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林,位于费县薛庄镇东北部,蒙山南麓,全村现有500余户,耕地面积2180亩。这里是琅琊颜氏的祖林所在,故称颜林,里面安葬着琅琊颜氏始祖颜盛、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爱国将领颜杲卿等诸多颜氏先祖。至今颜林村中流传着风穴墓、无头将军等许多有关颜真卿的民间传说。
1、走进颜林
颜林村南的诸满村,是琅琊颜氏的发祥地。颜盛举家迁到临沂孝悌里时,已是几代单传。到了这里以后人口爆发,人才辈出,成为望族。现在所有的颜氏后人,都是琅琊颜氏颜盛的后代。
颜林的地界是东到响铃河,西到步云石,南到金雀山,北到元楼山。这是整个颜林的四至,而墓地范围并没有这么大,四个角上都有一块志石作记,目前,只有东南角的志石尚存。
颜氏为什么选择这里作为家族墓地呢?颜林北面是连绵起伏的蒙山,前面是广阔的山前平原,村东是响铃河,村西也有一条小河,有比较好的山水结构。颜林村西北是颜家围子村,北面是鲁家围子村,东面是高家围子,三处村庄合起来,正好是“颜鲁公”的谐音。
曲阜颜府,即复圣府,每年在颜林征收祭粮,并主持春秋大祭,直至抗日战争爆发。每逢清明节,曲阜、临沂等各地颜氏后人前来扎台唱戏,隆重祭祀。据颜氏家族史料记载,复圣府祭田四十八顷(4800亩),其中曲阜1200亩,费县诸满2200亩,其他三地1400亩。费县祭田超过曲阜和其他地方,可见费县颜林地位重要。
过去,颜林园内有古柏28株,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碑刻多处。抗战时期,日军砍伐古树修筑兖州铁路,仅余4株。文革期间,颜林的古树、古墓、古碑均被毁。
2、颜林古墓之谜
颜氏祖林分为东林和西林两个部分。大型墓葬共有三座,巨大的封土堆如同一座小山,每个高约十几米,占地三四亩。过去颜林村放电影,村民就都坐在这座大墓前坡上观看。后来村民开始在古墓上大量用土,并在墓室里存放地瓜,巨大的封土慢慢变小。
西林有两座古墓,西面的古墓出土过“泰始八年”的墓砖。晋武帝司马炎第一个年号是泰始,颜盛曾任汉尚书、曹魏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由此可见,这个古墓应是琅琊颜氏始祖颜盛的墓葬。东面的古墓墓室形制与唐代双室砖室墓吻合,依据二颜生前的身份(颜真卿为一品,颜杲卿为从一品),正该用此形制。明代费县知县杨果碑立于此墓前,也可以证明这就是颜真卿与颜杲卿的墓。村民墓中还挖出了一抬筐大头钉,每个钉子长约20厘米,可能是当年钉在棺木上的大钉。
在西林古墓前有块方圆地,里面埋着不少“滑碑”(无字碑),但谁也没挖开看。
东林在河边,有两个大墓,两个古墓与颜盛墓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墓门到墓室之间有条通道,这也是东林古墓不同于西林的地方。东面的古墓墓门上有星座、鸟头人身像,墓门上方的大砖上刻“匠作大将”的字样,发现的铜锅、铜盘、铜勺、铜镜(半边),类似红缨枪的枪头等;西面古墓墓室已经塌陷,墓砖上有“永嘉”字样,永嘉是晋朝的年号。这个永嘉年间的墓,很可能是颜含哥哥的坟墓,因为据《陋巷志》及其家谱记载,颜含是兄长去世后才出仕为官的,后随东晋王族到了南京,因此这个历史事件又称“永嘉南渡”。
颜林村还出土了一把长铁剑,和一块不知出处的“元玺元年”的墓砖,“泰始八年”和“元玺元年”的砖由村民交给博物馆。颜林墓砖大多有30多厘米长,十七八厘米宽。
除了四个大墓,颜林还有很多小墓,都是砖墓,村民盖房时有残骨发现。这些应该都是其他颜氏后裔的墓葬。因为在颜林墓地四至范围之内不葬其他姓氏,至今,颜林村还遵遁着这个传统。
