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雀|我的家乡沂蒙山

在临沂客户端 2021-05-10 阅读次数: 31344

在新疆戍守天山南北二十多载,记忆深处的故乡沂蒙山时时萦绕在我的心中,始终在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每到闲暇或节日的时候,浓浓的乡愁便涌上心头。

前不久,我回到久违的故乡探亲。

严格来讲,沂蒙山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指的是以蒙山山系和沂水流域为地质座标的地理区域,无论在任何地图上,还是在现实中,我们却都找不到一座“沂蒙山”。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军民浴血奋战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曾被称为华东的“小延安”。从1938年到1949年,在长达12年的战争岁月里,21.4万人参军参战,120万人次拥军支前,10.5万名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千万沂蒙人民与中国共产党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共同创造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家乡的味道是记忆,是思念。行走在沂蒙山,风是清爽的,阳光是温和的,身心瞬间有所归属,连呼吸都是一种享受。我仿佛回到那个年代,走进一个个难忘的故事……“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畔响起,犹如一波一波穿透时空的强音,久久回响震荡在耳畔,我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泪水盈满眼眶。

这首《沂蒙山小调》诞生于蒙山高峰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白石屋村。这个小山村三面环山,是个簸箕状的山坳,村子就坐落在北面的山坡上,极为隐蔽幽静。这首著名的革命历史歌曲,诞生在1940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由抗大一分校文工团的团员阮若珊作词、李林编曲,在一间乱石砌墙、茅草遮顶的简陋民房里完成创作的。刚创作出来,李林就一手拿着底稿,一手打着竹板,在山坡上唱给大家听。因旋律优美、调式清新、歌词朴实,人们纷纷传唱。新中国成立后,此歌曲在原来基础上作了修改、完善,最终定名为《沂蒙山小调》。如今,白石屋村已成为著名旅游地。一批批年轻人来到这里,或参观,或宣誓,或在纪念碑前合影,或唱着“沂蒙山小调”载歌载舞。

听着这悠扬的歌声,总会让人遥想蒙山沂水间的美丽景象和悲壮的英雄岁月。当年,这首歌鼓舞和激励父老乡亲舍生忘死,与日本侵略者殊死拼杀、守卫自己的家园。这动人的旋律,经过火红信念冶炼和战斗间隙的润色,点播进石缝,就长出茂密玉米和高粱;哼唱在千里迢迢的支前路上,就是充饥的干粮。今天我们唱起这首歌,自然联想起风景秀美、民风淳朴、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山,脑海里闪动红嫂、沂蒙母亲、沂蒙六姐妹、妇救会、“识字班”、煎饼、鞋垫、独轮车、支前模范这些沂蒙特色的红色符号和一串串震古烁今的动人故事。

孟良崮上,白色花岗岩筑成的纪念碑耸立山巅,形如三把刺刀直指云天。74年前,一场名扬中外的战役在此打响。一方是精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整编第74师,自诩为“天下无敌”;一方是共产党陈毅、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被认为“必败无疑”。然而,最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国民党“王牌师”全军覆没。孟良崮战役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成为彪炳世界军事史册的经典战例,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意义重大的一役。巍巍孟良崮,似一座丰碑见证着初心、铭刻着使命,彰显着党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磅礴力量。

“到底是什么力量,能够在短短几天就消解了敌军优势、弥补了我军劣势?”沂蒙情雕塑园里,一架栩栩如生青铜塑造的独轮小推车让我找到了答案。当整编第74师被我军围困时,国民党援军也形成了对我军的反包围,双方伤亡非常严重。可是逆转局面出现了:前面,解放军战士冲锋陷阵、前赴后继;身后,浩浩荡荡的支前民工用手推车、担架抢运弹药、救护伤员、端水送粮,源源不断……战役期间,沂蒙支前民工高达92万余人,平均每个战士身后有3.4个支前民工提供保障——是人民的参与使敌我力量实现了从2:1到1:2的惊天逆转。人民的力量,制胜的法宝!

行走在沂蒙山,到处都是质朴勤劳的家乡人民,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劳动场面,到处都能感受到沂蒙山歌里的美好风光。七十多年前,八百里蒙山沂水,曾是“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之地,如今,这里已成为鲁苏豫皖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实现了以商贸物流业为龙头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蝶变,让人振奋。

其实,沂蒙山真正让我骄傲和自豪的,是闻名遐迩的“九间棚精神”。在海拔640米的龙顶山上南面,有一长30米、深10米、高3米的天然石棚,棚内原有石龙、石虎、石牛等自然景观。清乾隆六年(1741年),有一刘姓夫妇至此,穴居石棚,刀耕火种,繁衍子孙,后砌石为墙将一棚分为九室,故名“九间棚”。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富民方针政策指引下,九间棚人在村党支部书记刘甲坤的带领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向贫穷宣战,奇迹般地谱写了修路、架电、引水“三部曲”,彻底改变了这里贫穷的落后面貌,创造了闻名全国的“九间棚精神”。沿着蜿蜒的山路,登上龙顶山,我来到九间棚村。今日,九间棚的白墙红瓦、梨花院落与那阴暗潮湿的九间棚旧址已形成历史与现今的鲜明对比了。

富起来的九间棚人以漫山遍野的金银花为媒介,立足山青水秀、风光优美的资源优势,搭上乡村旅游快车,成立平邑县第一家村级旅游公司,新建九间棚展览馆、九间棚旧址等,建设20多家“农家乐”。九间棚也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称号,九间棚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在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时代楷模”、社区党委书记王传喜积极传承和践行沂蒙精神,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用19年时间将一个集体负债380多万元的落后村,发展成为全村各业总产值26亿元、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1亿元、村民年人均纯收入6.5万元的乡村振兴排头兵。代村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鼓励和扶持村民自主创业,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新时代沂蒙“赞歌”的源泉,就是像王传喜这样的共产党人,他们让沂蒙山歌传唱不衰!

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时光荏苒,一晃参军20多年过去了,少年归来时已成中年。梦里几度回故乡,那些关于故乡美味记忆随着时间的积淀,变得越来越明晰,越来越厚重。那种原始的、单纯的、朴素的,没有经过任何人工培育的真实味道,不仅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也养育了他们淳朴、厚实、平淡而安分的精神世界。

走出沂蒙山,那首《我的家乡沂蒙山》在我的心底永远萦绕着我:“我的那家乡沂蒙山,高高的山峰入云端。泉水流不尽,松柏青万年……鲜艳的红旗飘扬在沂蒙山。”非常喜欢这首歌,它浸润着我儿时的记忆,是我血脉里隐隐流动的故乡的味道。一人唱众人和,我也跟着吟唱起来。我情不自禁地站到山石上,张开双臂,昂首挺胸引吭高歌。高高的山峰,深深的峡谷,仿佛四面八方都是满满的歌声、久久的眷恋和长长的情思,那是沂蒙的精气神在回响、在传承、在激荡。

○王宁

( 编辑: 李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