奶的孩子都是找还处于哺乳期的人家养,不然就熬小米粥喝;大一点的孩子就跟着家里一起吃饭。王家尽力把细粮省下来给孩子们吃,但那个时候都太穷了,粮食不够,免不了有断粮的时候。最急的时候,家里的地瓜种都吃光了。怎么办,就只能卖地。断断续续,王家卖了十五六亩地。

对战时托儿所里的每一个孩子,王换于都尽心呵护。在婆婆的影响和带动下,张淑贞、陈洪良妯娌也都尽心呵护着这些革命后代。“我奶奶那时常说,咱们在后方,孩子们的父母在前方打鬼子,很可能会牺牲。谁不想把孩子放在身边过太平日子,他们为了啥?还不是为了咱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连命都不顾了。我们怎能不照顾好这些孩子。奶水先让八路军的孩子吃,细粮也让他们先吃,咱家的孩子吃粗粮就行了。”时间久了,妯娌俩的孩子由于疏于照顾,多营养不良。

“那时候,我哥春海8岁了,在一群孩子中是最大的,长得最高的,已经可以帮着大人照看托儿所的孩子。”于爱梅说,1941年11月,天气突然变冷,春海感冒发烧。敌人突然来“扫荡”,全家人忙着往山洞里转移托儿所的小朋友,春海也来帮忙。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下起大雨,春海全身淋了个透,回家一头倒在床上,最后感冒转肺炎去世了。陈洪良的头两个孩子也因营养不良夭折了。

王换于和儿子儿媳们用自家的巨大牺牲,换来革命后代的安然无恙。从1939年秋到1942年年底的三年多时间里,战时托儿所的40多名孩子均健康成长,并陆续被父母和组织接走。1943年后,又有革命将士的45名孩子由王换于抚养长大,以后这批孩子又被陆续接走,最晚的到1948年才离开。

1947年,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者蔡畅在第一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上,代表中国妇女作了王换于事迹的专题报告,王换于的名字从此名扬中外,她因此也被称作“沂蒙母亲”。

沂蒙红嫂纪念馆的“战时托儿所”雕塑

回家之路:泪光中蕴藏漫长的欢欣

在“百年老屋”外的宣传栏上,有一幅王换于生前和家人的一张全家福。“中间的是俺奶奶,这是俺娘、二叔、二婶,后面是俺当家的,俺当时头发都是乱的……”王换于的孙媳沈传桂指着照片,向记者一一介绍。

“沂蒙母亲”王换于于1989年因病逝世,享年101岁。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里,“战时托儿所”的孩子们,很多又回到了沂蒙山,寻找他们的“家”,寻找他们的亲人。在这座百年老屋里,王换于见到了她曾抚养过的很多孩子,接到了很多孩子从全国各地寄来的信件和礼物。同时,她也一直挂念着那些还没有“回家”的孩子们。

2003年,89岁的张淑贞老人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赵国桥。赵国桥见到张淑贞,一下跪在地上,眼泪哗哗地流出来,“妈,儿子可找到您了!”“你是小点儿?”这是一次迟来的回家。2014年,张淑贞100岁时,12位“战时托儿所”的孩子们回沂蒙山给她祝寿。

今天的东辛庄,再不是过去的旧模样。村里发展了300亩黄桃种植基地,扶贫车间、温室蔬菜大棚等项目都运转良好,整个村子格外整洁漂亮。“我们村2020年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在全乡处于中上水平。直到现在,村里的红色传统都没变。全村280多户,家家都有参军入伍的,年轻人都要到军营里锻炼锻炼。”杜中信告诉记者。

离开东辛庄时,记者看到了新建的“沂南换于红军小学”,学校的前身是战地托儿所。整洁美丽的学校,宽敞明亮的教室,整个校园里充满了欢歌笑语,这是孩子们在今天的美好生活……

临报融媒记者 王珊珊 王慧 张萍 通讯员 尹君 严宝允

( 编辑: 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