颜盛的墓在费县颜林,这一点没有异议,颜真卿、颜杲卿的墓,除费县颜林外,河南偃师、江苏句容也有颜真卿墓,不知孰真孰假。但颜真卿和颜杲卿葬于费县颜林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在《宋史》中记载:“元祐六年,诏相州商王河亶甲冢、沂州费县颜真卿墓并载祀典。”这是关于费县颜真卿墓的官方记载。宋元祐七年《唐鲁郡颜文忠公新庙记》记载颜鲁公庙原在颜真卿故里诸满村,公元1091年,庙宇已是破败不堪,显然建庙时间已经很长了。费县知县杨元永与颜真卿十一代孙颜安上等,在费县县城东建新庙。
另外,据颜氏家族志书《陋巷志》记载,颜子第六十四代嫡长孙颜嗣慎重修了远在费境的颜真卿、颜杲卿墓,清代兰山《颜氏族谱》记载颜真卿四世嫡长孙颜君杰从西安迁回临沂孝悌里,祭扫先人陵墓,明代山东布政司左参议邵以仁也作了相关考证,文载明清时期的《兖州府志》、《沂州府志》,均可证明颜真卿葬于费县颜林。
3、郑氏护林人
颜林村郑姓居多,郑姓祖先明代迁于此,做了颜家的护林人,尽管郑姓人世代护林,并不是家家都是护林人,而是选择一户老实厚道人家。护林人没有“工资”,只有几亩薄田作为报酬,谁看林谁就种这几亩地。其他的人家,就成了复圣府的佃户。颜林村还保存着清同治年间复圣府林头郑玉南代写的文书,“林头”就是护林人的意思。
颜林村专门向复圣府供应小米。当地有“米地”和“粮地”之分,东西方向种的地是“米地”,南北方向种的地是“粮地”。粮地是交皇粮的地,俗话说:“交了皇粮不怕官”,米地也是如此,实在没有小米,也可以交等价的银两。颜林的土地计量方法和地方也不一样,米地八分一亩,粮地十分一亩。
颜林有句俗话说:“给你块砖跐跐。”其实就是靠边站的意思。过去,护林的人地位低,不能与人平起平坐。颜林村的庄长到曲阜复圣府可以进屋说话,可护林人却只跐在门后的砖上和干粗活的人一起吃饭。科举朝代,许多颜林郑姓孩子经历了寒窗苦读,却没有金榜题名时,学问再好也没用。郑光俊的爷爷考上秀才,人家一看他是护林人后代,就把他的名字划去了,一气之下,他出家当了道士。后来郑光俊的孙子考上大学,专门给老人上坟以告慰祖先。
现在是新社会了,颜林村很多学生都通过考学、参军等方式走出颜林,接受良好的教育,走上理想的工作岗位,这本是很平常的事,但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只有那些白发苍苍的老人,才更能深切地体会到“平等”二字的深刻含义。
4、颜林古树的故事
颜林原有一大片古松林,村民说这些树不是纯粹的松树,一棵树上有三个品种,有刺松、有豆松、有柏松。当地人统称为松树,古松粗细不一,差别比较大,最细的树围也有三米多。其中一棵松抱椿,即在一棵松树中又长出一棵椿树,直径也有30厘米。据说这样的树只有在曲阜孔林见过,除了颜林、颜家城的老子庙内,费县其它地方没有种植,可能是从曲阜移植而来,这也许也是一种文化、文脉的传承。
清光绪《费县志》记载,清代高密举人王火延写过《二颜墓双桧》一诗,以颜林之树赞颂颜真卿与颜杲卿的忠烈精神:
土封靡漫石碑残,双桧参天无屈蟠。
定是九幽魂魄化,峨冠长剑立高寒。
诗中称这种树为“桧”,常绿乔木,木材桃红色,有香气,可作建筑材料。据村民介绍,这些树砍伐后,里面是血红的,看来就应该是这个树种。在一张颜林老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颜真卿、颜杲卿墓边的两棵树,树干挺拔刚直,侧枝也无弯曲,真正可以称为“双桧参天无屈蟠”,可能这就是两位忠烈的英魂所化,千百年来节气没有改变。
颜林村的文物毁于抗战时期与文革期间,后来,在费县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的支持下,1996年修复颜林,在村前的双忠广场立颜真卿、颜杲卿双忠像,建成颜林牌坊、鲁公亭等景点,使颜林村的颜氏文化得到进一步丰富和提升。
杨东霞